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55757发布日期:2023-05-14 17:1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式换热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鉴于目前市场上的水水换热器以及汽水换热器均以板式换热器为主,此类换热器采用金属薄片将一次热媒供回水和二测被加热介质分隔开,利用金属优良的导热性能进行热传导,从而达到了换热的效果。

2、但传统的换热器依然存在众多弊端,例如:在安装时占用机房面积较大;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安装管道上有比较多的管件和阀组,因此整体安装占用机房面积较大,且设备无法做保温措施,热量流失比较大。且水质硬度大的水源极易导致板式换热器内部结构堵塞。且安装形式固定,对于安装场地有一定的要求。传统板式换热器由于换热板片厚度极小,因此若一次侧和二次侧水压相差比较大,容易造成换热器板片变形,从而影响换热效率,严重的板式换热器会漏水,造成事故。传统的板式换热器由于板片和板片之间的密封采用的是橡胶密封,经过长时间在高温热水的环境下运行以后,橡胶极易老化,失去弹性和密封性,会造成板换漏水,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包括不锈钢翅片管,所述不锈钢翅片管材质根据实际使用工况确定,可以是不锈钢,也可以是不锈钢,所述不锈钢翅片管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不锈钢翅片管表面均匀卡接有管托,所述不锈钢翅片管通过所述管托插入到管式换热器管壳内部,所述管托与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内壁接触,所述不锈钢翅片管悬浮在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的中心位置,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有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内连接有伸缩节。

4、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温度计与压力表,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5、所述不锈钢翅片管两侧末端加工有外螺纹。

6、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内部通过卡块卡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下侧末端焊接有喇叭形连接管,所述喇叭形连接管与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下侧端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输送管中连接有伸缩节。

7、所述输送管远离所述喇叭形连接管一侧末端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之间螺纹连接。

8、左侧的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动调节阀门(),所述电动调节阀门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通过所述信号线连接。

9、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末端固定连接法兰盘,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法兰盘,相近的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法兰盘之间添加有密封垫。

10、所述电动调节阀门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法兰盘,相近的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法兰盘之间添加有密封垫。

11、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用于对权利要求1-8中的管式换热器设备进行使用,步骤包括:

12、(1)热媒的供回水管与所述电动调节阀门下侧末端连接,需要加热的回水管道与左侧的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上侧末端连接;

13、(2)给所述电子温度计、所述电动调节阀门、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进行供电;

14、(3)热媒的供回水从所述电动调节阀门入到所述不锈钢翅片管中,需要加热的水通过左侧的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上侧末端进入到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所述不锈钢翅片管中的热水对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中的水进行加热;

15、(4)加热后水从右侧的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上侧排出,热媒的回水从而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下侧排出;

16、(5)所述电子温度计对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的温度进行测量,发送信号给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对所述电动调节阀门进行调节;

17、(6)所述压力表对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的压力进行测量,发送信号给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对所述电动调节阀门进行调节,使得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的压力均衡或者相差不大。。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改变了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在满足换热效率的同时将传统过滤器的尺寸极大的减小了,同时管状的结构形式可以垂直布置也可以水平布置,布置形式不受限制,因此管式换热器可以直接布置在管道层,与管道设置在一起,不需要占用机房建筑面积,极大的节约了机房的建筑面积和建筑投入。

20、2、由于管式换热器的结构为管式,形状为管状,因此管式换热器整体是方便做保温处理的,在平时运行中可以极大的减小热量散失,节能环保。

21、3、由于管式换热器内部是的翅片管中心是较为整根空心的管道,空间较大,且内壁光滑,因此及时水质较硬发生结垢现象,轻易不会堵塞翅片管,因此管式换热器相比传统的板式换热器适应性更广,可以应对的水质情况更复杂。

22、4、本发明改变了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在满足换热效率的同时将传统过滤器的尺寸极大的减小了,同时管状的结构形式可以垂直布置也可以水平布置,布置形式不受限制,因此管式换热器可以直接布置在管道层,与管道设置在一起,不需要占用机房建筑面积,极大的节约了机房的建筑面积和建筑投入,因此对于设备机房要求很低。

23、5、管式换热器不管是内部的翅片管还是外部的管壳都是管状,因此承压能力比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大大提升,及时压力波动频繁,波动较大,设备依旧安然无恙,不会出现变形等状况。

24、6、管式换热器所有的配件和材料均为金属材质,因此即使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工作,管式换热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不会收到任何影响,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翅片管(1),所述不锈钢翅片管(1)表面均匀卡接有管托(8),所述不锈钢翅片管(1)通过所述管托(8)插入到管式换热器管壳(2)内部,所述管托(8)与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2)内壁接触,所述不锈钢翅片管(1)悬浮在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2)的中心位置,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2)两侧末端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有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内连接有伸缩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5),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温度计(6)与压力表(7),所述电子温度计(6)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5)通过信号线(10)连接,所述压力表(7)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5)通过信号线(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翅片管(1)两侧末端加工有内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内部通过卡块(13)卡接有输送管(12),所述输送管(12)下侧末端焊接有喇叭形连接管(11),所述喇叭形连接管(11)与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下侧端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输送管(12)中连接有伸缩节(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2)远离所述喇叭形连接管(11)一侧末端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之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动调节阀门(4),所述电动调节阀门(4)与所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5)通过所述信号线(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换热器定制三通(3)末端固定连接法兰盘,所述管式换热器管壳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法兰盘,相近的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法兰盘之间添加有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阀门(2)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法兰盘,相近的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法兰盘之间添加有密封垫。

9.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权利要求1-8中的管式换热器设备进行使用,步骤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管式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设备及方法。包括不锈钢翅片管,可以是不锈钢304,也可以是不锈钢316,本发明在换热的过程中,设置在换热器上的温度和压力监测装置会实时的将监测的数据传给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用来控制管式换热器热媒进水端电动调节阀,以达到设定的二次侧出水温度。根据使用工况的不同,管式换热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联使用或者串联使用;串联使用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台单独背负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还是合用一台,并联使用时合用一台全自动智能温度控制器。根据使用工况的不同,管式换热器内部的翅片管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跟并联。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科华盛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