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7863发布日期:2022-06-29 01:0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洗空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洗空气技术是一种可以从多个维度对空气环境进行综合调节的新技术,能够对湿度、颗粒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害气体污染、异味等不少于三项进行控制或调节,并能够室内空气就行有效调节,区别于传统空气净化器单一功能的新型产品。
3.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多为柜式,从而占据大量的空间,并且在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调节时,传统空气净化用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但仍然无法过滤异味和微小颗粒,这种方式无法对空气进行加湿,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更换滤网或清洗滤网时,对室内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一种直接用水洗空气的装置,且不会对环境二次污染,同时方便在添加化学制剂用于沉淀水中不溶于水的颗粒物,于此同时,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也是新产品的需求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过滤单元,水箱,风机,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支架并固定在壳体上,电机设置有动力轴并固定在打水管内壁上;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塔,气液交换滤芯,所述过滤塔中设置有两排交叉叠加的气液交换滤芯;所述水箱设置在过滤塔下,水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之下;所述壳体上部设置出风口,侧边设置有进风口。
7.所述过滤塔中设置两排上下交错的气液交换滤芯,所述气液交换滤芯由过滤板与过滤筛组成,过滤塔上端设置出水口,下端放置水箱;通过电机的动力轴转动带动叶轮旋转,将水箱内的水,沿着打水管,到出水口,从过滤塔顶端向下流动,由于气液交换滤芯有多层,经过层层过滤;举动,此时风机转动,室内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顺着过滤塔底端向上,自下而上的气流通过过滤筛,与自上而下的水流充分接触,并且多次不停的进行冲刷,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杂质,有毒气体等充分融入水中,水洗后洁净的空气通过风机从出风口排出;与此同时水箱内的水不断的在过滤塔中自上而下的流动,空气水洗后,循环水中含有颗粒物,杂质,有毒气体。此时水箱内的过滤网与紫外线消毒器,在对水箱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过滤后,重新在通过叶轮转动将过滤消毒后的水在重新到气液交换滤芯中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洗空气后,水箱中会聚集一定量的不溶于水颗粒物或者固体物质,通过拆出水箱更换清水或者打开排污口排出杂质,并且可以通过打开水箱门拆出水箱,来更换紫外线消毒器和过滤网;通过进水管给水箱添加水时,可以查看水位线,确保水箱内的水在正常水位。
8.所述水箱中放置过滤网,水从过滤塔自上而下流动时,在流到水箱时,会产生较大的流水声,此时在水箱中放置过滤网,就是降低水流到水箱的落差,以减小流水声造成的噪音。
9.所述过滤筛在过滤板上,可以自由活动,当风机工作时,因为自下而上的气流,过滤筛向上移动,过滤筛与过滤板形成较大间隙,此时便于循环水自上而下的流动。过滤筛能够自由嵌入过滤板中,通过卡勾与过滤板连接。
10.所述打水管设置有法兰,当叶轮转动时,水流速各部分相通,因为法兰的存在,水流中间水压小,靠近打水管内部的部分水压大,有助于在水流上升时,水流能够更集中的上升,不用因为水流自身重力问题下降。
11.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作用是杀菌消毒,并且将不溶于水的颗粒物进行沉淀,紫外线消毒器也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是固体杀菌块,无刺激气味的消毒剂等
12.优选的,所述过滤塔设置有气液交换滤芯,气液交换滤芯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5,6,7,8,9,10,11,12,13,14,15,16,17个,本实用新型优选数量为8到12个。
13.可选的,所述气液交换滤芯板状结构,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其他遇水不易变形的变质得材质。本实用新型优选气液交换滤芯为板状结构。
14.可选地,所述叶轮包括但不限于螺旋状,扇叶状,涡轮状。
15.优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材质,尼龙材质,金属材质。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插上电源,打开水箱门,抽出水箱,在水箱中放置好过滤网与紫外线消毒器,然后将壳体安装进水箱中;打开进水口,将清水注入进水管,从水位线观察水箱内水位情况,水位线一定不能超过警戒水位,最好在正常水位。显示屏自动检测,能够显示出水箱内的水质,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室内空气质量等数据,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操作,同时在室内干燥,有异味,可以自动调节,并且可以通过进水管在水箱中添加空气净化剂,来消除室内异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塔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水管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23.a:出风口。
24.b:风机。
25.d:进水口。
26.e:进水管。
27.f:进风口。
28.g:水箱。
29.g1:水箱门。
30.h:外线消毒器 l:过滤网。
31.j:排污口:
32.k:出水口。
33.ks:显示屏。
34.m:叶轮。
35.n:第一支架。
36.o:打水管。
37.p:第二支架。
38.q:动力轴。
39.r:电机支架。
40.ra:水位线。
41.s:电机。
42.t:过滤筛。
43.tc:卡勾。
44.u:过滤板。
45.v:气液交换滤芯。
46.x:壳体。
47.y:过滤单元。
48.w:过滤塔。
49.z: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洗空气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2.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零部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
53.实施例1
54.如图1,4所示,一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x),过滤单元(y),水箱(g),风机(b),电机(s),所述(s)电机设置有电机支架(r)并固定在壳体(x)上,电机(s)设置有动力轴(q)并固定在打水管(o)内壁上;所述过滤单元(y)包括过滤塔(w),气液交换滤芯(v),所述过滤塔(w)中设置有气液交换滤芯(v);所述水箱(g)设置在过滤塔(w)下,水箱(g)底部设置有排污口(j);所述风机(b)设置在出风口(a)之下;所述壳体(x)上部设置出风口(a),侧边设置有进风口(f)。
55.如图5所示,插上电源,打开水箱门(g1),抽出水箱(g),在水箱(g)中放置好过滤网
(l)与紫外线消毒器(h),然后将进水箱(g)安装进壳体(x)中;打开进水口(d),将清水注入进水管(e),从水位线(ra)观察水箱(g)内水位情况,水位线(ra)一定不能超过警戒水位,最好在正常水位。显示屏(ks)自动检测,能够显示出水箱(g)内的水质情况,过滤网是否需要更换,室内空气质量等数据,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操作,同时在室内干燥,有异味,可以自动调节,并且可以通过进水管(e)在水箱(g)中添加空气净化剂,来消除室内异味。
56.如图2,3所示,所述过滤塔(w)中设置有两排上下交错的气液交换滤芯(v),所述气液交换滤芯(v)由过滤板与过滤筛组成,过滤塔(w)上端设置出水口(k),下端放置水箱(g);通过电机的动力轴(q)转动带动叶轮(m)旋转,将水箱(g)内的水,沿着打水管(o),到出水口(k),从过滤塔(w)顶端自上而下流动,由于过滤塔有多层气液交换滤芯(v),层层循环流动,此时风机(b)转动,室内气流从进风口(f)进入,顺着过滤塔(w)低端自下而上,此时空气与循环水流充分接触,并且多次不停的进行冲刷,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杂质,有毒气体等充分融入水中,水洗后洁净的空气通过风机(b)从出风口(a)排出;与此同时水箱(g)内的水不断的在过滤塔(w)中自上而下的流动,空气水洗后,水中液含有颗粒物,杂质,有毒气体。此时水箱(g)内的过滤网(l)与紫外线消毒器(h),在对水箱(g)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过滤后,重新在通过叶轮(m)转动将过滤消毒后的水在重新到气液交换滤芯(v)中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洗空气后,水箱(g)中会聚集一定量的不溶于水颗粒物或者固体物质,通过拆出水箱(g)更换清水或者打开排污口(j)排出杂质,并且可以通过打开水箱(g)门拆出水箱(g),来更换紫外线消毒器(h)和过滤网(l);通过进水管(e)给水箱(g)添加水时,可以查看水位线(ra),确保水箱(g)内的水在正常水位。
57.所述过滤筛(tc)在过滤板(u)上,可以自由活动,当风机(b)工作时,因为自下而上的气流,过滤筛(tc)向上移动,过滤筛(tc)与过滤板(u)形成较大间隙,此时便于循环水自上而下的流动。过滤筛(tc)能够自由嵌入过滤板(u)中,通过卡勾与过滤板(u)连接。
58.所述水箱(g)中放置过滤网(l),水从过滤塔(w)自上而下流动时,在流到水箱(g)时,会产生较大的流水声,此时在水箱(g)中放置过滤网(l),就是降低水流到水箱(g)的落差,以减小流水声造成的噪音。
59.所述打水管(o)设置有法兰(z),当叶轮(m)转动时,水流速各部分相通,因为法兰(z)的存在,水流中间水压小,靠近打水管(o)内部的部分水压大,有助于在水流上升时,水流能够更集中的上升,不用因为水流自身重力问题下降。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