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7230发布日期:2023-03-31 13:1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高温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固化炉。


背景技术:

2.将工件着进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进行恒温处理的固化处理工艺,称为人工固化处理,若将工件放置在室温或自然条件下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的固化现象,称为自然固化处理。固化处理的目的,增强材料结合的应力。现有的材料加工中,常使用固化炉来对工件进行高温的固化处理,但是,现有的固化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导致对工件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固化炉,能够提高固化炉对工件的加工质量。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温固化炉,包括炉体、外壳体、工作台和风扇,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炉体设置有和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侧壁的下侧,所述出风管道固定连接于所述炉体顶部,在所述炉体中,每两个相邻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导风面和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圆滑过渡,所述进风管道内置有抽风机;所述外壳体包裹所述炉体,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炉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间隙,所述保温间隙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工作台内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工作台内部中空,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内置有第二加热器;所述风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风扇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四个角处,所述风扇内置于所述保温间隙中,四个所述风扇能驱动所述保温间隙内的空气沿一个确定方向循环流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温固化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导风面促使加热腔内的热气流循环,使整个加热腔内部的温度区域均匀,同时利用保温间隙的保温效果,保证了对工件进行固化的环境内的温度均匀,提高加工质量。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热器为呈蜿蜒状铺设于所述工作台内部的电加热棒。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管道内置有第一疏风格栅,所述第一疏风格栅设置有多个第一疏风孔;所述进风管道内置有第二疏风格栅,所述第二疏风格栅设置有多个第二疏风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疏风格栅和所述第二疏风格栅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腔内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平行设置,且和所述工作台平行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
至所述保温间隙,所述进气管设置有电磁气阀。
1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温固化炉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温固化炉的工作台的剖面示意图。
15.100、炉体;110、加热腔;120、进风管道;121、抽风机;130、出风管道;140、导风面;150、风扇;200、外壳体;210、保温间隙;220、第一加热器;300、工作台;310、第二加热器;410、第一疏风格栅;411、第一疏风孔;420、第二疏风格栅;421、第二疏风孔;50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1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温固化炉,包括炉体100、外壳体200、工作台300和风扇150,炉体100内部设置有加热腔110,炉体100设置有和加热腔110连通的进风管道120和出风管道130,进风管道120固定连接在炉体100侧壁的下侧,出风管道130固定连接于炉体100顶部,在炉体100中,每两个相邻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导风面140,导风面140为内凹的弧形面,导风面140和炉体100的内侧壁圆滑过渡,进风管道120内置有抽风机121;外壳体200包裹炉体100,外壳体200和炉体10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间隙210,保温间隙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器220;工作台300内置于加热腔110中,工作台300内部中空,工作台300的内部内置有第二加热器310;风扇150设置有四个,四个风扇150分别位于外壳体200的四个角处,风扇150内置于保温间隙210中,四个风扇150能驱动保温间隙210内的空气沿一个确定方向循环流动。
21.在实际使用中,进风管道120内的抽风机121启动,带着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加热腔
110中,空气进入加热腔110后,被工作台300内的第二加热器310迅速加热,空气被加热后会进行上浮,具体地,在抽风机121的带动下,和抽风机121相对的一个导风面140会率先和气流先碰撞,再进行转向,并沿着加热腔110的内壁依次经过剩余的几个导风面140,完成在整个加热腔110内的循环流动,通过导风面140促使加热腔110内的热气流循环,使整个加热腔110内部的温度区域均匀,同时利用保温间隙210的保温效果,保证了对工件进行固化的环境内的温度均匀,提高加工质量。
22.此外,在不需要进气和出气时候(进行保温加工时),参照图1,如箭头的方向,在和导风面140接触的同时,设置在四个角的四个风扇150也对气流进行了转向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加热腔110内的气流的循环性,从而提高整个加热腔110内的温度的均匀性。
23.需要提及的是,除了对气流的走向进行导向,促使内部的热空气均匀分布外,同时还通过第二加热器310对保温间隙210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从外部对整个加热腔110进行加热保温,进一步保证了对工件进行固化的环境内的温度均匀,提高加工质量。
24.具体地,为了对空气进行均匀加热,参照图2,第二加热器310为呈蜿蜒状铺设于工作台300内部的电加热棒。呈蜿蜒状铺设的电加热棒能大面积地铺满整个工作台300可以覆盖的区域,从而有效地对大面积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25.出风管道130是为了释放部分储存在加热腔110内部的混杂空气,而为了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管道130内置有第一疏风格栅410,第一疏风格栅410设置有多个第一疏风孔411;利用第一疏风格栅410中的第一疏风孔411对空气进行梳理,使经过出风管道130的空气更流畅地吹出,同理,为了使进风更有条理,进风管道120内置有第二疏风格栅420,第二疏风格栅420设置有多个第二疏风孔421。利用第二疏风格栅420的第二疏风孔421对进风进行梳理,以使得进风更有条理。
26.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疏风格栅410和第二疏风格栅42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的第一疏风格栅410和第二疏风格栅420能更好地梳理气体,从而避免空气胡乱逸出。
27.具体地,该加热腔110内置有多个隔板500,多个隔板500平行设置,且和工作台300平行设置。多个隔板500把加热腔110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方便放置更多的工件进行加工。具体地,隔板500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方便热空气进行流动。
28.为了方便对保温间隙210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外壳体200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保温间隙210,进气管设置有电磁气阀。通过打开或关闭该进气管,便能方便更换气体。具体地,在需要进气时候,则将进气管接入进风机,再打开电磁气阀,在需要抽气时候,则将进气管接入抽风机121,再打开电磁气阀,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接驳,方便使用。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