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3099发布日期:2022-12-02 23: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烟方式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其中,自然排烟是利用外窗、阳台、凹窗等将烟气排出;机械排烟是利用排烟机将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现有排烟方式无法将排烟窗与建筑完美融合,破坏建筑立面,尤其破坏现代中式建筑立面,降低视觉审美观感。
3.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将排烟窗与现代中式建筑完美融合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将排烟窗与现代中式建筑完美融合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包括水平屋顶单元、排烟单元和弧形坡屋顶单元,其中:
7.所述水平屋顶单元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采光井;
8.所述排烟单元设置于靠近采光井的所述水平屋顶单元顶部边缘位置,且所述排烟单元向下连通室内;
9.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平屋顶单元内的采光井内,且其屋脊对应设置于所述排烟单元的背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屋顶单元包括水平屋顶元件、结构梁元件和若干第一支撑元件,其中:
11.所述水平屋顶元件水平设置于建筑顶部,其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采光井,靠近采光井顶部边缘设置有所述排烟单元,且采光井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
12.所述结构梁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平屋顶元件外侧靠近采光井的一端,且其与所述水平屋顶元件之间开设有连通室内和所述排烟单元的进风口;
13.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结构梁元件的底部,且其下端设置于水平面或地面上。
14.进一步地,所述排烟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元件、若干排烟元件、若干过滤元件和排烟屋顶元件,其中:
15.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竖直设置于所述水平屋顶单元中的水平屋顶元件的顶部边缘位置;
16.若干所述排烟元件间隔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中上部;
17.若干所述过滤元件间隔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排烟元件的一侧;
18.所述排烟屋顶元件的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顶部与所述水平屋顶单元中的结构梁元件的顶部,且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元件一端的侧壁设置有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
19.进一步地,所述排烟元件的底部与所述水平屋顶单元中的水平屋顶元件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m。
20.进一步地,所述排烟单元还包括若干开窗元件和控制元件,其中:
21.若干所述开窗元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排烟元件的中上部,所述开窗元件与电源相连接;
22.所述控制元件与若干所述开窗元件无线连接,以控制若干所述排烟元件的打开与关闭。
2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梁元件、折板元件和弧形面板元件,其中:
24.所述支撑梁元件呈斜面设置于采光井内,且其屋脊设置于所述排烟单元中的排烟屋顶元件的背部;
25.所述折板元件按一定弧度呈弯折状铺设于所述支撑梁元件的顶部,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屋檐位置;
26.所述弧形面板元件沿所述折板元件的上表面呈弧形铺设,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凸出所述折板元件延伸至屋檐位置。
2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还包括型材元件,其中:
28.所述型材元件沿所述弧形面板元件的上表面呈弧形铺设,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与所述弧形面板元件的下端对齐。
29.进一步地,所述的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还包括支撑单元,其中:
30.所述支撑单元竖直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地面上,且设置于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
3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若干第三支撑元件,其中:
32.若干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竖直间隔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地面上,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的顶部连接所述弧形坡屋顶单元的支撑梁元件的下端。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元件至少为4个,分别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四角。
3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5.(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屋顶单元和排烟单元实现在采光井的顶部边缘位置开窗,满足室内的自然排烟,节约成本、经济实惠;
36.(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单元、弧形坡屋顶单元和排烟单元实现排烟窗与建筑完美融合,将建筑排烟窗消隐于建筑之中,造型美观、持久耐用;
37.(3)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坡屋顶单元的设计,简化施工工艺,且更好的还原建筑弧形坡屋顶造型。
附图说明
3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42.图5是图4中a部的示意图;
43.图6是图4中b部的示意图。
44.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45.10、水平屋顶单元;11、水平屋顶元件;12、结构梁元件;13、第一支撑元件;
46.20、排烟单元;21、第二支撑元件;22、排烟元件;23、过滤元件;24、排烟屋顶元件;25、开窗元件;26、控制元件;
47.30、弧形坡屋顶单元;31、支撑梁元件;32、折板元件;33、弧形面板元件;34、型材元件;35、防水元件;
48.40、支撑单元;41、第三支撑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52.一种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水平屋顶单元10、排烟单元20和弧形坡屋顶单元30。其中,水平屋顶单元10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采光井;排烟单元20设置于靠近采光井的水平屋顶单元10顶部边缘位置,且排烟单元20向下连通室内;弧形坡屋顶单元30设置于水平屋顶单元10内的采光井内,且其屋脊对应设置于排烟单元20的背部。
53.其中,建筑室内空间的烟气和热量由设置于靠近采光井的水平屋顶单元10顶部边缘位置的排烟单元20排至室外。室外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也可通过排烟单元20进入到室内空间,“里出外进”使室内的舒适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54.如图4所示,水平屋顶单元10包括水平屋顶元件11、结构梁元件12和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3。其中,水平屋顶元件11水平设置于建筑顶部,其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采光井,靠近采光井顶部边缘设置有排烟单元20,且采光井的侧壁设置于弧形坡屋顶单元30;结构梁元件12设置于水平屋顶元件11外侧靠近采光井的一端,且其与水平屋顶元件11之间开设有连通室内和排烟单元20的进风口;若干第一支撑元件13间隔设置于结构梁元件12的底部,且其下端设置于水平面或地面上。
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水平屋顶元件11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用于防水。
5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元件13由支撑墙体构成。
5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门间隔嵌设于第一支撑元件13,用于人们通行。
58.如图4、图6所示,排烟单元20包括第二支撑元件21、若干排烟元件22、若干过滤元
件23和排烟屋顶元件24。其中,第二支撑元件21竖直设置于水平屋顶单元10中的水平屋顶元件11的顶部边缘位置;若干排烟元件22间隔嵌设于第二支撑元件21的中上部;若干过滤元件23间隔设置于对应的排烟元件22的一侧;排烟屋顶元件24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第二支撑元件21的顶部与水平屋顶单元10中的结构梁元件12的顶部,且其远离第二支撑元件21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弧形坡屋顶单元30。
5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烟元件22为推拉结构。
6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烟元件22为推拉铝合金窗户,简洁、美观,采光率高,擦拭清洁方便,安全可靠,且便于安装纱窗。
6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房屋为四面环绕设计,排烟单元20呈对称设置,结构美观,不破坏建筑的立面造型,保持建筑外立面的完整和统一性。
62.进一步地,排烟元件22的底部与水平屋顶单元10中的水平屋顶元件11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m。
63.进一步地,排烟单元20还包括若干开窗元件25和控制元件26。其中,若干开窗元件25设置于对应的排烟元件22的中上部,开窗元件25与电源相连接;控制元件26与若干开窗元件25无线连接,以控制若干排烟元件22的打开与关闭。
64.具体地,在控制元件26生成开启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元件26将开启信号传输至若干开窗元件25,若干开窗元件25控制对应的排烟元件22打开,以进行排烟换气,且过滤元件23用于阻挡蚊虫;在控制元件26生成关闭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元件26将关闭信号传输至若干开窗元件25,若干开窗元件25控制对应的排烟元件22关闭,用于隔绝外界、防雨。
6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开窗元件25为智能电动开窗器。
6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元件23为纱窗。在排烟元件22开启时,用于阻挡蚊虫进入室内。
6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元件23的四周边缘通过魔术贴与排烟元件22的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排烟元件22进行清洁,维护。
6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件26为远程遥控开关,通过控制开窗元件25以控制排烟元件22的开启或关闭。
69.如图4~图5所示,弧形坡屋顶单元30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梁元件31、折板元件32和弧形面板元件33。其中,支撑梁元件31呈斜面设置于采光井内,且其屋脊设置于排烟单元20中的排烟屋顶元件24的背部;折板元件32按一定弧度呈弯折状铺设于支撑梁元件31的顶部,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屋檐位置;弧形面板元件33沿折板元件32的上表面呈弧形铺设,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凸出折板元件32延伸至屋檐位置。
7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梁元件31为承重结构。
7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折板元件32为三段混凝土折板。
7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面板元件33为弧形金属面板,高强度、高耐用。
73.进一步地,弧形坡屋顶单元30还包括型材元件34。其中,型材元件34沿弧形面板元件33的上表面呈弧形铺设,且其上端倾斜向上连接屋脊,下端与弧形面板元件33的下端对齐。
7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型材元件34为弧形金属方管。
7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坡屋顶单元30的施工流程为:将折板元件32设置于支撑梁元件31的顶部,浇筑折板元件32;安装弧形面板元件33;铺设型材元件34,最终呈现出弧形坡屋顶造型。弧形坡屋顶单元30可为过往人员遮阴避雨,且其弧形设计美观流畅。
7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折板元件32和弧形面板元件33之间铺设有防水元件35,用于防水。
77.如图1~图4所示,现代中式建筑物屋顶排烟结构还包括支撑单元40。其中,支撑单元40竖直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地面上,且设置于弧形坡屋顶单元30的底部,用于支撑弧形坡屋顶单元30。
78.进一步地,支撑单元40包括若干第三支撑元件41。其中,若干第三支撑元件41竖直间隔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地面上,第三支撑元件41的顶部连接弧形坡屋顶单元30的支撑梁元件31的下端。
7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元件41为檐柱,用于支撑弧形坡屋顶单元30。
80.进一步地,第三支撑元件41至少为4个,分别设置于采光井内的四角。
8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82.当天气晴朗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元件26将开启信号传输至若干开窗元件25,若干开窗元件25控制对应的排烟元件22打开,室内空气经由过滤元件23和排烟元件22排放至室外,进而实现排烟换气,且过滤元件23用于阻挡室外蚊虫进入室内。
83.当天气下雨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元件26将关闭信号传输至若干开窗元件25,若干开窗元件25控制对应的排烟元件22进行关闭,有效防止雨水通过排烟元件22进入室内。
8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