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8199发布日期:2022-11-15 21: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和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海上平台使用的热介质炉主要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和利用透平余热的废热回收装置等种类,它们主要是以热介质油为载体,通过热油循环泵加压后,进入炉膛进行加热,加热后,携带热量去往用户,然后,再回到热油循环泵入口。
3.对于利用燃气、燃油锅炉来说,由于备用炉停用后,炉膛内部冷却,热介质油温度降低,热介质炉内部盘管收缩,当需要倒炉或者紧急启炉时,盘管需要使用加热过的热介质油进行预热,但是,热介质炉内盘管不能升温过快,否则,盘管受热不均就会产生应力,因此,容易导致盘管损坏,所以,需要一部分热介质油提前进行缓慢预热。
4.对于利用透平余热的废热回收装置来说,除了需要一部分热介质油提前预热以外,还需要减少热介质油结焦的问题。当两台透平同时运行时,一台热介质炉运行,另一台热介质炉备用,透平燃烧的尾气通过开启的旁通烟板阀排出,但是,备用炉虽然停运,其热量透过关闭的主烟板阀,且通过辐射和热传导传递给备用炉的盘管,使盘管内的热介质油一直加温,如:热介质油不流动,则热介质油一直加温,会出现过热结焦的现象,因此,容易导致盘管内介质变质。而热介质炉的暖炉和防止热介质油结焦,通常都是微开热介质炉进口阀门或者出口阀门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所使用的阀门通常为截止阀,对于阀门经常小开度容易产生阀门汽蚀、阀体和阀芯震动,损坏阀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以解决燃气、燃油锅炉使用时,容易导致盘管损坏;而使用热介质炉的暖炉和防止热介质油结焦以及对热介质炉暖炉和防止热介质油结焦时,其所使用的阀门常小开度,容易产生阀门汽蚀以及阀体和阀芯震动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热介质油系统暖炉共分为四路,其中,第一路包括:第一热油循环泵,与第一热油循环泵相连的第一泵出口阀组,与第一泵出口阀组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与热介质炉第一进口阀相连的热介质炉的第一安全阀组,与热介质炉的第一安全阀组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与第一热介质炉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出口阀;
8.第二路包括:第二热油循环泵,与第二热油循环泵相连的第二泵出口阀组,与第二泵出口阀组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与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的安全阀组,与热介质炉的第二安全阀组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与第二热介质炉相连的第二热
介质炉出口阀;
9.第三路包括:连接在第一路上的第一三通的第一个口,该第一三通的第三个口通过隔离阀、第二阀门和第二三通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该第一三通第二个口通过第一阀门、管道或第二三通还与第二路连接;其中,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一排放阀和第二排放阀;且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一节流孔板;
10.第四路包括:连接在第一路上的第三三通的第一个口的第三阀门,该第三阀门通过管道和第四阀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该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三排放阀和第四排放阀;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二节流孔板。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出口阀组主要是由单流阀和第一热油循环泵的出口阀组成,其单流阀的作用是防止热介质油倒流。
12.进一步,所述第二出口阀组主要是由单流阀和第二热油循环泵的出口阀组成,其单流阀的作用是防止热介质油倒流。
13.进一步,所述第一节流孔板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利用第一节流孔板上的安装孔孔径的大小,调节流过的热介质油的流量,通过与第一节流孔板并联的压差表来观察当前第一节流孔板的流量压差。
14.进一步,所述第二节流孔板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利用第二节流孔板上的安装孔孔径的大小,调节流过的热介质油的流量,通过与第二节流孔板并联的压差表来观察当前第二节流孔板的流量压差。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和第二排放阀为直通阀,第一排放阀和第二排放阀用于排放第一节流孔板前后热介质油。
16.进一步,所述第三排放阀和第四排放阀为直通阀,第三排放阀和第四排放阀用于排放第二节流孔板前后热介质油。
17.进一步,所述暖炉流程分为两路,第a路流经路线为:第一热油循环泵

第一泵出口阀组

并经过对接的三通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二三通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一排放阀和第二排放阀;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一节流孔板;
18.第b路流经路线为:第一热油循环泵

第一泵出口阀组

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

经过对接的三通与第三阀门相连,该第三阀门

通过管道和第四阀门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三排放阀和第四排放阀;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二节流孔板;且第一节流孔板、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形成的第a路和第二节流孔板、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形成的第b路,两路可同时进行安装,相互作为备用,也能够根据热介质油系统流程的实际预留口的位置情况,进行独立安装。
19.进一步,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为直通阀,且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四个阀门的位置,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且每个阀门位置可设置双阀,以防止阀门损坏或者内漏的现象,导致无法更换第一节流孔板、第二节流孔板。
20.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21.1、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可利用主泵加压后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流经第一节流孔板或者第二节流孔板,并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其备用炉进行暖炉,保证了管线及各部件一直处于预热状态,缩短了倒运备用炉所需的时间。
22.2、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可利用安装的节流孔板的孔径大小,来调节流过的热
介质油的流量,并通过与节流孔板并联的压差表来观察当前节流孔板的流量压差。
23.3、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暖炉流程分为两路,且两路可同时进行安装,相互作为备用,也可根据热介质油系统流程的实际预留口的位置情况,进行独立安装。
24.4、本实用新型不仅对于刚刚停炉后的炉膛仍有余温的工况可以适用,而且,还能够防止盘管热应力不均以及产生结焦现象。
25.5、本实用新型不仅对于通过透平尾气的辐射和热传导作用传递给备用炉炉膛温度的工况可以适用,而且,还能够防止盘管热应力不均以及产生结焦现象。
26.6、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热介质炉暖炉、防止热介质油结焦、阀门汽蚀、以及阀体和阀芯震动等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节流孔板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29.图中标记说明:
30.1、第一热油循环泵;2、第一泵出口阀组;3、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4、第一安全阀组;5、第一热介质炉;6、第一热介质炉出口阀;7、第一阀门;8、第一排放阀;9、第一节流孔板;10、第二排放阀;11、隔离阀;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三排放阀;15、第二节流孔板;16、第四排放阀;17、第四阀门;18、第二热油循环泵;19、第二泵出口阀组;20、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21、第二热介质炉;22、第二热介质炉出口阀;23、第二安全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热介质油系统暖炉的简易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共分为四路,第一路包括:第一热油循环泵1,通过管道与第一热油循环泵1相连的第一泵出口阀组2,通过管道与第一泵出口阀组2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3,通过管道与热介质炉第一进口阀3相连的热介质炉的第一安全阀组4,通过管道与热介质炉的第一安全阀组4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5,通过管道与第一热介质炉5相连的第一热介质炉出口阀6;
33.第二路包括:第二热油循环泵18,通过管道与第二热油循环泵18相连的第二泵出口阀组19,通过管道与第二泵出口阀组19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20,通过管道与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20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的安全阀组23,通过管道与热介质炉的第二安全阀组23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21,通过管道与第二热介质炉21相连的第二热介质炉出口阀22;
34.第三路包括:连接在第一路上的第一三通的第一个口,该第一三通的第三个口通过隔离阀11、第二阀门12和第二三通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该第一三通第二个口通过第一阀门7、管道或第二三通还与第二路连接;其中,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一排放阀8和第二排放阀10;且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一节流孔板9;
35.第四路包括:连接在第一路上的第三三通的第一个口的第三阀门13,该第三阀门13通过管道和第四阀17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该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三排放阀14和第四排放阀16;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二节流孔板15;
36.使用时,同一侧的第一热油循环泵1和第一热介质炉5运行时,可利用第一热油循环泵1加压后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流经第一节流孔板9,并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备用炉进行暖炉,即保证了管线及各部件一直处于预热状态,又缩短了倒运备用炉所需的时间。例如:第一热油循环泵和第一热介质炉5运行,第二热油循环泵18和第二热介质炉21备用,第一热油循环泵1出口处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流经第一节流孔板9到达第二热介质炉21中,且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备用炉进行暖炉。
37.非同一侧的第一热油循环泵1和第二热介质炉21运行时,可利用第一热油循环泵1加压后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流经第二节流孔板15,并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备用炉进行暖炉,即保证了管线及各部件一直处于预热状态,又缩短了倒运备用炉所需的时间。例如:第一热油循环泵1和第一热介质炉5(例如:第一热油循环泵1和第二热介质炉21)运行,第二热油循环泵18和第一热介质炉5备用,第一热油循环泵1的出口泵处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流经第二节流孔15板,到达第一热介质炉5中,且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备用炉进行暖炉。
38.上述第一节流孔板9和第二节流孔板15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当第一节流孔板9和第二节流孔板15前后阀门全部开启,利用第一节流孔板9或第二节流孔板15上的安装孔的孔径的大小,调节流过的热介质油的流量,通过与第一节流孔板9或第二节流孔板15并联的压差表来观察当前第一节流孔板9或第二节流孔板15的流量压差。
39.根据热介质炉类型和功率大小,选择合适孔径的第一节流孔板9和第二节流孔板15,用以改变热介质油的通过流量,来对第一热介质炉进行暖炉。
40.上述第一排放阀8和第二排放阀10为直通阀,第一排放阀8和第二排放阀10用于排放第一节流孔板9前、后热介质油;
41.上述第三排放阀14和第四排放阀16为直通阀,第三排放阀14和第四排放阀16用于排放第二节流孔板15前后热介质油。
42.暖炉流程分为两路,第a路流经路线为:第一热油循环泵1

第一泵出口阀组2

并经过对接的三通与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2和第二三通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一排放阀8和第二排放阀10;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一节流孔板9;
43.第b路流经路线为:第一热油循环泵1

第一泵出口阀组2

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3

经过对接的三通与第三阀门13相连,该第三阀门13

通过管道和第四阀门17连接在第二路上;其中,该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三排放阀14和第四排放阀16;管道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二节流孔板15;且第一节流孔板9、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形成的第a路和第二节流孔板15、第三阀门13与第四阀门17形成的第b路,两路可同时进行安装,相互作为备用,也能够根据热介质油系统流程的实际预留口的位置情况,进行独立安装。例如:已经投产运行的热介质炉,未预留第a路中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2的接口处,可只安装第b路暖炉流程。
44.上述第二节流孔板15、第三阀门13和第四阀门17,新设计未建造的热介质炉,可提前预留隔离阀11前、后的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2的接口。
45.在刚刚停炉后,炉膛仍有余温的工况下,通过透平尾气的辐射和热传导作用传递给备用炉炉膛温度的工况,都可利用第一节流孔板9、第二节流孔板15通过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来吸收炉膛内的热量,使盘管受热均匀,防止盘管热应力不均以及产生结焦现象。
46.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热介质油不需要通过微开热介质炉进口阀门或者出口阀门的
方式,对备用炉内进行暖炉和防止结焦,所以,其能够降低热介质炉进口阀汽蚀的速率、减小阀体和阀芯的震动。
47.第一热介质炉安全阀组4和第二热介质炉安全阀组23主要是由安全阀前的进口阀和安全阀组成,其可以安装在第一热介质炉5和第二热介质炉21的后面,第一热介质炉出口阀6和第二热介质炉出口阀22前面,其作用是第一热介质炉5和第二热介质炉21的内压力一旦升高超过设定压力时,起到泄放盘管压力的作用。
48.上述第一热油循环泵1的第一出口阀组2和第二热油循环泵18的第二出口阀组19主要是由单流阀和热油循环泵的出口阀组成,其单流阀的作用是防止热介质油倒流。
49.上述隔离阀11的作用是隔离两侧流程和连通两侧流程。
50.上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和第四阀门17为直通阀,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和第四阀门17四个阀门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且每个阀门位置可设置双阀,以防止阀门损坏或者内漏的现象,导致无法更换第一节流孔板9、第二节流孔板15的作用。
51.上述管道上使用的管件及阀门都需采用耐高温材质,其各部位的密封垫片采用耐高温材质的石墨垫片,以防止热介质油泄露的产生。该管线外部应做好隔热层,防止烫伤。
52.与第一节流孔板9和第二节流孔板15配合使用的前、后法兰,应采用带有取压孔的专用法兰,以便安装与第一节流孔板9和第二节流孔板15并联的压差表,观察通过当前节第一节流孔板9或第二节流孔板15的热介质油流动时产生的流量压差。
5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
54.同一侧的或者非同一侧的第一热油循环泵1或第二热油循环泵18和第一热介质炉5或第二热介质炉21运行时,可利用第一热油循环泵1或第二热油循环泵18加压后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并流经第一节流孔9板或者第二节流孔板15,并利用一小部分热介质油中含有的热量,对备用炉进行暖炉,保证了管线及各部件一直处于预热状态,缩短了倒运备用炉所需的时间。同时,对刚刚停炉后炉膛仍有余温的工况,以及通过透平尾气的辐射和热传导作用传递给备用炉炉膛温度的工况,都可利用第一节流孔板9或第二节流孔板15通过的一小部分热介质油,来吸收炉膛内的热量,使盘管受热均匀,防止盘管热应力不均以及产生结焦现象。其也能够解决热介质炉进出口阀门汽蚀、以及阀体和阀芯震动等问题。
55.上述第一热油循环泵、第一泵出口阀组、第一热介质炉进口阀、第一安全阀组、第一热介质炉、第一热介质炉出口阀、第一阀门、第一排放阀、第一节流孔板、第二排放阀、隔离阀、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三排放阀、第二节流孔板、第四排放阀、第四阀门、第二热油循环泵、第二泵出口阀组、第二热介质炉进口阀、第二热介质炉、热介第二质炉出口阀、第二安全阀组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5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