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6328发布日期:2022-09-21 01:5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特别是涉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厨房加热往往使用燃气进行加热,对于燃气加热需要加装燃气管道或者使用燃气罐进行供气,燃气管道的铺设有一定限制,而燃气罐进行供气使用较为麻烦,燃气的供应与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使用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难以满足全部的使用环境,目前通过燃气加热的加热方式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燃气使用不方便、安全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
4.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炉头组件,所述第一炉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高压组件,所述高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炉头组件或者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高压组件与所述第一炉头组件电连接;第二炉头组件,所述第二炉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高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炉头组件电连接。
5.本技术公开的加热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分别对第一炉头组件和第二炉头组件进行控制,在第二炉头组件工作时,第二炉头组件利用电热丝、加热管加热或电磁感应等原理进行加热,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通过第二炉头组件的设置实现稳定的加热;在控制装置控制高压组件对第一炉头组件供应高压电时,第一炉头组件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的对锅体加热,加热的过程类似明火加热,使用过程更加能够被用户接受,而且加热效果与明火加热相近能够较为稳定的对锅体进行持续的加热。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头组件包括第二炉头壳体和加热件,所述第二炉头壳体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炉头壳体上,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第二炉头壳体的第一安装腔的设置可以对加热件进行更好的安装和保护,同时能够避免加热件在加热过程中对壳体组件内的电器部件产生影响,将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可进行更好的装配,安装后的加热件能够更加稳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加热丝或电磁线圈或加热管中的一种。通过加热丝或电磁线圈或加热管中一种的设置,利用电热丝、加热管加热或电磁感应原理加热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头壳体包括第二炉头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二炉头本体上,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炉头本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炉头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通过盖板和第二炉头本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一安
装腔可将加热件工作产生的热量的传递进行分隔,避免热量直接进入壳体组件对其他电器产生影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头壳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在密封后盖板所在区域可能存在的液体将不会从壳体组件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加热件所在的空间中,不会发生对内部空间影响的情况,使电器部件的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头本体包括安装壳体、支撑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多个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安装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安装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将支撑座与安装壳体进行连接,多个连接件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定,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壳体组件上可以将安装壳体进行更好的固定,支撑座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限位及定位。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头本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分别套设在多个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支撑座上,弹性件另一端往上承托连接件,并限制连接件的移动距离,避免第二炉头本体松脱。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炉头组件包括第一炉头本体和锅圈组件,所述第一炉头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炉头本体与所述高压组件电连接,所述锅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和/或所述第一炉头本体上。通过设置锅圈组件可以更好的对外部的锅具进行支撑,同时通过锅圈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第一炉头本体进行保护,避免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能够避免在加热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加热过程更加稳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炉头本体包括第一炉头壳体和等离子组件,所述等离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炉头壳体上,所述等离子组件与所述高压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炉头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通过等离子组件的设置,等离子组件工作时朝向外部的锅体作用或者等离子体组件之间进行作用击穿空气产生等离子体,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炉头本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炉头壳体上,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炉头壳体围合形成散热腔,所述第一炉头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等离子组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炉头壳体。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通过位于散热腔外的等离子组件对锅体进行加热,在等离子组件位于散热腔外的部分对锅体进行加热不会对散热腔内的电器结构产品影响。此外通过盖板和第一炉头壳体围合形成散热腔,等离子组件位于散热腔内的部分可以更好的进行降温,同时可以形成空气层将热量的传递进行分隔,避免热量直接进入壳体组件对其他电器产生影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和盖体,所述底壳和所述盖体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底壳和/或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底壳和 /或所述盖体上开
设有出风口。通过底壳和盖体的设置可以进行更好的装配,通过在盖体上的安装口可以方便炉头安装,对安装后的炉头可以更加稳定,而且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可以加速第二安装腔内的空气流动进行更好的降温。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组件和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控制板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组件与所述高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炉头组件电连接。通过控制板组件对第二炉头组件供电,并配合高压组件对第一炉头组件供应高压电,控制旋钮可以对控制板组件进行操控,控制方式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17.图1为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18.图2为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19.图3为加热装置的剖面图;
20.图4为第一炉头组件的爆炸图;
21.图5为第一炉头本体的爆炸图;
22.图6为第二炉头组件的爆炸图;
23.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4.1壳体组件,11底壳,12盖体,101第二安装腔,102进风口,103第一安装口,104第二安装口;
25.2第一炉头组件,21第一炉头本体,211第一炉头壳体,212等离子组件, 213盖板,22锅圈组件;
26.3高压组件;
27.4第二炉头组件,41第二炉头壳体,411第二炉头本体,4111安装壳体, 4112支撑座,4113弹性件,4114连接件,412盖板,413密封圈,401第一安装腔;
28.5控制装置,51控制板组件,52控制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
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第一炉头组件2,第一炉头组件2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高压组件3,高压组件3 设置在第一炉头组件2或者壳体组件1上,高压组件3与第一炉头组件2电连接;第二炉头组件4,第二炉头组件4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分别与高压组件3和第二炉头组件4电连接。
33.本技术公开的加热装置,通过控制装置5分别对第一炉头组件2和第二炉头组件4进行控制,在第二炉头组件4工作时,第二炉头组件4利用电热丝、加热管加热或电磁感应等
原理进行加热,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通过第二炉头组件2的设置实现稳定的加热;在控制装置5控制高压组件3对第一炉头组件2供应高压电时,第一炉头组件2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的对锅体加热,加热的过程类似明火加热,使用过程更加能够被用户接受,而且加热效果与明火加热相近能够较为稳定的对锅体进行持续的加热。
34.如图3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炉头组件4包括第二炉头壳体41和加热件,第二炉头壳体41设有第一安装腔401,加热件设置在第二炉头壳体41上,加热件位于第一安装腔401内,加热件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通过第二炉头壳体41的第一安装腔401的设置可以对加热件进行更好的安装和保护,同时能够避免加热件在加热过程中对壳体组件1内的电器部件产生影响,将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401内可进行更好的装配,安装后的加热件能够更加稳定。
35.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加热件为加热丝或电磁线圈或加热管中的一种。通过加热丝或电磁线圈或加热管中一种的设置,利用电热丝、加热管加热或电磁感应原理加热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
36.如图3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炉头壳体41包括第二炉头本体411和盖板412,盖板412设置在第二炉头本体411上,盖板412和第二炉头本体411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401,第二炉头本体411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通过盖板412和第二炉头本体411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401,第一安装腔401可将加热件工作产生的热量的传递进行分隔,避免热量直接进入壳体组件1对其他电器产生影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7.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炉头壳体41还包括密封圈413,密封圈413夹设在盖板412与壳体组件1之间,密封圈413用于密封壳体组件1与盖板412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圈413的设置,在密封后盖板412所在区域可能存在的液体将不会从壳体组件1与盖板412 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加热件所在的空间中,不会发生对内部空间影响的情况,使电器部件的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38.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炉头本体411包括安装壳体4111、支撑座4112和连接件4114,连接件41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4114设置在安装壳体4111上,多个连接件4114沿着安装壳体4111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座4112的数量为多个,连接件4114远离安装壳体4111的一端与支撑座4112连接,多个支撑座4112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通过连接件4114的设置可以将支撑座4112与安装壳体4111进行连接,多个连接件4114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定,通过支撑座4112固定在壳体组件1上可以将安装壳体4111进行更好的固定,支撑座4112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限位及定位。
39.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炉头本体411还包括弹性件4113,弹性件41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4113 分别套设在多个支撑座4112上,弹性件4113位于连接件4114和支撑座4112 之间。通过弹性件4113的设置,弹性件4113一端抵靠在支撑座4112上,弹性件4113另一端往上承托连接件4114,并限制连接件4114的移动距离,避免第二炉头本体411松脱。
40.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炉头组件2包括第一炉头本体21和锅圈组件22,第一炉头本体21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第一炉头本体21与高压组件3电连接,锅圈组件22设置在壳体组件1 和/或第一炉头本体21上。通过设置锅圈组件22可以更好的对外部的锅具进行支撑,同时通过锅圈组件22的设置可以对第一炉头本体21进行保护,避免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能够避免在加热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加热过程更加稳定。
41.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炉头本体21包括第一炉头壳体211和等离子组件212,等离子组件212设置在第一炉头壳体211上,等离子组件212与高压组件3电连接,第一炉头壳体211 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通过等离子组件212的设置,等离子组件212工作时朝向外部的锅体作用或者等离子体组件212之间进行作用击穿空气产生等离子体,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外部锅体的加热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热。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较为稳定的热量供应,同时能够避免对燃气的使用。
42.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炉头本体21还包括盖板213,盖板213设置在第一炉头壳体211上,盖板213和第一炉头壳体211围合形成散热腔,第一炉头壳体211上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散热腔连通,等离子组件212依次穿设于盖板213和第一炉头壳体211。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通过位于散热腔外的等离子组件212对锅体进行加热,在等离子组件212位于散热腔外的部分对锅体进行加热不会对散热腔内的电器结构产品影响。此外通过盖板213和第一炉头壳体211围合形成散热腔,等离子组件 212位于散热腔内的部分可以更好的进行降温,同时可以形成空气层将热量的传递进行分隔,避免热量直接进入壳体组件1对其他电器产生影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3.如图1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包括底壳11和盖体12,底壳11和盖体1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101,底壳 11和/或盖体12上开设有进风口102,底壳11和/或盖体12上开设有出风口。通过底壳11和盖体12的设置可以进行更好的装配,通过在盖体12上的安装口可以方便炉头安装,对安装后的炉头可以更加稳定,而且通过进风口102和出风口的设置可以加速第二安装腔101内的空气流动进行更好的降温。
44.如图1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板组件51和控制旋钮52,控制旋钮与控制板组件51连接,控制板组件51与高压组件3和第二炉头组件4电连接。通过控制板组件51对第二炉头组件4供电,并配合高压组件3对第一炉头组件2供应高压电,控制旋钮 52可以对控制板组件51进行操控,控制方式更加简单。
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