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6260发布日期:2022-09-03 03:2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大湿度环境下,空调导板单一位置长时间运行容易引起面板、罩壳骨架出风口、左右端盖处凝露滴水。凝露位置一般会出现在出风口周围,比如面板、左右端盖、罩壳骨架出风口处。凝露的形成的条件一般是风道结构突变,容易引起冷热交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4.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空调出风口处凝露。
5.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空调前面板产生凝露。
6.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空调出风口左右两侧产生凝露。
7.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8.骨架,骨架限定有送风风道;
9.送风风道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
10.进一步地,骨架包括:
11.下风道盖;
12.两个侧风道盖,由下风道盖横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
13.上风道盖,由任一侧风道盖的顶端延伸至另一个侧风道盖的顶端形成,下风道盖、侧风道盖和上风道盖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
14.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扰流筋包括:
15.侧扰流筋,设置于侧风道盖上。
16.进一步地,送风风道一端形成有向室内送风的送风口;
17.侧扰流筋靠近送风口设置。
18.进一步地,侧扰流筋的上端与上风道盖间隔设置。
19.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扰流筋还包括:
20.上扰流筋,沿上风道盖的横向方向设置。
21.进一步地,上扰流筋靠近送风口设置。
22.进一步地,上扰流筋由上风道盖的横向一端延伸至上风道盖的横向另一端形成。
23.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扰流筋包括:
24.下扰流筋,设置于下风道盖上。
25.进一步地,下扰流筋设置于下风道盖靠近送风口一侧的中部。
26.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骨架,骨架内限定有送风风道,送风风道内
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扰流筋,改变室内热气流和空调吹出的换热气流的交汇位置,进而避免产生凝露。
2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骨架包括下风道盖、两个侧风道盖和上风道盖。下风道盖、侧风道盖和上风道盖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至少一个扰流筋包括侧扰流筋。侧扰流筋设置于侧风道盖上。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侧扰流筋避免出风口的左右两侧产生凝露。
2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3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32.图3是图2所示a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下扰流筋;
33.图4是图2所示b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侧扰流筋;
34.图5是图2所示c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上扰流筋。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纵向”、“横向”、“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2所示a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下扰流筋。图4是图2所示b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侧扰流筋。图5是图2所示c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上扰流筋。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有效的配合运转完成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循环,从
而实现居室内温度的冷热调节。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骨架10、罩壳、室内机换热器、室内机风机。其中骨架10用于支撑室内机风机和室内机换热器。罩壳罩设在骨架10上,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一般而言,罩壳的前侧构成室内机的前面板200,并且具有位于其顶部的进风口和位于其前侧下端的出风口。室内机换热器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改变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室内机风机为促使由进风口进入的环境空气流经室内机换热器,并促使经室内机换热器换热后的换热空气朝向出风口流动,从而排向室内机的工作环境。
39.骨架10内限定有送风风道100。送风风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骨架10。骨架10内限定有送风风道100,送风风道100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扰流筋,改变室内热气流和空调吹出的换热气流的交汇位置,进而避免产生凝露。
40.骨架10包括下风道盖110、上风道盖130和两个侧风道盖120。两个侧风道盖120由下风道盖110横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上风道盖130由任一侧风道盖120的顶端延伸至另一个侧风道盖120的顶端形成。下风道盖110、侧风道盖120和上风道盖130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100。送风风道100一端形成有向室内送风的送风口100a。
41.至少一个扰流筋包括侧扰流筋121、上扰流筋131以及下扰流筋111。侧扰流筋121设置于侧风道盖120上。侧扰流筋121靠近送风口100a设置。侧扰流筋121的上端与上风道盖130间隔设置。侧扰流筋121为竖向设置的长方体。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侧风道盖120上设置有侧扰流筋121,消除出风口左右两侧外观面的冷热交汇,进入防止了左右两侧凝露。侧扰流筋121的一纵向侧面与侧风道盖120连接。
42.上扰流筋131沿上风道盖130的横向方向设置。上扰流筋131靠近送风口100a设置。上扰流筋131由上风道盖130的横向一端延伸至上风道盖130的横向另一端形成。上扰流筋131为长条状。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上风道盖130上设置有上扰流筋131,使得冷热气流在前面板200的交汇处下移,远离前面板200,进而避免了前面板200凝露。上扰流筋131的底端与上风道盖130连接,顶端设置为拱形。
43.下扰流筋111设置于下风道盖110上。下扰流筋111设置于下风道盖110靠近送风口100a一侧的中部。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下风道盖110上设置有下扰流筋111,可以避免室内空气经装配缝隙进入内部与换热气流交汇引起凝露。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纵向导风板300,纵向导风板300用于控制左右送风方向。下扰流筋111设置于纵向导风板300下方。
44.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骨架10,骨架10内限定有送风风道100,送风风道100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筋。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扰流筋,改变室内热气流和空调吹出的换热气流的交汇位置,进而避免了骨架10上产生凝露。
4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骨架10包括下风道盖110、两个侧风道盖120和上风道盖130。下风道盖110、侧风道盖120和上风道盖130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100。至少一个扰流筋包括侧扰流筋121。侧扰流筋121设置于侧风道盖120上。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侧扰流筋121避免出风口的左右两侧产生凝露。
46.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
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