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6846发布日期:2022-08-20 00:4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紧凑的换热设备,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供热、冶金、电力、轻工、造纸、生物制药等诸多行业。近年来随着板式热交换设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全世界换热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专业化浪潮不断兴起,特别是核电以及大型电厂对板式换热器的需求量日益剧增。
3.现有的空气换热器有如下缺陷:
4.1、现有的空气换热器在使用时,换热器散热效率不高,从而导致器械因为热量运行缓慢,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工作。
5.2、现有的在散热条需要尺寸较大的散热条时则需要拆分为两个小的芯体,分别进行钎焊,再拼焊在一起,此方式会产生额外的堆叠人工成本,钎焊时所占用的炉子空间更多,导致每炉所焊接的芯体变少,而两块芯体拼焊前需要芯体校正,部分芯体边角需要先倒角后焊接,导致芯体污染。焊接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板式空气换热器不能有效地进行散热工作,影响机械正常运行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链接固定板、集液槽、芯体和接口,所述芯体位于装置本体底部,所述链接固定板设有一组,一组所述链接固定板固定在芯体上下两端,所述集液槽设有一组,一组所述集液槽安装在芯体左右两端;
10.优选的,所述芯体包括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所述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均由散热条组成,所述散热条由长边条、油、水翅叶、第一钎焊板、风翅叶、第二钎焊板、端板和短边条,所述长边条设有一组,所述油、水翅叶安装在一组长边条中间,所述第一钎焊板安装在长边条和油水翅叶顶部,所述风翅叶安装在第一钎焊板顶部,且风翅叶两端设有短边条,所述刺耳钎焊板安装在风翅叶顶部,所述端板安装在第二钎焊板顶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之间通过拼接焊缝相互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接口设有两组,且两组接口呈对称方式均安装在一组集液槽上下两端。
13.优选的,所述链接固定板外侧安装有呈前后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小固定条,所述小固定条侧边开设有呈横向等距分布的三组螺丝孔。
14.优选的,所述油、水翅叶表面分布有呈列状等距的若干组待冷却介质通道。
15.优选的,所述风翅叶呈波浪状,且风翅叶表面分布有呈列状等距分布的若干组冷风通道。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设有散热条,该种散热条内部的油、水翅叶,油水翅叶的表面设有待冷却通道,待冷却通道可以接收热量,从而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带动热量散处,而散热条内的风翅叶呈波浪状,且内部设有若干组冷风通道,冷风通道可以使冷空气的流动来散处热量,进一步对装置本体进行降温工作,且冷风通道流向为前后通风,待冷却介质流向为左右流通。而该种散热条为一层冷风通道,一层待冷却介质通道,依次叠加交替堆放,进一步完成热量交换。
19.2、该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为一整体的芯体,芯体分为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之间通过拼接焊缝,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由多组散热条组成,且散热条为固定安装,从而可以有效地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拆分工作,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工作,且还可以防止芯体内的散热条安装时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条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垫和第二散热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装置本体;2、链接固定板;3、集液槽;4、芯体;5、接口; 6、小固定条;7、螺丝孔;8、第一散热垫;9、第二散热垫;10、拼接焊缝; 11、散热条;12、长边条;13、油、水翅叶;14、第一钎焊板;15、风翅叶; 16、第二钎焊板;17、端板;18、短边条;19、冷风通道;20、待冷却介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加强型板式空气换热器,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链接固定板2、集液槽 3、芯体4和接口5,所述芯体4位于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链接固定板2设有一组,一组所述链接固定板2固定在芯体4上下两端,所述集液槽3设有一组,一组所述集液槽3安装在芯体4左右两端;
27.所述芯体4包括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垫9,所述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垫9均由散热条11组成,所述散热条11由长边条12、油、水翅叶13、第一钎焊板14、风翅叶15、第二钎焊板16、端板17和短边条18,所述长边条12设有一组,所述油、水翅叶13安装在一组长边条12中间,所述第一钎焊板14安装在长边条12和油水翅叶13顶部,所述风翅叶15安装在第
一钎焊板14顶部,且风翅叶15两端设有短边条18,所述第二钎焊板16安装在风翅叶15顶部,所述端板17安装在第二钎焊板16顶部,该种散热条11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的效率,且该种散热条11使用空气的流动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的效率。
28.所述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垫9之间通过拼接焊缝10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垫9之间通过拼接焊缝10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间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过人员对芯体4进行组装工作。
29.所述接口5设有两组,且两组接口5呈对称方式均安装在一组集液槽3 上下两端,集液槽3上下两端的接口5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接入管道,从而使散热后的水流出,从而水会通过接口流入集液槽3内,且积液槽3内的水会通过底部接口5排出,从而对散热水进行收集工作。
30.所述链接固定板2外侧安装有呈前后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小固定条6,所述小固定条6侧边开设有呈横向等距分布的三组螺丝孔7,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固定板2外侧的小固定条6安装在需要进行散热的机器上,从而使用螺丝插入螺丝孔7内对链接固定板2进行固定工作,进一步对装置本体1进行固定安装工作。
31.所述油、水翅叶13水表面分布有呈列状等距的若干组待冷却介质通道20,油、水翅叶13表面的冷却介质通道20可以便于空气的传入,从而使空气带走油、水翅13表面的热量,进一步便于装置本体1散热。
32.所述风翅叶15呈波浪状,且风翅叶15表面分布有呈列状等距分布的若干组冷风通道19,风翅叶15呈波浪状,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空气流动的空间,从而使加快散热的效率,而风翅叶15内的冷风通道19可以使冷空气流动,进一步便于装置本体1的散热效率。
33.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链接固定板2对装置本体1进行安装工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固定板2外侧的小固定条6安装在需要进行散热的机器上,从而使用螺丝插入螺丝孔7内对链接固定板2进行固定工作,进一步对装置本体1进行固定安装工作,装置本体运行时,芯体4内有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垫9,第一散热垫8和第二散热9右散热条11堆积而组成,散热条内部的油、水翅叶设有待冷却通道20,待冷却通道20可以接收热量,从而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带动热量散处,而散热条11内的风翅叶15呈波浪状,且内部设有若干组冷风通道19,冷风通道19可以使冷空气的流动来散处热量,进一步对装置本体1进行降温工作,且冷风通道19向为前后通风,待冷却介质通道20为左右流通,可以两种方向键散热,而该种散热条11为一层冷风通道19,一层待冷却介质通道20,依次叠加交替堆放,进一步完成热量交换,在冷却时产生的水会进入集液槽3内,从而通过集液槽3底部的接口5排出。
34.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本体;2、链接固定板;3、集液槽;4、芯体;5、接口;6、小固定条;7、螺丝孔;8、第一散热垫;9、第二散热垫;10、拼接焊缝;11、散热条;12、长边条;13、油、水翅叶;14、第一钎焊板;15、风翅叶;16、第二钎焊板;17、端板;18、短边条;19、冷风通道;20、待冷却介质通道,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板式空气换热器不能有效地进行散热工作,影响机械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十分便捷的进行散热和热量交换工作,从而快速排出热量,进一步便于机械的运行。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