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9589发布日期:2023-06-03 22: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炉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炉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1、如图1至2所示,现有技术的电炉进料系统包括受料斜面6;

2、所述受料斜面6有两个;

3、两个所述受料斜面6的低侧相靠近;

4、两个所述受料斜面6的高侧相远离;

5、两个所述受料斜面6低侧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给料机1;

6、所述水平给料机1的上方设置有天车3;

7、所述天车3与两个纵轨道4连接;

8、两个所述纵轨道4与立柱5固定连接;

9、所述立柱5是厂房立柱;

10、所述天车3包括天车-主车3-1;

11、所述天车-主车3-1有两个天车-横轨道3-2;

12、两个所述天车-横轨道3-2连接有天车-副车3-3;

13、所述天车-副车3-3连接有电磁吸盘2。

14、废钢由天车通过电磁吸盘吸起,送到水平给料机上方,电磁吸盘断电后废钢呈松散状下落至水平给料机内。废钢下落过程产生大量粉尘,并且在这过程中剪切空气,加剧粉尘产生。废钢下落至水平给料机时,也会因撞击产生粉尘,造成卸料时粉尘外泄,污染作业环境,存在粉尘爆炸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进料系统,该电炉进料系统从污染的源头——起尘点进行粉尘治理,无二次转运污染,可防止卸料时粉尘外泄,可防止污染作业环境,消除粉尘爆炸的隐患。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炉进料系统,

3、包括受料斜面;

4、所述受料斜面的上面分布有多个喷嘴;

5、多个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受料斜面的低侧;

6、多个所述喷嘴与水源连通;

7、多个所述喷嘴与气源连通。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9、所述受料斜面有两个;

10、两个所述受料斜面的低侧相靠近;

11、两个所述受料斜面的高侧相远离;

12、两个所述受料斜面低侧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给料机;

13、所述水平给料机的上方设置有天车;

14、所述天车与两个纵轨道连接;

15、两个所述纵轨道与立柱固定连接;

16、所述立柱是厂房立柱;

17、所述天车包括天车-主车;

18、所述天车-主车有两个天车-横轨道;

19、两个所述天车-横轨道连接有天车-副车;

20、所述天车-副车连接有电磁吸盘。

21、所述喷嘴沿着水平方向分布;

22、所述喷嘴靠近所述受料斜面的高侧;

23、两个所述受料斜面上的所述喷嘴为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24、所述喷嘴的仰角为15度到20度;

25、每一个所述受料斜面设置有一列所述喷嘴;

26、每一列所述喷嘴均匀分布;

27、每一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喷嘴之间的距离为一米;

28、所述受料斜面位于所述喷嘴的安装位开设有受料斜面-安装孔。

29、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

30、所述喷嘴-本体通过喷嘴-固定盖与喷嘴-座体固定连接;

31、所述喷嘴-本体配置有喷嘴-护套。

32、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喷嘴-本体-安装部;

33、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形状呈鼓形体;

34、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前面设置有喷嘴-本体-喷口部;

35、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缩颈部;

36、所述喷嘴-本体-缩颈部的形状呈圆盘体;

37、所述喷嘴-本体-缩颈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接头部;

38、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前面为锥面构成喷嘴-本体-避让部;

39、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前部为喷嘴-本体-六棱柱;

40、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部为喷嘴-本体-螺纹柱;

41、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面为平面;

42、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进气口和喷嘴-本体-进水口;

43、所述喷嘴-座体包括喷嘴-座体-连接部;

44、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

45、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前端面向内凹入形成喷嘴-座体-空腔;

46、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后端面向后凸出形成喷嘴-座体-固定部;

47、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形状呈圆盘形;

48、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端面开设有喷嘴-座体-调向孔;

49、所述喷嘴-座体-调向孔为前锥孔或后锥孔;

50、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侧面设置有喷嘴-座体-外螺纹;

51、所述喷嘴-固定盖包括喷嘴-固定盖-盖板;

52、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形状呈圆形;

53、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边缘沿轴线向前延伸形成喷嘴-固定盖-盖裙;

54、所述喷嘴-固定盖-盖裙内侧壁设置有喷嘴-固定盖-内螺纹;

55、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板面开设有喷嘴-固定盖-调向孔;

56、所述喷嘴-固定盖-调向孔为前锥孔或后锥孔;

57、所述喷嘴-固定盖-盖裙的外侧壁设置有喷嘴-固定盖-旋拧槽;

58、所述喷嘴-护套包括喷嘴-护套-本体;

59、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形状呈圆柱体;

60、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前端面向内凹入形成喷嘴-护套-腔室;

61、所述喷嘴-护套-腔室的敞口内边缘设置有喷嘴-护套-内螺纹;

62、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前端面的中部开设有喷嘴-护套-安装孔。

63、所述喷嘴通过防护罩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

64、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罩-罩板和防护罩-支撑板;

65、所述防护罩-罩板和所述防护罩-支撑板固定连接;

66、所述防护罩-罩板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

67、所述防护罩-支撑板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

68、所述防护罩-支撑板与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固定连接;

69、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形状呈弯折面形;

70、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展开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相应地,

71、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72、或者,

73、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形状呈圆柱面;

74、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展开面形状呈半椭圆面;相应地,

75、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形状呈半圆形;

76、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中开设有防护罩-喷雾口。

77、所述喷嘴通过水管路与所述水源连通;

78、所述喷嘴与所述水管路之间通过软水管连通;

79、所述水源到所述喷嘴之间依次串接有水箱、第一增压水泵、净水器、第二增压水泵和阀门控制箱;

80、所述喷嘴通过气管路与所述气源连通;

81、所述喷嘴与所述气管路之间通过软气管连通;

82、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嘴之间依次串接有储气罐和所述阀门控制箱;

83、所述阀门控制箱是电动阀门控制箱;

84、所述阀门控制箱、所述第一增压水泵和所述第二增压水泵通过电控箱和电路与检测仪电连接;

85、所述电控箱与系统总电源电连接。

86、所述阀门控制箱至少有一个;

87、每一个所述阀门控制箱连通有两列所述喷嘴;

88、所述检测仪是远红外检测仪;

89、所述检测仪的个数等于所述喷嘴的列数;

90、所述检测仪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上部;

91、所述检测仪与所述天车-主车位于同一高度;

92、每一个水平给料机配置有两个所述检测仪;

93、两个所述检测仪为与所述水平给料机同一端的两侧。

94、所述水平给料机有一个;相应地,

95、所述阀门控制箱有一个;

96、或者,

97、所述水平给料机有两个;相应地,

98、两个所述水平给料机相互平行;

99、所述阀门控制箱有两个。

100、本技术方案的电炉进料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受料斜面的上面分布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受料斜面的低侧;多个所述喷嘴与水源连通;多个所述喷嘴与气源连通的技术手段,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含尘气流绕过雾滴时,尘粒由于惯性会从绕行的气流中偏离而与雾滴相撞被捕捉,所以,该电炉进料系统可以从污染的源头——起尘点进行粉尘治理,无二次转运污染,可防止卸料时粉尘外泄,可防止污染作业环境,消除粉尘爆炸的隐患。

102、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受料斜面有两个;两个所述受料斜面的低侧相靠近;两个所述受料斜面的高侧相远离;两个所述受料斜面低侧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给料机;所述水平给料机的上方设置有天车;所述天车与两个纵轨道连接;两个所述纵轨道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是厂房立柱;所述天车包括天车-主车;所述天车-主车有两个天车-横轨道;两个所述天车-横轨道连接有天车-副车;所述天车-副车连接有电磁吸盘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将堆积在各处的废钢送往水平给料机,有利于使掉落在受料斜面上的废钢滑入水平给料机,同时,为喷嘴的安装提供了最佳位置,也为检测仪的安装提供了最佳位置。

103、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喷嘴靠近所述受料斜面的高侧;两个所述受料斜面上的所述喷嘴为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喷嘴的仰角为15度到20度;每一个所述受料斜面设置有一列所述喷嘴;每一列所述喷嘴均匀分布;每一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喷嘴之间的距离为一米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抑尘效果。

104、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受料斜面位于所述喷嘴的安装位开设有受料斜面-安装孔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将气管路和水管路敷设在受料斜面的下方并穿过受料斜面-安装孔与喷嘴连通。

105、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通过喷嘴-固定盖与喷嘴-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喷嘴-本体配置有喷嘴-护套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喷嘴的安装,保护喷嘴-本体-进气口和喷嘴-本体-进水口。

106、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喷嘴-本体-安装部;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形状呈鼓形体;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前面设置有喷嘴-本体-喷口部;所述喷嘴-本体-安装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缩颈部;所述喷嘴-本体-缩颈部的形状呈圆盘体;所述喷嘴-本体-缩颈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接头部;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前面为锥面构成喷嘴-本体-避让部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喷嘴的调向安装。

107、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前部为喷嘴-本体-六棱柱;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部为喷嘴-本体-螺纹柱;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面为平面;所述喷嘴-本体-接头部的后面设置有喷嘴-本体-进气口和喷嘴-本体-进水口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与气管路和水管路连接,有利于与喷嘴-护套固定连接。

108、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座体包括喷嘴-座体-连接部;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前端面向内凹入形成喷嘴-座体-空腔;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的后端面向后凸出形成喷嘴-座体-固定部;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形状呈圆盘形;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端面开设有喷嘴-座体-调向孔;所述喷嘴-座体-调向孔为前锥孔(有利于减小压强)或后锥孔(有利于稳固连接);所述喷嘴-座体-固定部的侧面设置有喷嘴-座体-外螺纹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保护喷嘴-本体-喷口部,有利于与喷嘴-本体-安装部调向固定连接。

109、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固定盖包括喷嘴-固定盖-盖板;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形状呈圆形;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边缘沿轴线向前延伸形成喷嘴-固定盖-盖裙;所述喷嘴-固定盖-盖裙内侧壁设置有喷嘴-固定盖-内螺纹;所述喷嘴-固定盖-盖板的板面开设有喷嘴-固定盖-调向孔;所述喷嘴-固定盖-调向孔为前锥孔(有利于稳固连接)或后锥孔(有利于减小压强);所述喷嘴-固定盖-盖裙的外侧壁设置有喷嘴-固定盖-旋拧槽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与喷嘴-本体-安装部调向固定连接。

110、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护套包括喷嘴-护套-本体;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前端面向内凹入形成喷嘴-护套-腔室;所述喷嘴-护套-腔室的敞口内边缘设置有喷嘴-护套-内螺纹;所述喷嘴-护套-本体的前端面的中部开设有喷嘴-护套-安装孔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与喷嘴-本体-接头部固定连接,有利于软水管和软气管的穿过。

111、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通过防护罩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罩-罩板和防护罩-支撑板;所述防护罩-罩板和所述防护罩-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罩板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支撑板与所述受料斜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支撑板与所述喷嘴-座体-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防止作业时废钢等掉落时损坏喷嘴和异物进入。

112、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形状呈弯折面形;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展开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相应地,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利于节省材料);或者,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形状呈圆柱面;所述防护罩-罩板的展开面形状呈半椭圆面;相应地,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形状呈半圆形(有利于增大空间);所述防护罩-支撑板的中开设有防护罩-喷雾口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造出多种电炉进料系统,有利于水雾的喷出。

113、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喷嘴通过水管路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喷嘴与所述水管路之间通过软水管连通(有利于喷嘴的调向);所述水源到所述喷嘴之间依次串接有水箱、第一增压水泵(有利于增压)、净水器(有利于净化污水)、第二增压水泵(有利于进一步增压)和阀门控制箱(有利于控制给水);所述喷嘴通过气管路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喷嘴与所述气管路之间通过软气管连通(有利于喷嘴的调向);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嘴之间依次串接有储气罐(有利于气压的稳定)和所述阀门控制箱(有利于控制给气);所述阀门控制箱是电动阀门控制箱;所述阀门控制箱、所述第一增压水泵和所述第二增压水泵通过电控箱和电路与检测仪电连接;所述电控箱与系统总电源电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远红外控制仪检测天车是否进入作业区域,自动控制喷雾。

114、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阀门控制箱至少有一个;每一个所述阀门控制箱连通有两列所述喷嘴;所述检测仪是远红外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个数等于所述喷嘴的列数;所述检测仪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检测仪与所述天车-主车位于同一高度;每一个水平给料机配置有两个所述检测仪;两个所述检测仪为与所述水平给料机同一端的两侧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实现对任意个水平给料机自动喷雾,可以可靠地检测到天车是否进入作业区域是否离开作业区域。

115、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水平给料机有一个;相应地,所述阀门控制箱有一个;或者,所述水平给料机有两个;相应地,两个所述水平给料机相互平行;所述阀门控制箱有两个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造出多种电炉进料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