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591发布日期:2023-06-04 15:1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炉烟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罩,尤其涉及一种电炉烟罩。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的电炉烟罩包括固定烟罩和移动烟罩;所述固定烟罩设置有固定烟罩-密封边缘;所述移动烟罩设置有移动烟罩-密封边缘;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相对接形成密封面;所述固定烟罩的密封面是固定烟罩-密封面;所述移动烟罩的密封面是移动烟罩-密封面;由于移动烟罩经常开关,所以,造成固定烟罩-密封面和移动烟罩-密封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影响密封效果,使烟气外溢,出现环保事故。电炉烟罩是否会发生烟气外溢,工作前是很难预料的,烟气外溢往往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一旦发生烟气外溢,在工作期间是不能进行维修的。如果中途停工维修,那么,会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如果不中途停工维修,那么,只能任凭烟气外溢,最终造成环保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烟罩,使用该电炉烟罩即使固定烟罩-密封面和移动烟罩-密封面出现损坏,也不会发生烟气外溢,即使发生烟气外溢,也不会很严重,直到工作完成也不会发生环保事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炉烟罩,

3、包括固定烟罩和移动烟罩;

4、所述固定烟罩设置有固定烟罩-密封边缘;

5、所述移动烟罩设置有移动烟罩-密封边缘;

6、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相对接形成密封面;

7、所述固定烟罩的密封面是固定烟罩-密封面;

8、所述移动烟罩的密封面是移动烟罩-密封面;

9、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由相互连通的管道构成;

10、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固定烟罩-吸烟孔;

11、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通过排烟装置与主除尘管道连通。

12、作为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13、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由方管制成;

14、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15、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或300mm×300mm;

16、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的形状呈圆孔、方孔或狭缝;

17、所述圆孔的内径为30mm;

18、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孔之间的距离为60mm。

19、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形状呈具有折弯的条形面;

20、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沿着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分布;或者,

21、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沿着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布;

22、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设置有固定烟罩-密封板;

23、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

24、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

25、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内侧;或者,

26、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外侧;

27、相应地,

28、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形状呈具有折弯的条形面;

29、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设置有移动烟罩-密封板;

30、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

31、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

32、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外侧;或者,

33、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内侧;

34、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相互错开且平行,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之间。

35、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包括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固定烟罩-内密封板;

36、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平行于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

37、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包括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移动烟罩-内密封板;

38、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平行于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

39、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

40、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

41、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之间;

42、或者,

43、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之间;

44、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

45、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之间形成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

46、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形成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

47、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形成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

48、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有两列;

49、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或者,

50、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或者,

51、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

52、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有三列;

53、三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

54、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的下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烟罩-排烟孔;

55、所述排烟装置包括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排烟装置-高压风机和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

56、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进烟口与所述固定烟罩-排烟孔气密封连通;

57、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出烟口与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

58、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的出烟口与所述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

59、所述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的出烟口与所述主除尘管道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

60、靠近所述主除尘管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平台;

61、所述安装平台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62、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并靠近所述主除尘管道的外侧。

63、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由多个直管和多个弯头构成;

64、多个所述直管分别靠近所述固定烟罩和所述支架设置。

65、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由管道构成;

66、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由方管制成;

67、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或300mm×300mm。

68、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是离心高压风机。

69、本技术方案的电炉烟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0、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由相互连通的管道构成;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固定烟罩-吸烟孔;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通过排烟装置与主除尘管道连通的技术手段,当烟气外溢时,启动高压风机,固定烟罩-密封面和移动烟罩-密封面之间形成负压,使冒出的烟气全部被吸走,送入除尘主管道,达到负压密封的效果,所以,使用该电炉烟罩即使固定烟罩-密封面和移动烟罩-密封面出现损坏,也不会发生烟气外溢,即使发生烟气外溢,也不会很严重,直到工作完成也不会发生环保事故。

7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由方管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增大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面积。

72、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或300mm×300mm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直接利用现成的方管制造电炉烟罩,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制造出多种电炉烟罩。

73、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的形状呈圆孔、方孔或狭缝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造出多种电炉烟罩。

74、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圆孔的内径为30mm;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孔之间的距离为60mm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吸入烟气,而且,也有利于确保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强度。

75、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形状呈具有折弯的条形面;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沿着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分布;或者,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沿着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设置有固定烟罩-密封板;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内侧;或者,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面的外侧;相应地,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形状呈具有折弯的条形面;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设置有移动烟罩-密封板;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外侧;或者,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偏置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面的内侧;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相互错开且平行,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之间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构成迷宫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同时,不容易损坏固定烟罩-密封面和移动烟罩-密封面,即使固定烟罩-密封板和移动烟罩-密封板出现损坏,也不会发生烟气外溢,即使发生烟气外溢,也不会很严重,直到工作完成也不会发生环保事故。

76、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板包括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固定烟罩-内密封板;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平行于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所述移动烟罩-密封板包括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移动烟罩-内密封板;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平行于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当所述移动烟罩与所述固定烟罩密封时,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之间;或者,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之间;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构成更复杂的迷宫密封结构,更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77、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移动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之间形成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的技术手段,所以,电炉烟罩外的空气在流入固定烟罩-吸烟孔的同时可以阻挡电炉烟罩内的烟气外溢并将烟气通过固定烟罩-吸烟孔送入除尘主管道,更有利于排烟装置的清洁。

78、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外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形成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的技术手段,所以,电炉烟罩外的空气在流入固定烟罩-吸烟孔的同时可以阻挡电炉烟罩内的烟气外溢并协同电炉烟罩内的烟气一起通过固定烟罩-吸烟孔送入除尘主管道,较有利于排烟装置的清洁,较容易将烟气送入除尘主管道。

79、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多个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位于所述固定烟罩-内密封板和所述移动烟罩-内密封板之间形成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的技术手段,所以,电炉烟罩外的空气可以阻挡电炉烟罩内的烟气外溢并被电炉烟罩内的烟气通过固定烟罩-吸烟孔送入除尘主管道,更容易将烟气送入除尘主管道。

80、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有两列;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或者,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或者,两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的技术手段,所以,负压密封的效果较好。

81、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有三列;三列所述固定烟罩-吸烟孔是外列固定烟罩-吸烟孔、中列固定烟罩-吸烟孔和内列固定烟罩-吸烟孔的技术手段,所以,负压密封的效果更好。

82、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烟罩-密封边缘的下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烟罩-排烟孔;所述排烟装置包括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排烟装置-高压风机和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进烟口与所述固定烟罩-排烟孔气密封连通;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出烟口与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的出烟口与所述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所述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的出烟口与所述主除尘管道的进烟口气密封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固定烟罩-密封边缘来缩短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长度,减少烟气的排放阻力,达到顺利排放烟气的目的。

83、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靠近所述主除尘管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并靠近所述主除尘管道的外侧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利用安装平台来缩短排烟装置-第二排烟管的长度,进一步缩短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的长度,进一步减少烟气的排放阻力,进一步达到顺利排放烟气的目的。

84、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由多个直管和多个弯头构成;多个所述直管分别靠近所述固定烟罩和所述支架设置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合理地布置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避免排烟装置-第一排烟管占用大量的空间。

85、1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由管道构成;所述移动烟罩-密封边缘由方管制成;所述方管的横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或300mm×300mm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移动烟罩与固定烟罩之间的密封,减轻移动烟罩的重量。

86、1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排烟装置-高压风机是离心高压风机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