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0966发布日期:2022-09-02 22:3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消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密闭公共场所使用的空气消杀技术主要为喷雾法、风道式送回风系统消杀、落地式装备消杀和化学消毒设备消杀。喷雾法是利用消毒杀菌剂,使其雾化,实现对空气的消毒杀菌;风道式送回风系统消杀法是利用送风口管路系统在通道中加入消毒杀菌模块,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空气置换;落地式装备消杀是使用立柜式消毒机、移动式消毒机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空气置换;化学消毒设备消杀是指利用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实现对整个密闭空间的空气的消毒杀菌。
3.然而,喷雾法可以实现一段时间的消毒杀菌,作用时间有限,在人流量较大时杀菌要求最高,此时难以进行喷淋;风道式送回风系统技术难度在于施工工程量较大,需要相对开阔的安装空间,改造工程实施难度相对较大,并且现有管道送风风口有限,不易实现较大空间的全面消杀换气需求;落地式消杀装备包括立柜式消毒机、移动式消毒机等,公共场所中放置需要有工作人员监管,存在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等风险,同时占用地面空间,落实式消杀装备一般送风距离有限,不易实现较大空间的全面消杀换气需求;化学消毒设备消杀必须在无人的时候使用,不能实现人机共存,无法进行时时消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6.外壳;
7.离心风机,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
8.回风孔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粗效过滤网与回风孔板相对应,回风孔板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经过回风孔板和粗效过滤网进入外壳内部;
9.消杀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对进入外壳内部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
10.出风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用于排送消杀后的空气。
11.优选地,所述消杀组件包括:
12.紫外线灯管和等离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形成紫外线和等离子腔体;
13.高压静电消毒模块,安装在靠近出风件的一侧。
14.优选地,所述回风孔板、粗效过滤网和出风件上设有抗菌涂层。
15.优选地,所述出风件为射流风口,所述射流风口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用于调整出风方向。
16.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用于吊装所述装置。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在工程实现难度、大空间空气消杀、人机共存以及操作难度上各有缺点,难以配合防疫工作等问题,在外壳内设置有消杀组件,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空气可以经过回风孔板和粗效过滤网,进入外壳内部,经过消杀组件进行消毒杀菌后,再从出风件送出,不同于化学药剂喷洒、二氧化氯消毒机、臭氧消毒机等空气消杀手段需在人员撤离、空间密闭的条件下工作,该装置可在人员活动区域长期运行,实现人机共存,通过过滤+高压静电+等离子体+反光uvc+抗菌纳米涂层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空气消杀效果,杀菌率大于99.9%,该装置采用吊装式安装,相比落地式消杀装备,不占用地面空间,射流风速高,送风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易实现较大空间的全面消杀换气要求,能够适用复杂建筑环境。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1-回风孔板;2-粗效过滤网;3-紫外线灯管;4-等离子组件;5-高压静电消毒模块;6-离心风机;7-射流风口;8-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24.外壳;
25.离心风机6,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
26.回风孔板1,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粗效过滤网2与回风孔板1相对应,回风孔板1在离心风机6的作用下经过回风孔板1和粗效过滤网2进入外壳内部;
27.消杀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对进入外壳内部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
28.出风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用于排送消杀后的空气。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适用密闭空间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在工程实现难度、大空间空气消杀、人机共存以及操作难度上各有缺点,难以配合防疫工作等问题,在外壳内设置有消杀组件,在离心风机6的作用下,空气可以经过回风孔板1和粗效过滤网2,进入外壳内部,经过消杀组件进行消毒杀菌后,再从出风件送出,该装置可以吊装在公共场所顶部,根据场所大小设置设备数量,根据使用场景高度调整送风角度,根据模拟设备送风可实现目标区域的空气循环消毒杀菌。
30.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消杀组件包括:
31.紫外线灯管3和等离子组件4,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形成紫外线和等离子腔体;
32.高压静电消毒模块5,安装在靠近出风件的一侧。
33.空气进入由紫外线灯管3和等离子组件4构成的高强度紫外线和高浓度等离子腔体内,经过紫外线辐射消毒和等离子消毒作用,完成首次消杀处理过程,从杀菌腔体内处理后的空气,进入高压静电消毒模块5中,在高压电离作用下,进一步消毒处理,提高消毒效果。
34.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回风孔板1、粗效过滤网2和出风件上设有抗菌涂层。
35.回风孔板1、粗效过滤网2和出风件上均涂敷抗菌涂层,可以防止细菌滋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6.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出风件为射流风口7,所述射流风口7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用于调整出风方向。
37.经消毒后的空气由射流风口7送出,其中射流风口7的方向可调,进而能实现根据使用场景高度调整送风角度的目的。
38.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吊耳8,所述吊耳8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用于吊装所述装置。
39.为了方便对装置进行安装,在外壳的侧壁上设置吊耳8,利用吊耳8将该装置吊装在公共场所顶部,并根据场所大小设置装置的数量,且采用射流风口7和吊耳8的设计,可以不占用地面空间、安装便捷、送风距离远。
40.不同于化学药剂喷洒、二氧化氯消毒机、臭氧消毒机等空气消杀手段需在人员撤离、空间密闭的条件下工作,该装置可在人员活动区域长期运行,实现人机共存,通过过滤+高压静电+等离子体+反光uvc+抗菌纳米涂层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空气消杀效果,杀菌率大于99.9%,该装置采用吊装式安装,相比落地式消杀装备,不占用地面空间,射流风速高,送风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易实现较大空间的全面消杀换气要求,能够适用复杂建筑环境。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