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9858发布日期:2022-09-28 00:4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烧结余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而烧结生产能耗约占钢铁企业能耗的10%左右,仅次于炼铁工序。因此,烧结工序节能在钢铁企业的节能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讲,在烧结工序中,热烧结矿显热和烧结主烟道烟气显热占烧结总能耗的50%以上,为此,尽可能地利用这部分余热资源是烧结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在保证烧结矿质量的同时,钢铁行业不断关注和重视烧结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目前,在利用烧结余热资源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其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回收余热,同时也解决了余热蒸汽的升值利用问题。
3.在现有的直联炉罩式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中,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取风系统分两段取风,一段高温废气直接从风罩进入机上布置的余热锅炉高参数1段,经过高参数过热器、
#
1高参数蒸发器后送出;二段中温废气直接从风罩进入机上布置的余热锅炉高参数2段,经过
#
2高参数蒸发器后送出;锅炉高参数1段排气与高参数2段排气合并后进入余热锅炉低参数段(外置),依次经过低参数段的低压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
4.在传统机下余热锅炉的技术方案中,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取风系统分两段取风,一段高温废气直接从1#烟囱取出经过高参数过热器;二段中温废气从2#烟囱取出后,与经过高参数过热器换热后的烟气混合在依次经过高参数蒸发器、低压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再通过循环风机回至环冷机下部风箱。
5.环冷机余热锅炉所产蒸汽用于发电。来自环冷机余热锅炉不同压力的两种过热蒸汽分别送往汽轮机主汽入口和补汽入口,在汽轮机内做功后凝结成水,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送至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各自的除氧器进行除氧,部分除氧水经锅炉给水泵加压后再送入余热锅炉次中压段;锅水在两种压力等级蒸发器内分别吸热变成不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蒸汽均过热后再次送出,完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
6.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7.1、现有的烧结余热发电项目采用双压锅炉产汽送至补汽凝汽式机组进行发电,热机循环为普通的蒸汽朗肯循环,由于整体蒸汽品质不高(主汽:1.6mpa(a),350℃;补汽:0.3mpa,170℃),导致平均吸热温度不高,整体热效率偏低。
8.2、现有的汽轮机低压部分因为长期处于湿蒸汽区(乏汽干度一般不低于88%),因此液滴存在会对末级叶片造成水蚀,从而降低汽轮机的寿命。
9.3、现有的汽轮机低压部分因为长期处于湿蒸汽区(乏汽干度一般不低于88%),造成湿汽损失,降低汽轮机的内效率。
10.4、随着目前新型球团环冷机的使用,目前环冷机取热一段的烟风温度普遍比以前的项目要高,因此目前锅炉主汽可能经常出现超温的情况,因而导致喷水减温的使用,从而
降低系统的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基于直联炉罩式或机下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在现有蒸汽循环基础上,引入中间再热系统,通过将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主汽引出,并与补汽混合后送至锅炉再热器进行再热,使得再热蒸汽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整体蒸汽品质,提升工质平均吸热温度,进而提高整体热效率。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直联炉罩式)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13.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包括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高参数锅炉内设有再热器。所述汽轮机包括汽轮机高参数段和汽轮机低参数段。其中,高参数锅炉的高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从汽轮机高参数段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与从低参数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的蒸汽入口。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的进汽口。汽轮机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锅炉设置在冷却机上,低参数锅炉设置在冷却机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和高参数二段锅炉。高参数一段锅炉与冷却机高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高参数二段锅炉与冷却机中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从高参数一段锅炉引出的第一烟气管道与从高参数二段锅炉引出的第二烟气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低参数锅炉。低参数锅炉经由第三烟气管道连接至冷却机的进风口。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热器包括再热器一段和再热器二段。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高参数过热器、高参数蒸发器一段,以及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侧部的再热器一段。高参数二段锅炉包括高参数蒸发器二段和再热器二段。所述再热器二段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二段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参数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低参数锅炉具有低参数汽包。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凝汽器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二段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二段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一段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一段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的第三入口。高参数汽包的第三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器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的入口。再热器二段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的入口,再热器一段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的进汽
口。
17.作为优选,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经由第三管道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集汽联箱。
18.作为优选,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集汽联箱。
19.作为优选,凝汽器的出水口经由第四管道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第四管道上设有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
20.作为优选,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第五管道上设有锅炉给水泵。
21.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还包括冷却塔。从冷却塔引出冷却介质输入管道连接至凝汽器。从凝汽器引出冷却介质输出管道连接至冷却塔。优选,冷却介质输入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中间再热的(机下式)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23.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包括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高参数锅炉内设有再热器。所述汽轮机包括汽轮机高参数段和汽轮机低参数段。其中,高参数锅炉的高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从汽轮机高参数段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与从低参数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的蒸汽入口。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的进汽口。汽轮机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连接。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均设置在冷却机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和高参数二段锅炉。冷却机的高温段排烟管道连接至冷却机的进风口。按照烟气走向,所述高参数一段锅炉、高参数二段锅炉、低参数锅炉依次设置在高温段排烟管道上。冷却机的中温段排烟管道连接至高参数二段锅炉。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热器包括再热器一段和再热器二段。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包括高参数过热器和再热器一段。所述再热器一段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的侧部。高参数二段锅炉包括高参数蒸发器和再热器二段。所述再热器二段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参数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低参数锅炉具有低参数汽包。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凝汽器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器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的入口。再热器二段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的
入口,再热器一段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的进汽口。
27.作为优选,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经由第三管道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集汽联箱。
28.作为优选,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集汽联箱。
29.作为优选,凝汽器的出水口经由第四管道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第四管道上设有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
30.作为优选,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第五管道上设有锅炉给水泵。
31.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还包括冷却塔。从冷却塔引出冷却介质输入管道连接至凝汽器。从凝汽器引出冷却介质输出管道连接至冷却塔。优选,冷却介质输入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
32.针对现有烧结余热发电工艺系统中整体蒸汽品质不高、汽轮机低参数段长期处于湿蒸汽区、锅炉主汽超温需喷水减温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基于直联炉罩式或机下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在现有蒸汽朗肯循环基础上,引入中间再热系统,通过将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主汽引出,并与补汽混合后送至锅炉再热器进行再热,使得再热蒸汽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整体蒸汽品质,提升工质平均吸热温度,进而提高整体热效率,提升发电量。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具体包括两种实施方案。其中,第一种实施方案为带中间再热的直联炉罩式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在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包括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高参数锅炉又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和高参数二段锅炉。高参数锅炉直接设置在冷却机上,高参数一段锅炉设置在冷却机高温段的集气罩上,高参数二段锅炉设置在冷却机中温段的集气罩上。低参数锅炉则设置在冷却机外(即机下布置)。在该实施方案中,高参数锅炉内设有再热器,高参数一段锅炉内设有再热器一段,高参数二段锅炉内设有再热器二段。冷却机余热锅炉的取风系统分两段取风,一段冷却机高温废气直接从风罩(即集气罩)进入机上布置的高参数一段锅炉,高温废气经过高参数过热器和再热器一段、高参数蒸发器一段后送出;二段冷却机中温废气直接从风罩进入机上布置的高参数二段锅炉,中温废气经过高参数蒸发器二段和再热器2段后送出;高参数一段锅炉排气与高参数二段锅炉排气合并后进入机下布置(即外置)的低参数锅炉,高参数锅炉排气依次经过低参数段的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
34.冷却机余热锅炉所产蒸汽用于发电。来自冷却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即主汽入口),高参数过热蒸汽在汽轮机高参数段部分做功后在合适背压参数下引出,与来自冷却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段第二集汽联箱出口的低参数过热蒸汽混合。混合后的蒸汽依次经过机上高参数锅炉部分的再热器二段(与高参数蒸发器二段并列布置)、再热器一段(与高参数过热器并列布置)加热后,再次送入汽轮机低参数段内做功后凝结成水。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送至低参数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各自的除氧器进行除氧,部分除氧水经锅炉给水泵加压后再送入余热锅炉次中压段;锅水在两种压力等级蒸发器(即低参数蒸发器和高参数蒸发器)内分别吸热变成不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均过热后再次送出,完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
35.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案基于直联炉罩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在现有蒸汽朗肯循环基础上,通过将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主汽引出,并与补汽混合后送至锅炉再热器进行再热,使得再热蒸汽的温度升高(再热蒸汽:0.3mpa,350℃),从而提高了工质整体的平均吸热温度,进而提高了朗肯循环的热效率。经初步计算,热耗率降低4%左右。
36.以320m2烧结机为例,采用现有的直联炉罩式余热锅炉技术,可产40.5t/h高参数蒸汽(1.8mpa,360℃)+10t/h低参数蒸汽(0.4mpa,180℃)供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经汽机厂估算,发电功率为8986.6kw。而采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提出的带中间再热的直联炉罩式余热锅炉技术,可产33.5t/h主汽(1.8mpa,360℃)+43.5t/h再热蒸汽(0.4mpa,360℃,其中33.5t/h来自于做部分功后的主汽),经汽机厂估算,发电功率为9435kw。即采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案的中间再热机组,发电量提高约448kw,即发电量约提高5%。
37.第二种实施方案为带中间再热的机下式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在第二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包括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高参数锅炉又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和高参数二段锅炉。高参数锅炉和低参数锅炉均设置在冷却机外(即机下布置)。在该实施方案中,高参数锅炉内设有再热器,高参数一段锅炉内设有再热器一段,高参数二段锅炉内设有再热器二段。冷却机余热锅炉取风系统分两段取风,一段冷却机高温废气经过高参数一段锅炉的高参数过热器和再热器一段后送出并与二段冷却机中温废气混合后,依次经过高参数二段锅炉的高参数蒸发器和再热器二段,及低参数锅炉的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
38.冷却机余热锅炉所产蒸汽用于发电。来自冷却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高参数段的进汽口(即主汽入口),高参数过热蒸汽在汽轮机高参数段部分做功后在合适背压参数下引出,与来自冷却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段第二集汽联箱出口的低参数过热蒸汽混合。混合后的蒸汽依次经过高参数锅炉部分的再热器二段(与高参数蒸发器并列布置)、再热器一段(与高参数过热器并列布置)加热后,再次送入汽轮机低参数段内做功后凝结成水。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送至低参数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各自的除氧器进行除氧,部分除氧水经锅炉给水泵加压后再送入余热锅炉次中压段;锅水在两种压力等级蒸发器(即低参数蒸发器和高参数蒸发器)内分别吸热变成不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均过热后再次送出,完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
39.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案基于机下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在现有蒸汽朗肯循环基础上,通过将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主汽引出,并与补汽混合后送至锅炉再热器进行再热,使得再热蒸汽的温度升高(再热蒸汽:0.3mpa,330℃),从而提高了工质整体的平均吸热温度,进而提高了朗肯循环的热效率。经初步计算,热耗率降低7%左右。
40.以320m2烧结机为例,采用现有的机下余热锅炉技术,可产34.5t/h高参数蒸汽(1.8mpa,340℃)+15.5t/h低参数蒸汽(0.4mpa,180℃)供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经汽机厂估算,发电功率为8192.7kw。而采用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案中所提出的带中间再热的机下式余热锅炉技术,可产28t/h主汽(1.8mpa,340℃)+44.5t/h再热蒸汽(0.4mpa,340℃,其中28t/h来自于做部分功后的主汽),经汽机厂估算,发电功率为8801kw。即采用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案的中间再热机组,发电量提高约608kw,即发电量约提高7%。
41.本实用新型通过再热方式,再热蒸汽的过热度大大提高,使得汽轮机低压部分基本处于干蒸汽区(乏汽干度大于99%,即乏汽干度从不低于88%提高到99%以上),基本避
免了水蚀现象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可提高汽轮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湿气损失,相对于传统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可提高汽轮机的内效率。
42.本实用新型采用再热方式,由于高参数过热器及再热器在高温区间会吸收更多的热量才会达到相同的蒸汽温度,因此相对于传统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可减少喷水减温器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喷水减温而造成的热效率损失。
43.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本技术在冷却机上的高参数一段锅炉与高参数二段锅炉之间或在高参数锅炉的侧部还设有烟囱。一旦冷却机余热锅炉发生故障,此时冷却机烟气可顺利排出至大气,冷却机恢复到原有工作状态。高参数一段锅炉与冷却机高温段的集气罩之间、高参数二段锅炉与冷却机中温段的集气罩之间还设有插板阀,所述插板阀用于控制烟气的通断。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5.1、本实用新型基于直联炉罩式或机下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在现有蒸汽朗肯循环基础上,引入中间再热系统,通过将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主汽引出,并与补汽混合后送至锅炉再热器进行再热,使得再热蒸汽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整体蒸汽品质,提升工质平均吸热温度,进而提高整体热效率,提升发电量。
4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烧结余热发电项目中引入汽轮机中间再热的方式,提高了汽轮机乏汽的干度(从不低于88%提高到99%以上),使得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的概率大大降低,基本避免了水蚀现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汽轮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大降低湿汽损失,提高了汽轮机的内效率。
4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烧结余热发电项目中引入汽轮机中间再热的方式,设置了锅炉再热器,因此相对于传统烧结余热发电工艺,可减少喷水减温器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喷水减温而造成的热效率损失。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汽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烟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汽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2.附图标记:
53.c:冷却机;1:冷却机余热锅炉;101:高参数锅炉;101a:高参数一段锅炉;101b:高参数二段锅炉;102:低参数锅炉;2:汽轮机;201:汽轮机高参数段;202:汽轮机低参数段;3:发电机;4:再热器;401:再热器一段;402:再热器二段;5:高参数过热器;6:高参数蒸发器;601: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2:高参数蒸发器二段;7:低参数过热器;8:高参数省煤器;9:低参数蒸发器;10:凝结水加热器;11:高参数汽包;12:低参数汽包;13:凝汽器;1401:第一集汽联箱;1402:第二集汽联箱;15:凝结水泵;16:汽封加热器;17:锅炉给水泵;18:冷却塔;
19:循环水泵;
54.l1:第一管道;l2:第二管道;l3:第三管道;l4:第四管道;l5:第五管道;l6: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7:冷却介质输出管道;
55.f1:第一烟气管道;f2:第二烟气管道;f3:第三烟气管道;f4:高温排烟管道;f5:中温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5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58.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机余热锅炉1、汽轮机2、发电机3。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包括高参数锅炉101和低参数锅炉102。高参数锅炉101内设有再热器4。所述汽轮机2包括汽轮机高参数段201和汽轮机低参数段202。其中,高参数锅炉101的高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从低参数锅炉102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4的蒸汽入口。再热器4的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汽轮机2的转轴与发电机3的转轴连接。
5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的高参数锅炉101设置在冷却机c上,低参数锅炉102设置在冷却机c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101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和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与冷却机c高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与冷却机c中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从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引出的第一烟气管道f1与从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引出的第二烟气管道f2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低参数锅炉102。低参数锅炉102经由第三烟气管道f3连接至冷却机c的进风口。
6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热器4包括再热器一段401和再热器二段402。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高参数过热器5、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以及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5侧部的再热器一段401。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包括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和再热器二段402。所述再热器二段402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102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7、高参数省煤器8、低参数蒸发器9、凝结水加热器10。
61.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参数锅炉101具有高参数汽包11。低参数锅炉102具有低参数汽包12。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13。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3。凝汽器13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10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9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8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三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三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
器5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7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7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402的入口。再热器二段402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401的入口,再热器一段401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
6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的高参数锅炉101和低参数锅炉102均设置在冷却机c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101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和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冷却机c的高温段排烟管道f4连接至冷却机c的进风口。按照烟气走向,所述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低参数锅炉102依次设置在高温段排烟管道f4上。冷却机c的中温段排烟管道f5连接至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
6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热器4包括再热器一段401和再热器二段402。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包括高参数过热器5和再热器一段401。所述再热器一段401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5的侧部。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包括高参数蒸发器6和再热器二段402。所述再热器二段402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6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102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7、高参数省煤器8、低参数蒸发器9、凝结水加热器10。
64.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参数锅炉101具有高参数汽包11。低参数锅炉102具有低参数汽包12。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13。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3。凝汽器13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10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9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8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6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6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器5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7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7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402的入口。再热器二段402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401的入口,再热器一段401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
65.作为优选,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经由第三管道l3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第三管道l3上设有第一集汽联箱1401。
66.作为优选,第二管道l2上设有第二集汽联箱1402。
67.作为优选,凝汽器13的出水口经由第四管道l4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第四管道l4上设有凝结水泵15和汽封加热器16。
68.作为优选,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经由第五管道l5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第五管道l5上设有锅炉给水泵17。
69.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还包括冷却塔18。从冷却塔18引出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连接至凝汽器13。从凝汽器13引出冷却介质输出管道l7连接至冷却塔18。优选,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上设有循环水泵19。
70.实施例1
71.一种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机余热锅炉1、
汽轮机2、发电机3。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包括高参数锅炉101和低参数锅炉102。高参数锅炉101内设有再热器4。所述汽轮机2包括汽轮机高参数段201和汽轮机低参数段202。其中,高参数锅炉101的高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从低参数锅炉102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4的蒸汽入口。再热器4的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汽轮机2的转轴与发电机3的转轴连接。
72.实施例2
73.如图1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直联炉罩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的高参数锅炉101设置在冷却机c上,低参数锅炉102设置在冷却机c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101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和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与冷却机c高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与冷却机c中温段上的集气罩连接。从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引出的第一烟气管道f1与从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引出的第二烟气管道f2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低参数锅炉102。低参数锅炉102经由第三烟气管道f3连接至冷却机c的进风口。
74.实施例3
75.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再热器4包括再热器一段401和再热器二段402。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高参数过热器5、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以及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5侧部的再热器一段401。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包括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和再热器二段402。所述再热器二段402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102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7、高参数省煤器8、低参数蒸发器9、凝结水加热器10。
76.实施例4
77.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3,只是高参数锅炉101具有高参数汽包11。低参数锅炉102具有低参数汽包12。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13。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3。凝汽器13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10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9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8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二段602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一段601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三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三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器5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7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7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402的入口。再热器二段402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401的入口,再热器一段401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
78.实施例5
79.重复实施例4,只是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经由第三管道l3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第三管道l3上设有第一集汽联箱1401。
80.实施例6
81.重复实施例5,只是第二管道l2上设有第二集汽联箱1402。
82.实施例7
83.重复实施例6,只是凝汽器13的出水口经由第四管道l4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第四管道l4上设有凝结水泵15和汽封加热器16。
84.实施例8
85.重复实施例7,只是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经由第五管道l5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第五管道l5上设有锅炉给水泵17。
86.实施例9
87.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装置还包括冷却塔18。从冷却塔18引出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连接至凝汽器13。从凝汽器13引出冷却介质输出管道l7连接至冷却塔18。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上设有循环水泵19。
88.实施例10
89.如图3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带中间再热的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为机下式烧结余热利用装置。所述冷却机余热锅炉1的高参数锅炉101和低参数锅炉102均设置在冷却机c的外部。其中,高参数锅炉101包括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和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冷却机c的高温段排烟管道f4连接至冷却机c的进风口。按照烟气走向,所述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低参数锅炉102依次设置在高温段排烟管道f4上。冷却机c的中温段排烟管道f5连接至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
90.实施例11
91.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再热器4包括再热器一段401和再热器二段402。其中,高参数一段锅炉101a包括高参数过热器5和再热器一段401。所述再热器一段401设置在高参数过热器5的侧部。高参数二段锅炉101b包括高参数蒸发器6和再热器二段402。所述再热器二段402设置在高参数蒸发器6的侧部。按照烟气走向,所述低参数锅炉102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参数过热器7、高参数省煤器8、低参数蒸发器9、凝结水加热器10。
92.实施例12
93.如图4所示,重复实施例11,只是高参数锅炉101具有高参数汽包11。低参数锅炉102具有低参数汽包12。该装置还包括凝汽器13。所述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3。凝汽器13的出水口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10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一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蒸发器9的入口,低参数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至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入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高参数省煤器8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蒸发器6的入口,高参数蒸发器6的出口连接至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入口。高参数汽包11的第二出口连接至高参数过热器5的入口,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低参数汽包12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低参数过热器7的入口,从低参数过热器7的出口引出的第二管道l2与从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出汽口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再热器二段402的入口。再热器二段402的出口连接至再热器一段401的入口,再热器一段401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参数段202的进汽口。
94.实施例13
95.重复实施例12,只是高参数过热器5的出口经由第三管道l3连接至汽轮机高参数段201的进汽口。第三管道l3上设有第一集汽联箱1401。
96.实施例14
97.重复实施例13,只是第二管道l2上设有第二集汽联箱1402。
98.实施例15
99.重复实施例14,只是凝汽器13的出水口经由第四管道l4连接至凝结水加热器10的入口。第四管道l4上设有凝结水泵15和汽封加热器16。
100.实施例16
101.重复实施例15,只是低参数汽包12的第二出口经由第五管道l5连接至高参数省煤器8的入口。第五管道l5上设有锅炉给水泵17。
102.实施例17
103.重复实施例16,只是该装置还包括冷却塔18。从冷却塔18引出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连接至凝汽器13。从凝汽器13引出冷却介质输出管道l7连接至冷却塔18。冷却介质输入管道l6上设有循环水泵1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