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7589发布日期:2022-11-09 04:4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洁净暖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传统的直接从室外取风,洁净空调箱容易吸入外界的颗粒物和雨水;也避免了室内取风的时候,在夏季室内的相对湿度接近露点,影响室内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


背景技术:

2.洁净区域内要获得净化的级别和合适的温湿度,需要使用洁净空调箱来进行循环的空气净化和温湿度调节。而这个洁净空调箱需要全部或者部分的从外界获取新风,这个获取新风的方法宏观上有直接从室外取和从室内取两种。
3.在雨季常规的室外取风,如果将部分雨水一起吸入,会增加初、中效的阻力降,最终导致空调箱的送风量出现大幅波动。
4.如果不用新风机组来处理,在室内取风会带入大量的尘埃进入。新风用传统理念的新风机组来处理后送入室内,洁净空调箱的配电柜与新风同为一室。在夏天新风机组降温后输出露点状态的风(要再升温能耗就大),这时候室内的电器线路容易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室外取风空调箱容易吸入外界颗粒物和雨水,以及室内取风可能影响室内电气设备短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其位于建筑物内,包括巷道和取风窗口;巷道的内部空间由巷道侧壁围合于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之间而成;巷道侧壁包括外立面墙侧壁和内墙侧壁;外立面墙侧壁为建筑物的外立面墙,内墙侧壁为建筑物的内墙;取风窗口位于外立面墙侧壁上,取风窗口上设置有取新风防水件,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取新风防水件进入巷道,又能阻挡部分雨水和部分尘埃进入巷道;内墙侧壁、巷道顶面和/或巷道底面上设置有空调箱的取风口。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服务的空调箱位于巷道外,通过空调箱的取风口获取新风。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一般分别指巷道天花板和巷道地面,但不局限于天花板和地面。
6.进一步地,空调箱为洁净空调箱。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巷道内,位于取新风防水件与空调箱的取风口之间,将巷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过滤前空间和过滤后空间;过滤前空间为取新风防水件与过滤网之间的空间;过滤后空间为过滤网背向取新风防水件一侧的空间。
8.进一步地,过滤网的孔径为30~100目,具体的孔径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的功能是保护换热器表面和空调箱的初、中效过滤器。
9.进一步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比如不锈钢烧结网。过滤网为可拆卸地设置在巷道内。
10.进一步地,过滤网通过抽插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巷道内。抽插的方式指可从巷道外将过滤网抽出或者插入巷道。暴露于巷道的内部空间的巷道侧壁、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的内表面为不产尘材质,比如彩钢板、聚氨酯涂料等。取新风防水件为防水百叶窗。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巷道内,位于过滤网与空调箱的取风口之间,将过滤后空间分割成换热器处理前空间和换热器处理后空间;换热器处理前空间为过滤网与换热器之间的空间;换热器处理后空间为换热器背向过滤网一侧的空间。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换热器通过建筑物内的楼宇监控系统(building monitoring system,bms)来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自动进行冷媒和热媒的切换。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bms,换热器通过bms来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自动进行冷媒和热媒的切换。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换热器在冬季时通热媒,来加热进入的新风以保护空调箱内表冷器免遭冻裂;换热器在夏季时通冷媒,来协助空调箱一起降低外界新风的焓;还包括地漏;地漏位于巷道的巷道底面。空调箱的表冷器除湿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入巷道,经巷道底面上的地漏排掉。
15.进一步地,换热器设置有放尽点。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巷道包括六个面,呈长方体状;六个面分别是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第一侧面为外立面墙侧壁,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为内墙侧壁。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风机和检修门;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处理后空间中;检修门设置在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上。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巷道的横截面呈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十边形、十一边形或十二边形。
19.进一步地,地漏具有液封结构。
20.有益效果有:
2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巷道取风的设计之后,外界的尘埃和雨水会被尽量的拦截。由于巷道与洁净空调箱机房是隔开的,所以即使巷道内输送的风为露点状态,对洁净空调箱机房内的配电柜没有任何的影响,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平稳、安全地运行。
22.2、取新风防水件(比如防水百叶窗)在通风的同时又能阻挡部分雨水和部分尘埃进入巷道。在雨季的时候,外界的雨水会首先遭到取新风防水件的阻挡,这个阻挡将雨水拦截在建筑物之外了。透过取新风防水件的雨水,还会受到过滤网的挂网拦截,这些水流淌在巷道底面上,从巷道底面上的地漏或排水孔排掉。
23.3、设置过滤网可保护换热器表面和空调箱的初、中效过滤器。外界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会沉降在过滤网之前,从而保护了换热器表面和空调箱的初、中效过滤器,尤其是初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24.4、过滤网通过从巷道外抽插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巷道内,有利于进行过滤网更换和清洗。
25.5、巷道中设置的换热器(冬天走热媒、夏天走冷媒),能够分担洁净空调箱中表冷器和加热盘管的负荷。在冬季的时候,巷道内的换热器通热媒对新风进行加热。一方面是保护洁净空调箱的表冷器免遭冻裂,另一方面,也是为洁净空调箱来负担一部分的热量。洁净空调箱内的加热盘管,仅需要考虑机器露点的升温负荷。在夏季的时候,巷道内的换热器通冷媒对新风进行降温、甚至于除湿。如果是除湿的话,产生的水也会从巷道内的地漏排掉。在极端天气可以帮助表冷器来除湿,以减小空调箱表冷器的容量。
26.6、巷道内的换热器由bms系统来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进行冷、热媒的切换和出风温度的控制。该换热器需要设置放尽点,以便必要的时候将其内的水排尽。
27.7、尤其是在不具有风机的情形下,地漏的液封结构能够防止由于巷道略带负压导致的倒吸现象,即由水封来避免空气从地漏进入巷道。
28.8、配备风机可避免地漏倒吸,以及避免巷道所接空调箱较多时,将建筑物外立面上的取风窗口开设过大影响建筑物稳定性。
29.9、检修门用于维护人员进入巷道,对巷道内的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卫生工作,平时正常运行时此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
30.10、巷道内表面为不产尘材质,有利于输送更洁净的新风。
3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的工作环境,图1将空调箱20和空调箱20所处房间的部分建筑物外立面墙也一并示出。
33.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34.1-取新风防水件、2-过滤网、3-换热器、4-空调箱的取风口、5-第二侧面、6-第三侧面、7-检修门、8-第四侧面、9-换热器处理后空间、10-过滤后空间、11-过滤前空间、20-空调箱。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的案例。
3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7.实施例1
38.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在该实施例中,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位于建筑物内,包括巷道、取风窗口、过滤网2、换热器3、风机、地漏和检修门7。
39.巷道的内部空间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5、第三侧面6和第四侧面8依次连接围合于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之间而成。第一侧面为建筑物外立面;取风窗口位于第一侧面上,取风窗口上设置有取新风防水件1,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取新风防水件1进入巷道,又能阻挡部分雨水和部分尘埃进入巷道。第二侧面5、第三侧面6、第四侧面8、巷道顶面和/或巷道底面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第二侧面5和第四侧面8上设置有空调箱的取风口4。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服务的空调箱20位于巷道外,通过空调箱的取风口4获取新风。空调箱20为洁净
空调箱。
40.过滤网2设置在巷道内,位于取新风防水件1与空调箱的取风口4之间,将巷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过滤前空间11和过滤后空间10。过滤前空间11为取新风防水件1与过滤网2之间的空间;过滤后空间10为过滤网1与第三侧面6之间的空间。
41.过滤网2的孔径为30~100目,具体的孔径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的功能是保护换热器3表面和空调箱的初、中效过滤器。过滤网2为不锈钢过滤网,比如不锈钢烧结网。过滤网2通过抽插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巷道内。抽插的方式指可从巷道外将过滤网2抽出或者插入巷道。这样可以一用一备,将使用的抽出清洗的时候,备用的可以换上去继续保持运行。
42.暴露于巷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5、第三侧面6、第四侧面8、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的内表面为不产尘材质,比如彩钢板、聚氨酯涂料等。取新风防水件1为防水百叶窗。
43.换热器3设置在巷道内,位于过滤网1与空调箱的取风口4之间,将过滤后空间10分割成换热器处理前空间和换热器处理后空间9。换热器处理前空间为过滤网2与换热器3之间的空间;换热器处理后空间9为换热器3与第三侧面6之间的空间。
44.换热器3通过建筑物内的楼宇监控系统(building monitoring system,bms)来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自动进行冷媒和热媒的切换。换热器3在冬季时通热媒,来加热进入的新风以保护空调箱20内表冷器免遭冻裂;换热器3在夏季时通冷媒,来协助空调箱20一起降低外界新风的焓。
45.地漏位于巷道的巷道底面。地漏具有液封结构。
46.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处理后空间9中。检修门7设置在第二侧面5、第三侧面6和/或第四侧面7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三侧面6上。
47.实施例2
48.在该实施例中,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还包括bms,换热器通过bms来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自动进行冷媒和热媒的切换。其余与实施例1同。
49.实施例3
50.在该实施例中,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的第二侧面、第四侧面、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上设置有空调箱的取风口。其余与实施例1同。
51.实施例4
52.在该实施例中,巷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巷道的内部空间由巷道侧壁围合于巷道顶面和巷道底面之间而成;所述巷道侧壁包括外立面墙侧壁和内墙侧壁;所述外立面墙侧壁为所述建筑物的外立面墙,所述内墙侧壁为所述建筑物的内墙;所述取风窗口位于所述外立面墙侧壁上,所述取风窗口上设置有取新风防水件,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所述取新风防水件进入所述巷道,又能阻挡部分雨水和部分尘埃进入所述巷道;所述内墙侧壁、所述巷道顶面和/或所述巷道底面上设置有空调箱的取风口。其余与实施例1同。
53.实施例5
54.在该实施例中,巷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余与实施例4同。
55.实施例6
56.在该实施例中,该用于空调箱取新风的系统涉及:在原有建筑的外立面上开设一
个矩形口,这个矩形口的大小,根据所挂载的洁净空调箱数量和送风风量来核定。在这个矩形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水百叶,连接这个矩形口的是一个室内的巷道。
57.在巷道内还依次设有过滤网(比如不锈钢过过滤网)、换热器(冬天通热媒、夏天通冷媒),洁净空调箱依次在巷道的两侧开口取风。在巷道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风机或者不配备风机。
58.除空调箱的取风口(或者还包括洁净空调箱的冷凝水排水管接口)外,该巷道与洁净空调箱所在的房间是不连通的,洁净空调箱的配电柜与洁净空调箱同室。巷道实际上是一个与室内其它房间相对封闭的地方,它的入口连接建筑外立面上的防水百叶窗,出口连洁净空调箱的新风入口(通过空调箱的取风口连接)。
59.巷道可以采用彩钢板和其它内表面不产尘的材料制作,在巷道的尽头设置有一个门,用于维护人员进入对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卫生工作,平时正常运行时此门处于关闭状态。
60.不锈钢过过滤网设计为在巷道外面能够将其抽出,以便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更换清洗。不锈钢过滤网采用30~100目的不锈钢烧结网,具体的孔径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的功能是保护换热器表面和空调箱的初中效。换热器通过bms系统来进行控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自动进行“冷媒”和“热媒”的切换。
61.在不设置风机的情况下,巷道内是略带负压的状态。巷道内的地漏设计为液封的形式,由水封来防止倒吸。
6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