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9601发布日期:2022-08-24 12: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闭式冷却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一个散热装置,是一种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的装置,他能将冷却水的温度降下来,它也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1068392.x中公开了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包括闭式冷却塔本体,所述闭式冷却塔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闭式冷却塔本体并延伸至闭式冷却塔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盘,此装置不能对回收利用的水源进行过滤处理,导致会将冷却塔内的杂物一起回收,后续会导致管道被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4.因此,提出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水箱,所述外接水箱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视窗,所述视窗的右侧设置有扶梯,所述外接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外接水箱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正中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中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侧边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右侧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部设置有喷头。
8.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底部设置有热管,所述热管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正中固定连接有抽水泵。
9.优选的,所述扶梯固定连接在外接水箱右侧的正中,所述第一集水槽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集水槽对称开设在外接水箱顶部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集水槽和外接水箱的内腔相通。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的右侧,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对称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右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
11.优选的,所述底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底板对称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顶部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转动轴的右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左侧。
12.优选的,所述活动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块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部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腔中,所述活动块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壁上,所述软管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右侧的正中,所述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的左侧,所述喷头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底部并与软管的内腔相通。
13.优选的,所述热管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的内腔中,所述过滤板通过安装块插接在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二集水槽开设在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外接水箱的左侧并与其内腔相通。
14.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该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通过设置的视窗,可观察外接水箱内腔水的量,由于装置本体通常是存放在室外的,通过设置的第一集水槽,可收集雨水进入至外接水箱的内腔,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可过滤水中的杂物,避免杂物进入外接水箱的内腔,通过设置的扶梯,维护人员可爬到外接水箱的顶部对过滤网进行清理。
17.2、该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通过启动设置的伺服电机,能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能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此时活动块可在丝杆的外壁进行移动,此时活动块可带动底部的喷头进行移动,启动阀门后,第一输水管可将水源通过软管输入至喷头处,此时通过设置的喷头可对热管进行喷淋散热工作,往返移动的喷头可充分对热管的各个部位进行冷却,避免了冷却不均匀的现象。
18.3、该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通过设置的过滤板,可将冷却用水收集至第二集水槽的内腔,同时会将携带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将第二输水管堵塞,需要清理时,通过安装块将过滤板抽出即可,启动抽水泵后,可将第二集水槽内腔的水源重新输入至外接水箱的内腔进行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装置本体;2、外接水箱;3、视窗;4、扶梯;5、第一集水槽; 6、过滤网;7、第一输水管;8、阀门;9、固定座;10、伺服电机;11、散热风扇;12、底板;13、活动槽;14、丝杆;15、转动轴;16、连接杆;17、活动块;18、螺纹槽;19、软管;20、喷头;21、热管;22、过滤板;23、安装块;24、第二集水槽;25、第二输水管;26、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4所示,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右侧
固定连接有外接水箱2,外接水箱2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视窗3,视窗3的右侧设置有扶梯4,外接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集水槽5,扶梯4固定连接在外接水箱2右侧的正中,第一集水槽5有两个,两个第一集水槽5对称开设在外接水箱2顶部的正面和背面,第一集水槽5和外接水箱2的内腔相通,第一集水槽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6,外接水箱2 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7,第一输水管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阀门8,阀门8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9,第一输水管7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
26.固定座9有两个,两个固定座9对称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右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固定座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装置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1,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2,底板12底部的正中开设有活动槽13,活动槽13的内腔中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5,底板12有两个,两个底板12对称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轴15的右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10的左侧,转动轴1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7,活动块17侧边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螺纹槽18,螺纹槽18的右侧设置有软管19。
27.活动块17有两个,两个活动块17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6顶部的正面和背面,活动块17活动连接在活动槽13的内腔中,活动块17通过螺纹槽18 螺纹连接在丝杆14的外壁上,软管19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6右侧的正中,软管1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7的左侧,喷头20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6的底部并与软管19的内腔相通,软管19的底部设置有喷头20,喷头 20的底部设置有热管21,热管2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22,过滤板2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3,安装块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水槽24,第二集水槽 2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25,第二输水管25的正中固定连接有抽水泵26,热管21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内腔中。
28.过滤板22通过安装块23插接在装置本体1内腔的底部,第二集水槽24 开设在装置本体1内腔的底部,第二输水管25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外接水箱2 的左侧并与其内腔相通,通过设置的视窗3,可观察外接水箱2内腔水的量,由于装置本体1通常是存放在室外的,通过设置的第一集水槽5,可收集雨水进入至外接水箱2的内腔,通过设置的过滤网6,可过滤水中的杂物,避免杂物进入外接水箱2的内腔,通过设置的扶梯4,维护人员可爬到外接水箱2的顶部对过滤网6进行清理,通过启动设置的伺服电机10,能带动转动轴15进行转动,转动轴15能带动丝杆14进行转动,此时活动块17可在丝杆14的外壁进行移动。
29.此时活动块17可带动底部的喷头20进行移动,启动阀门8后,第一输水管7可将水源通过软管19输入至喷头20处,此时通过设置的喷头20可对热管21进行喷淋散热工作,往返移动的喷头20可充分对热管21的各个部位进行冷却,避免了冷却不均匀的现象,通过设置的过滤板22,可将冷却用水收集至第二集水槽24的内腔,同时会将携带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将第二输水管25堵塞,需要清理时,通过安装块23将过滤板22抽出即可,启动抽水泵26后,可将第二集水槽24内腔的水源重新输入至外接水箱2的内腔进行回收使用。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闭式冷却塔热管冷却机构,使用时第一集水槽5可在雨水天气时,将雨水收集至外接水箱2的内腔,同时过滤网6 会将雨水中夹带的杂物进行过滤,需要对热管21进行冷却时,启动阀门8,使得第一输水管7将外接水箱2内腔的水源输入至软管19的内腔,软管19 将水源输入至喷头20处,此时喷头20进行喷洒,对热管21进行散热,启动伺服电机10,使得转动轴15带动丝杆14进行转动,丝杆14转动时,活动块 17通
过螺纹槽18在丝杆14的外壁进行移动,以此带动喷头20在装置本体1 的顶部进行左右移动,此时加大了喷头20的喷淋区域,掉落后的水源透过过滤板22掉入至第二集水槽24的内腔,同时过滤板22会将水中夹带的杂物进行过滤,启动抽水泵26后,可带动第二输水管25将第二集水槽24内腔中的水源重新输入至外接水箱2的内腔。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