管路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3973发布日期:2023-04-01 03:0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管路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路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分为三类,中央空调水系统、氟系统和风系统。水系统中央空调以水为冷媒,比传统氟系统更为庞大。
3.现有空调水系统在冷冻侧以及冷却侧会分别设置备用泵组,但备用泵的使用率并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泵在投入使用时,受系统管路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其往往偏离高效工况点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应冷冻侧与冷却侧分别设置备用泵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管路结构及空调。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路结构,包括:多根主管道,设置在每根所述主管道上的水泵,通过备用支管道连接所有的所述主管道并与每根主管道上的水泵并联的备用管道,设置在所述备用管道上的备用水泵,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位于所述水泵的一侧或两侧的主管道阀门,设置在所述备用管道上位于所述备用水泵的一侧或两侧的备用阀门。
7.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备用支管道上设有的支管道阀门。
8.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管道上位于所述备用水泵的两侧都设有所述备用阀门,所述主管道上位于所述水泵的两侧斗设有所述主管道阀门。
9.本发明还包括:增程管道,所述增程管道的一端连接在主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水泵出水侧与主管道阀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备用管道上位于备用水泵的进水侧,所述增程管道上设有增程阀门。
10.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道上位于水泵的两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备用管道上位于备用水泵的两侧也设有压力传感器。
11.当一根所述主管道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小于预设压差时;打开所述备用水泵,打开连接该主管道的增程管道上的增程阀门,并打开该主管道水泵进水侧的主管道阀门,关闭主管道水泵出水侧的主管道阀门,打开所述备用水泵两侧的所述备用阀门,关闭连接该主管道位于主管道水泵进水侧的备用支管道的支管道阀门,打开连接该主管道位于主管道水泵出水侧的备用支管道的支管道阀门。
12.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监测流量的流量表。
13.当所述主管道检测的流流量低于预设流量时,打开所述备用阀门和所述备用水泵,打开连接该主管道的两根所述备用支管道上的所述支管道阀门,调节所述备用阀门的开度使该主管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流量。
1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管路结构。
15.空调具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末端和冷却塔,主管道为冷冻主管道和冷却主管道,所述备用管道与所述冷冻主管道和冷却主管道上的水泵并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末端通过所述冷冻主管道循环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塔通过所述冷却主管道循环连通。
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路结构,通过设置与所有主管道同时并联的备用管道,在冷冻侧或者冷却侧的水泵出现故障或者水流量不足时,都可以使用该备用管道上的备用泵组来维持空调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增设增程管道,可以在主管道上的水压不足时,通过备用水泵来为主管道进行增压,可增加泵组扬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19.图2为本发明应用在空调水系统的实施例结构图;
20.图3为本发明在单独使用备用管道的实施例结构图;
21.图4为本发明在使用备用管道增程的实施例结构图;
22.图5为本发明在使用备用管道增流的实施例结构图;
23.图6为本发明控制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26.现有空调水系统,为了防止冷冻侧以及冷却侧的水泵故障损坏或者维修导致停止,所以在冷冻侧以及冷却侧会分别设置备用泵组,在冷冻侧以及冷却侧的水泵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备用泵组来维持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备用泵的使用率并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泵在投入使用时,受系统管路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其往往偏离高效工况点运行。对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路结构,通过设置与所有主管道同时并联的备用管道,在冷冻侧或者冷却侧的水泵出现故障时,都可以使用该备用管道上的备用泵组来维持空调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
2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路结构,包括:多根主管道1、设置在每根主管道上的水泵2,备用管道4、备用支管道41和备用水泵3。多根主管道1上设置有水泵2,通过主管道1以及水泵来维持空调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备用管道4的两端都分支出与主管道数量相同的备用支管道41,每两根位于备用管道两端的备用支管道连接一根主管道1,使备用管道4与所有主管道1的水泵2并联,备用管道上设置有备用水泵3,即备用水泵3实际上与主管道1上的水泵2是并联的。主管道上位于水泵的一侧或两侧都设有主管道阀门6,备用管道4上位于备用水泵3的两侧都设有备用阀门,分别是第一备用阀门31和第二备用阀门32。当其中一
根主管道1上的水泵需要维修时,关闭该主管道1上的主管道阀门6,并打开备用管道上的备用水泵以及备用阀门,使备用水泵替代水泵继续进行工作,保证空调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8.上述管路结构还包括增程管道5,增程管道5的一端连接在主管道1上,并位于水泵2的出水侧与主管道阀门6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在备用管道4上,位于备用水泵3的进水侧,且增程管道5上设有增程阀门51,控制增程管道的开断。
29.主管道1上位于水泵2的两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备用管道4上位于备用水泵3的两侧也设有压力传感器。
30.当一根主管道1上的水压不够时,即水泵的扬程不够系统正常运行时,此时可以打开备用水泵3,打开连接该主管道的增程管道上的增程阀门51,并打开该主管道水泵进水侧的主管道阀门6,关闭主管道水泵2出水侧的主管道阀门6,打开备用水泵3两侧的第一备用阀门31、第二备用阀门32,关闭连接该主管道位于主管道水泵2进水侧的备用支管道41的支管道阀门42,打开连接该主管道1位于主管道水泵2出水侧的备用支管道41的支管道阀门42。使主管道的水流先通过水泵进行一级增压,再通过备用水泵进行二级增压,最后再通过备用支管道回到主管道,提高主管道的水压。
31.主管道上还设有监测流量的流量传感器7,即流量表,当主管道检测的流流量低于预设流量时,打开备用阀门和备用水泵,打开连接该主管道的两根备用支管道上的支管道阀门,关闭连接该主管道的增程管道上的增程阀门,调节备用阀门的开度使该主管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流量。确保空调水系统的水流流量稳定,使空调温度稳定,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32.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管路结构。
33.上述的空调具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末端和冷却塔,主管道具体为冷冻主管道和冷却主管道,所述备用管道4与冷冻主管道12和冷却主管道11上的水泵并联,即备用水泵3具体和冷冻水泵22、冷却水泵21并联,蒸发器与末端通过冷冻主管道12循环连通,冷凝器与冷却塔通过冷却主管道11循环连通。
34.以下说明和附图为上述空调管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35.冷冻主管道12上冷冻水泵22出水侧设置第三冷冻水泵阀门63,冷冻主管道11上设置在冷冻水泵22进水侧的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冷却主管道11上冷却水泵21出水侧设置第一冷却水泵阀门61,冷却主管道11上设置在冷却水泵21进水侧的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
36.备用水泵3的出水侧设置第一备用阀门31,备用水泵3的进水侧设置第二备用阀门32。支管道阀门42如图所示具体包括:第一支管道阀门421、第二支管道阀门422、第三支管道阀门423、第四支管道阀门424。
37.如图6所示,该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水泵运行扬程,通过流量计监测系统运行流量,根据系统水泵的运行状态控制阀门开度或开关,可选择手动或自动模式,部分系统状态以及具体控制在下面实施例中展示。
38.实施例1:
39.如图3所示,当冷却水泵21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关闭第一冷却水泵阀门61和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打开第一支管道阀门421、第二支管道阀门422,此时冷却水由冷却塔依次经过第二支管道阀门422、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第一支管道阀门421进入冷凝器,然后回到冷却塔,此时备用水泵3作为冷却水泵在系统中运行。冷冻水由
末端依次经过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冷冻水泵22、第三冷冻水泵阀门63回到蒸发器,然后送往末端设备。
40.当冷冻水泵22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关闭第三冷冻水泵阀门63和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打开第一备用阀门31、第二备用阀门32、第三支管道阀门423、第四支管道阀门424,此时冷冻水由末端依次经过第四支管道阀门424、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第三支管道阀门423回到蒸发器,然后再由蒸发器送往末端设备,此时备用水泵3作为冷冻水泵在系统中运行。冷却水由冷却塔依次经过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冷却水泵21、第一冷却水泵阀门61进入冷凝器,然后回到冷却塔。
41.实施例2:
42.如图4所示,当冷却水泵21扬程不满足要求,即水泵最大扬程也无法满足系统需求时,关闭第一冷却水泵阀门61和第二支管道阀门422,打开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第一支管道阀门421、第一增程阀门511、第一备用阀门31和第二备用阀门32,冷却水由冷却塔依次经过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冷却水泵21、第一增程阀门511、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第一支管道阀门421进入冷凝器,然后回到冷却塔,此时冷却水泵与备用泵串联,可增加泵组扬程。
43.当冷冻水泵22扬程不满足要求时,关闭第四支管道阀门424和第三冷冻水泵阀门63,打开第一备用阀门31、第二备用阀门32、第二增程阀门512、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此时冷冻水由末端依次经过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冷冻水泵22、第二增程阀门512、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和第三支管道阀门423回到蒸发器,然后再由蒸发器送往末端设备,此时冷冻水泵与备用泵串联,可增加泵组扬程。
44.实施例3:
45.如图5所示,当冷却水泵21流量不满足要求,即水泵最大流量也无法满足系统需求时,关闭第一增程阀门511,打开第一支管道阀门421、第二支管道阀门422、第一备用阀门31、第二备用阀门32,此时冷却水由冷却塔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二冷却水泵阀门62、冷却水泵21、第一冷却水泵阀门61进入冷凝器,另一路经过第二支管道阀门422、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第一支管道阀门421进入冷凝器,然后回到冷却塔,此时冷却水泵与备用泵并联,可增加系统流量。
46.当冷冻水泵22流量不满足要求时,关闭第二增程阀门512,打开第一备用阀门31、第二备用阀门32、第三支管道阀门423、第四支管道阀门424,此时冷冻水由末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四冷冻水泵阀门64、冷冻水泵22、第三冷冻水泵阀门63回到蒸发器,另一路经过第四支管道阀门424、第二备用阀门32、备用水泵3、第一备用阀门31、第三支管道阀门423回到蒸发器,然后再由蒸发器送往末端设备,此时冷冻水泵与备用泵并联,可增加系统流量。
4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
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