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4975发布日期:2022-06-25 06:2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2.新风系统有管道式的和壁挂式的新风系统,管道式的新风系统是把主机箱与进风管和排风管连接,之后把进风管和排风管再与其他支管连接,通过支管连接到每个需要净化新风的房间,而壁挂式比较方便,只需要主机箱与进风管和排风管相通即可,适用于单个房间使用,非常方便。
3.由于现有的壁挂式新风系统会在进风管内放置一个过滤结构,当屋外的新风进入进风管内后,通过过滤结构把新风中的有害物质先过滤一遍,之后再通过主机箱进入至屋内,由于在墙上安装壁挂式主机箱时,需要通过螺丝把壁挂式主机箱固定在墙上,而主机箱固定在墙上之后,同时也把进风管堵住了,当需要更换进风管内的过滤结构时,还得先把螺丝从主机箱上拆卸下来,之后再把主机箱从进风管的前方拿走,再对进风管道的过滤结构进行更换,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并且主机箱安装过程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和安装的新风系统。
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墙体、固定块、主机箱和卡合固定件;
6.所述墙体内的中部上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墙体内的中部下设置有排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的内端与墙体内侧持平设置,所述进风管与排风管的外端穿设过墙体外侧设置,所述进风管中设置有柱形过滤筒;
7.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墙体内侧的中部两侧位置,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凹槽,两侧所述固定块上的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凹槽的插入口设置在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封闭结构;
8.所述主机箱设置在两侧凹槽内,所述主机箱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块,所述主机箱通过凸起块可分离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主机箱的顶部左侧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洞,所述主机箱的底部右侧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洞,所述主机箱的后侧上设置有进入孔和出入孔,所述进入孔与进风管的内端相对应,所述出入孔与排风管的内端相对应;
9.所述卡合固定件设置在一侧固定块的顶部位置上,所述卡合固定件用于把主机箱卡合固定在两侧所述凹槽内。
10.上述有益效果为,把进风管和排风管固定在墙体内,使进风管和排风管的内端与墙体内侧持平,之后柱形过滤筒放至进风管内,把主机箱两侧的凸起块从插入口插入至凹槽内,当插入凹槽内的底部时,主机箱后侧的进入孔与进风管的内端相通,出入孔与排风管内端相通,同时卡合固定件对主机箱卡合固定,安装完成,屋外的新风从进风管外端进入管内,通过柱形过滤筒对新风过滤后,从进入孔进入主机箱内,随后通过多个进风孔洞进入至
屋内,屋内的空气从出风孔洞进入至主机箱内,再从出入孔进入排风管内并排至屋外,柱形过滤筒更换时,则人为使卡合固定件失去作用,向上移动主机箱,这时进风管内端显露出来,对柱形过滤筒进行更换,非常方便。
1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墙体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进风管与排风管分别通过孔洞设置在墙体内。
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柱形过滤筒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滤孔。
13.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进风管的外侧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进风管的外侧下设置有多个入风孔。
14.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卡合固定件包括z形转动板、缺口、复位弹簧和固定轴杆,所述缺口设置在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固定轴杆设置在缺口内,所述z形转动板的第二位置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杆上,所述主机箱一侧的凸起块上端设置有卡合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z形转动板的第三位置下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缺口的底部连接,所述z形转动板的第三位置与卡合孔配合。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墙体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4中b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卡合固定件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图7中b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风系统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墙体10、固定块20、主机箱30和卡合固定件60;
28.所述墙体10内的中部上设置有进风管11,所述墙体10内的中部下设置有排风管12,所述进风管11和排风管12的内端与墙体10内侧持平设置,所述进风管11与排风管12的外端穿设过墙体10外侧设置,所述进风管11中设置有柱形过滤筒13;
29.所述固定块20设置在墙体内侧的中部两侧位置,所述固定块20上设置有凹槽21,
两侧所述固定块20上的凹槽21相对设置,所述凹槽21的插入口22设置在固定块20的顶部,所述凹槽21的底部为封闭结构;
30.所述主机箱30设置在两侧凹槽21内,所述主机箱30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块31,所述主机箱30通过凸起块31可分离的设置在凹槽21内,所述主机箱30的顶部左侧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洞32,所述主机箱30的底部右侧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洞33,所述主机箱30的后侧上设置有进入孔34和出入孔35,所述进入孔34与进风管11的内端相对应,所述出入孔35与排风管12的内端相对应;
31.所述卡合固定件60设置在一侧固定块20的顶部位置上,所述卡合固定件60用于把主机箱30卡合固定在两侧所述凹槽21内。
32.工作过程,把进风管11和排风管12固定在墙体内,使进风管11和排风管12的内端与墙体10内侧持平,之后柱形过滤筒13放至进风管11内,把主机箱30两侧的凸起块31从插入口22插入至凹槽21内,当插入凹槽21内的底部时,主机箱30后侧的进入孔34与进风管11的内端相通,出入孔35与排风管12内端相通,同时卡合固定件60对主机箱30卡合固定,安装完成,屋外的新风从进风管11外端进入管内,通过柱形过滤筒13对新风过滤后,从进入孔34进入主机箱30内,随后通过多个进风孔洞32进入至屋内,屋内的空气从出风孔洞33进入至主机箱30内,再从出入孔35进入排风管12内并排至屋外,柱形过滤筒13更换时,则人为使卡合固定件60失去作用,并向上移动主机箱30,进风管11内端显露出来,把柱形过滤筒13从进风管11内拿出来进行更换,非常方便。
33.通过凹槽底部的封闭结构是为了防止主机箱插入至凹槽内后掉落下去。
34.优选地,所述墙体10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孔洞25,所述进风管11与排风管12分别通过孔洞25设置在墙体10内。
35.优选地,所述柱形过滤筒13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滤孔19。
36.优选地,所述进风管11的外侧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进风管11的外侧下设置有多个入风孔71。屋外的新风从多个入风孔71进入至进风管11内。
37.优选地,所述卡合固定件60包括z形转动板61、缺口62、复位弹簧63和固定轴杆64,所述缺口62设置在固定块20的顶部,所述固定轴杆64设置在缺口62内,所述z形转动板61的第二位置65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杆64上,所述主机箱30一侧的凸起块31上端设置有卡合孔66,所述复位弹簧63的上端与z形转动板61的第三位置67下连接,所述复位弹簧63的下端与缺口62的底部连接,所述z形转动板61的第三位置67与卡合孔66配合。
38.人为的使主机箱30两侧的凸起块31从插入口22插入至凹槽21内,在插入至凹槽21内的过程中,主机箱30的后侧会向下压第三位置67,同时复位弹簧收缩63,第二位置65转动,z形转动板61的第一位置75跟随转动,当主机箱30的底部插入至凹槽21内的底部时,复位弹簧63伸展,并带动z形转动板61的第三位置67卡合至卡合孔66内,第二位置65和第一位置75恢复至初始状态,相继的则把主机箱30卡合固定在凹槽21内,当需要向上移动或从凹槽21内移出主机箱30时,则人为的向上转动z形转动板61的第一位置75,既而使第二位置65向下移动,同时第三位置67向缺口62底部移动并远离卡合孔66,复位弹簧63进行收缩,这时向上移动主机箱30,待主机箱30底部从插入口22出来时,相继的使主机箱30从凹槽21内被移出。
39.另外,新风系统用的主机箱30为现有技术,通过主机箱内部件的运作,而带动屋外
的新风进入至进风管内,并且通过主机箱内部件的运作把屋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排至屋外,主机箱内的结构和运作过程,这里就不在做过多的赘述。
4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