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5799发布日期:2022-09-02 23:3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学领域,尤其涉及板壳式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2.板壳式换热器在现有的工业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接口通常设置在壳体的两端(如图1),如图中箭头所示,介质从换热器的一端进入换热器,从另一端流出换热器,而在换热板之间,一般会增加多个导流板,使介质在进入换热板区域的流道变成多段往复式的流道,目的是为了增加流道的长度,用于增加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但一般的换热器结构无法满足一些工艺对安装方位的需求,如需要将接口安装在换热器的同一侧,此外,换热器内部导流板直接与流体接触,长期受到冲击,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所述的这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板壳式换热器连接口不在壳体的同一端无法满足某些工艺需求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包括一个换热器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换热芯体,所述的换热芯体包括复数个的换热板,所述的换热板沿所述的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的边缘部均各自设置有轴向截面中呈v形的连接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通过其所述的连接部的接触面密封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的所述的第一通孔均同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的所述的第二通孔均同轴,最前端的所述的换热板的前侧与一个前导流板密封连接,最后端所述的换热板的后侧与一个后导流板密封连接,所述的前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入孔,所述的介质入孔与所述的第一通孔同轴,所述的后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出孔,所述的介质出孔与所述的第二通孔同轴,所述的前导流板和所述的后导流板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中导流板,所述的中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过孔,所述的中导流板截断其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中的所述的第一通孔或所述的第二通孔构成的通道,同时,所述的介质过孔与所述的中导流板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中的所述的第二通孔或所述的第一通孔同轴,所述的中导流板前方的所述的换热板所述的第一通孔构成的通道、所述的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的换热板所述的第二通孔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前流道,所述的中导流板后方的所述的换热板所述的第一通孔构成的通道、所述的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的换热板所述的第二通孔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后流道,所述的前导流板中的所述的介质入孔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接口,所述的第一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的板前流道连通,所述的换热芯体中设置有一个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沿所述的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的后导流板向前贯穿所述的换热板和所述的中导流板,并在贯穿所述的前导流
板后与一个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的后导流板的后侧密封设置有一个堵头,所述的堵头的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管路,所述的连接管路将所述的后导流板前侧的所述的板后流道与所述的回流管的后端开口连通。
5.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的表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槽。
6.进一步的,所述的堵头的面积覆盖所述的后导流板的表面。
7.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8.工作原理:
9.通过回流管结构将完成热量交换的介质从第一接口的同一侧排出壳体;在后导流板增加一个堵头,保护了后导流板,防止后导流板被流体长期冲击损坏。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一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省去改造管路的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最外侧导流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16.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包括一个换热器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包括复数个换热板2,换热板2沿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换热板2的边缘部均各自设置有轴向截面中呈v形的连接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通过其连接部的接触面密封连接,任意一个换热板2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7和一个第二通孔3,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的第一通孔7均同轴,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的第二通孔3均同轴,最前端的换热板2的前侧与一个前导流板9密封连接,最后端换热板2的后侧与一个后导流板10密封连接,前导流板9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入孔,介质入孔与第一通孔7同轴,后导流板10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出孔,介质出孔与第二通孔3同轴,前导流板9和后导流板10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中导流板11,中导流板11中设置有一个介质过孔,中导流板11截断其前后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中的第一通孔7或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同时,介质过孔与中导流板11前后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中的第二通孔3或第一通孔7同轴,中导流板11前方的换热板2第一通孔7构成的通道、换热板2之间的间隙和换热板2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前流道,中导流板11后方的换热板2第一通孔7构成的通道、换热板2之间的间隙和换热板2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后流道,前导流板9中的介质入孔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接口4,第一接口4与相邻的板前流道连通,换热芯体中设置有一个回流管6,回流管6沿换热
芯体的长度方向由后导流板10向前贯穿换热板2和中导流板11,并在贯穿前导流板9后与一个第二接口5连接,后导流板10的后侧密封设置有一个堵头8,堵头8的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将后导流板10前侧的板后流道与回流管6的后端开口连通。
17.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换热板2的表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槽。
18.具体的,导流槽用于提高换热效率。
19.进一步的,堵头8的面积覆盖后导流板10的表面。
20.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之间的密封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21.工作过程:
22.第一接口4作为进口,第二接口5作为出口,第一介质(例如冷水)从第一接口4进入换热板2之间,沿箭头方向向前流动,最后从回流管6流出壳体1外,第二介质(例如热水)从其他入口进入壳体1,经过换热板2,热量通过换热板2与第一介质产生交换。堵头8用于引导第一通道7和回流管6相连通,并保护后导流板10表面,防止后导流板10长期受到冲击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换热器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换热芯体,所述的换热芯体包括复数个的换热板(2),所述的换热板(2)沿所述的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2)的边缘部均各自设置有轴向截面中呈v形的连接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2)通过其所述的连接部的接触面密封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2)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7)和一个第二通孔(3),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2)的所述的第一通孔(7)均同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2)的所述的第二通孔(3)均同轴,最前端的所述的换热板(2)的前侧与一个前导流板(9)密封连接,最后端所述的换热板(2)的后侧与一个后导流板(10)密封连接,所述的前导流板(9)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入孔,所述的介质入孔与所述的第一通孔(7)同轴,所述的后导流板(10)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出孔,所述的介质出孔与所述的第二通孔(3)同轴,所述的前导流板(9)和所述的后导流板(10)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中导流板(11),所述的中导流板(11)中设置有一个介质过孔,所述的中导流板(11)截断其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2)中的所述的第一通孔(7)或所述的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同时,所述的介质过孔与所述的中导流板(11)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换热板(2)中的所述的第二通孔(3)或所述的第一通孔(7)同轴,所述的中导流板(11)前方的所述的换热板(2)所述的第一通孔(7)构成的通道、所述的换热板(2)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的换热板(2)所述的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前流道,所述的中导流板(11)后方的所述的换热板(2)所述的第一通孔(7)构成的通道、所述的换热板(2)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的换热板(2)所述的第二通孔(3)构成的通道组成板后流道,所述的前导流板(9)中的所述的介质入孔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接口(4),所述的第一接口(4)与相邻的所述的板前流道连通,所述的换热芯体中设置有一个回流管(6),所述的回流管(6)沿所述的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的后导流板(10)向前贯穿所述的换热板(2)和所述的中导流板(11),并在贯穿所述的前导流板(9)后与一个第二接口(5)连接,所述的后导流板(10)的后侧密封设置有一个堵头(8),所述的堵头(8)的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管路,所述的连接管路将所述的后导流板(10)前侧的所述的板后流道与所述的回流管(6)的后端开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换热板(2)的表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头(8)的面积覆盖所述的后导流板(10)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板(2)之间的密封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改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包括一个换热器壳体,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包括复数个的换热板,任意一个换热板中均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前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入孔,后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出孔,前导流板和后导流板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中导流板,中导流板中设置有一个介质过孔,前导流板中的介质入孔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接口,换热芯体中设置有一个回流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一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省去改造管路的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 余胜亮 余建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艾克森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