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6646发布日期:2023-04-22 08:0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1、在热泵机组内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端板固定,固定方式为翅片式换热器两侧端板与箱体钣金进行硬性固定;另一种是固定夹固定,固定方式为翅片底部固定夹与箱体钣金进行硬性固定,翅片式换热器与固定夹之间通过夹紧的方式进行固定,实际上翅片式换热器本身和固定夹仍存在相对位移的可能。

2、传统的翅片式换热器通过以上两种固定方式进行翅片式换热器的固定,由于存在相对位移,导致机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因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翅片损伤,即由于翅片式换热器摆动与支撑板或固定夹碰撞发生的倒片,翅片倒片会影响翅片美观,严重可能会割伤铜管,影响翅片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包括:

4、第一侧换热器组、第二侧换热器组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两个对立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连接;

5、中隔板固定架,所述中隔板固定架固定于支撑板上,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中隔板固定架连接固定。

6、可选的,所述中隔板上具有接管孔,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内分别具有互相对应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所述接管孔实现连接导通;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至少具有两个第一换热排,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排数量对应的第二换热排;所述中隔板包括多个独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换热排的数量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换热排与所述第二换热排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

7、可选的,所述中隔板固定架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个对立侧并往上延伸的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中隔板被限制于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包括有互相垂直的主板和侧板,所述接管孔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侧板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竖板连接固定。

8、可选的,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竖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实现将所述侧板与所述竖板连接。

9、可选的,所述底板具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孔以及所述第四定位孔实现将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中隔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超出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以及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的顶部和底部,从而使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与顶盖以及所述支撑板之间保留间隙。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的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的支撑高度与所述中隔板超出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底部的距离等高。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均抵靠所述顶盖。

13、可选的,所述顶盖设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侧板连接。

14、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泵机组,包括上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巧妙地利用了中隔板,通过直接在支撑板上设置中隔板固定架,同时将中隔板与中隔板固定架连接,以中隔板和中隔板固定架为支撑,将翅片式换热器锁紧固定于支撑板上,从而限制翅片式换热器与支撑板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而防止翅片式换热器摆动与支撑板或固定夹碰撞而引发翅片倒片,进一步的,由于中隔板固定架的固定,本方案还可省去原有的用于夹紧翅片的固定架,减少产品用材。



技术特征:

1.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3)上具有接管孔(31),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与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内分别具有互相对应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所述接管孔(31)实现连接导通;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至少具有两个第一换热排,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排数量对应的第二换热排;所述中隔板(3)包括多个独立的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换热排的数量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换热排与所述第二换热排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固定架(4)包括底板(41)和连接于所述底板(41)的两个对立侧并往上延伸的竖板(42),所述底板(41)与所述支撑板(2)连接,所述中隔板(3)被限制于两个所述竖板(42)之间;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32)包括有互相垂直的主板(321)和侧板(322),所述接管孔(31)设置于所述主板(321)上,所述侧板(322)和与其靠近所述竖板(4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2)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竖板(42)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3),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43)实现将所述侧板(322)与所述竖板(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具有第三定位孔(44),所述支撑板(2)具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孔(44)对应的第四定位孔,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孔(44)以及所述第四定位孔实现将所述底板(41)与所述支撑板(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远离所述中隔板(3)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端板(111)和第二端板(121),所述中隔板(3)、所述第一端板(111)和所述第二端板(1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超出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以及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的顶部和底部,从而使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与顶盖以及所述支撑板(2)之间保留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和所述第二侧换热器组(12)的柔性垫片(5),所述柔性垫片(5)的支撑高度与所述中隔板(3)超出所述第一侧换热器组(11)底部的距离等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1)、所述第二端板(121)以及所述中隔板(3)的顶部均抵靠所述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侧板(322)连接。

10.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带中隔板的翅片式换热器固定结构及热泵机组,包括:第一侧换热器组、第二侧换热器组、中隔板和中隔板固定架,中隔板的两个对立侧分别与第一侧换热器组和第二侧换热器组连接;中隔板固定架固定于支撑板上,且中隔板与中隔板固定架连接固定。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中隔板固定架,同时将中隔板与中隔板固定架连接,以中隔板和中隔板固定架为支撑,将翅片式换热器锁固于支撑板上,从而限制翅片式换热器与支撑板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而防止翅片式换热器摆动与支撑板或固定夹碰撞而引发翅片倒片。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俊,曾波,雷朋飞,宗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