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供热水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9361发布日期:2022-12-21 00:3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供热水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中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供热水路。


背景技术:

2.城市集中供暖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 ,也是经济发展 ,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北方地区供热多采用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目前集中供热管网的换热站常采用的是水-水板式换热器的间接供热系统,由热源、一级管网、换热站(设置板式换热器)、二级管网和热用户五部分组成,这种供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系统稳定、不受地形限制、易于水力平衡调节、一级网投资小等,缺点是换热站投资大、热损失较大、维修成本较大。
3.目前还出现了直接连接的混水供暖系统是由热源、一次网、混水管路、二次网、热用户组成,该系统的优点是减少了投资,水处理成本和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可能造成冷热不均,使得末端用户室温不达标;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供热,管路内的水流需要向高处输送,会出现二级管网的压力不足,发生集气的现象,使得顶层和靠近顶层的暖气片或地暖就不热。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层供热水路,设置增压模块,用于提高一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使得供应到二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增加,可以将热水输送到高层的顶层,保证了高层建筑的正常供热。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高层供热水路,包括:
8.一级管网,其具有一级网供水管路和一级网回水管路;
9.二级管网,其具有二级网供水管路和二级网回水管路;
10.循环管路,其一端连接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和二级网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所述一级网回水管路和二级网回水管路;
11.增压模块,其用于提高一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
12.所述增压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的增压泵、用于控制所述增压泵的增压控制器、与所述增压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控制器,其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来控制所述增压泵。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具有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供
水增压支路,所述第一供水增压支路上设有所述增压泵。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还设有与第一供水增压支路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水单向支路,在所述第一供水单向支路上设有第四单向阀。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供水增压支路上还设有两个第一维修阀,所述增压泵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维修阀之间;当维修所述增压泵时,关闭两个所述第一维修阀。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供水增压支路上还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连接管,在所述增压泵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软连接管。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供水增压支路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软连接管和第一维修阀之间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增压泵的后方。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实现自动调节所述二级网供水管路的水温的自动调温模块,所述自动调温模块具有设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的温度调节阀、用于测量外界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二级网供水管路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温度调节阀的调温控制器。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模块位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前侧。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温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温控制器,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来控制所述温度调节阀。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路上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和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所述温度调节阀设在所述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上,在所述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设有第一手动调节阀。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阀上设有进水温度阀管和出水温度阀管,所述进水温度阀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的支路管道的管径,在所述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上设有连接所述进水温度阀管和支路管道的第一供水变径管。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温度阀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的支路管道的管径,在所述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上设有连接所述出水温度阀管和支路管道的第二供水变径管。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设置增压模块,用于提高一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使得供应到二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增加,可以将热水输送到高层的顶层,保证了高层建筑的正常供热。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一级网供水管路的水压,并将检测值反馈给增压控制器,增压控制器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通过与设定的第一供水压力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增压控制器的工作。
27.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高层供热水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增压模块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3为图2中第一供水增压支路示意图;
32.图4为图1中稳压模块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5为图2中自动调压模块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其中,一级管网100;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一级网回水管路120;
35.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和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112;第一手动调节阀113;第一供水变径管114;第二供水变径管115;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第一维修阀1171;第一软连接管1172;第一单向阀1173;第一供水单向支路118;第四单向阀1181;
36.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第一回水手动调节支路122;第二手动调节阀123;第一回水变径管214;第二回水变径管215;
37.二级管网200;二级网供水管路210;二级网回水管路220;
38.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第二回水单向支路222;第二单向阀223;第二维修阀224;软连接管225;第三单向阀226;
39.循环管路300;
40.稳压模块400;循环泵410;稳压控制器420;第一压力传感器430;第二压力传感器440;
41.自动调压模块500;压力调节阀510;压力调节控制器520;进水压力阀管511;出水压力阀管512;
42.自动调温模块600;温度调节阀610;进水温度阀管611;出水温度阀管612;调温控制器620;第一温度传感器630;第二温度传感器640;
43.增压模块700;增压泵710;增压控制器720;第三压力传感器730。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以水流流动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49.参见图1-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高层供热水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高层供热水路包括:一级管网100、二级管网200、循环管路300和增压模块700,一级管网100具有一级网供水管路110和一级网回水管路120;二级管网200具有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循环管路300用于连接一级管网100和二级管网200,使得一级管网100和二级管网200内的水通过混合实现换热;循环管路300的一端连接一级网供水管路110和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另一端连接一级网回水管路12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
50.增压模块700用于提高一级网供水管路110的水压;增压模块700具有设置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的增压泵710、用于控制增压泵710的增压控制器720、与增压控制器720通讯连接的第三压力传感器730、第三压力传感器730设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
51.本实施例中,设置增压模块700,用于提高一级网供水管路110的水压,使得供应到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压增加,可以将热水输送到高层的顶层,保证了高层建筑的正常供热。第三压力传感器730用于检测一级网供水管路110的水压,并将检测值反馈给增压控制器720,增压控制器720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730的反馈值,通过与设定的第一供水压力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增压控制器的工作。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具有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上设有增压泵710。通过设置两个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可以一用一备。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还设有与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水单向支路118,在第一供水单向支路118上设有第四单向阀1181。水流可以从左向右流动通过第一供水单向支路118,在不需要增压时,水流从第一供水单向支路118流过。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上还设有两个第一维修阀1171,增压泵710位于两个第一维修阀1171之间;当维修增压泵710时,关闭两个第一维修阀1171。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维修阀1171,可以从前后两端截止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可以将增压泵710拆卸后维修检查。
5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上还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软连接管1172,在增压泵710前后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软连接管1172。增压泵710在工作过程中,
肯定会有振动,振动会通过管道传递;通过设置第一软连接管1172,用于减小振动。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供水增压支路117上还设有位于第一软连接管1172和第一维修阀1171之间的第一单向阀1173,第一单向阀1173位于增压泵710的后方。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高层供热水路还具有自动调温模块600,自动调温模块600用于实现自动调节二级网供水管路200的水温,增压模块700位于温度调节阀610的前侧。自动调温模块600具有设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的温度调节阀610、用于控制温度调节阀610的调温控制器620、用于测量外界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30、设置在二级网供水管路210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40。
58.通过设置自动调温模块600,用于实现自动调节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温,保证了热用户的室内温度舒适。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630用于测量外界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用于测量二级网供水管路内的水温,调温控制器620根据外界的温度和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内的水温,来控制温度调节阀610的开度,实现一级网供水管路110的水量的变化,使得一级管网100进入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量的变化,进而引起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内水温的变化,达到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温的自动调节,实现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稳定。
59.调温控制器620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630的反馈值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来控制温度调节阀610动作。在室外温度变化时,为了达到同样的室温,需要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温进行调节。如室外温度较低时,需要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内的水温稍高,才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可以在调温控制器620内存储有不同的室外温度对应的不同的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内水温的标准阈值,通过标准阈值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相比较;当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低于对应的标准阈值时,调温控制器620将温度调节阀610的开度调大;反之,当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高于对应的标准阈值时,调温控制器620将温度调节阀610的开度调小。
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温控制器620也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40的反馈值,通过运算得到需要怎么调节温度调节阀610的开度。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640设在二级网供水管路上。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上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和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112,温度调节阀610设在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上,在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112设有第一手动调节阀113。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和第一供水手动调节支路112,可以在温度调节阀610不能自动调节时,采用手动调节第一手动调节阀113。
6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阀610上设有进水温度阀管611和出水温度阀管612,进水温度阀管611的管径小于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的支路管道的管径,在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上设有连接进水温度阀管611和支路管道的第一供水变径管114。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水温度阀管612的管径小于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的支路管道的管径,在第一供水自动调节支路111上设有连接出水温度阀管612和支路管道的第二供水变径管115。
6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高层供热水路还包括稳压模块400,稳压模块400用于实现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之间压力差的稳定,用于实现二级管网200的正常运行。稳压模块400具有设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上的循环泵410、用于控制循环泵410的稳压控制器420,与稳压控制器420通讯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3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440,第一压力传感器430设在二级网供水管路210上,第二压力传感器440设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上。
6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稳压模块400,用于实现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之间压力差的稳定,保证了二级管网200的稳定运行,满足末端用户室温达标。第一压力传感器430用于检测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内的水压,第二压力传感器440用于检测二级网回水管路220内的水压;第一压力传感器43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40将检测的压力值反馈给稳压控制器420,稳压控制器420根据压力反馈值之间的差值,也就是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之间的压差,来控制循环泵410的动作,调节循环泵410开度的大小,实现对于二级网供水管路210和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之间的压差的自动调节,使得二级网回水管路220的压力变化,实现二级管网200的压差稳定,保证二级管网200的稳定运行。稳压控制器420控制循环泵410的工作,可以调节循环泵410的旋转速度,使得二级网回水管路440的水压升高或降低。
6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上设有并联设置的两个个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在两个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均设有循环泵410;通过设置两个循环泵410,实现一用一备,保证在一个循环泵410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刻启用另一个循环泵410,保证稳压模块400运行的稳定性。
6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上还设有与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并联设置的第二回水单向支路222,在第二回水单向支路22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223;在第二单向阀223打开的情况下,水流可以通过第二回水单向支路222,从图1中的右侧向左侧流动。
6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还设有两个第二维修阀224,循环泵410位于两个第二维修阀224之间;当维修循环泵410时,关闭两个第二维修阀224,使得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两端截止,可以将循环泵410拆卸后进行维修。
6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还设有用于减震的软连接管225,在循环泵410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软连接管225。设置软连接管225,用于降低循环泵410工作时的振动通过管道传递的幅度。水流进入循环泵410的方向为前,也就是水流流动的方向为前;在图1所示,二级网回水管路220的水流方向从右向左流动,二级网供水管路210的水流方向从左向右流动;一级网供水管路110的水流方向从左向右流动,一级网回水管路120的水流方向从右向左流动。
7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还设有位于软连接管225和第二维修阀224之间的第三单向阀226,第三单向阀226位于循环泵410的后方;在两个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分别设有循环泵410,正常是一个循环泵410工作,另一个循环泵410不工作;为了防止水流从不工作的循环泵410反向流动;因而设置第三单向阀226,保证第二回水稳压支路221上的水流只能单向流动。
7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水压较高时,可以通过稳压模块400,保证二级管网200的稳定运行,可能导致二级管网200向一级网回水管路120内不能回水,导致二级管网200的压力增加;使得一级管网100和二级管网200之间的混水水量减小,导致二级管网200的温度下降。同理,在二级网回水管路220水压较低时,会导致较多的水流使得一级管网100和二级管网200之间的混水水量减大。因而,高层供热水路还包括用于实
现二级网回水管路220水压稳定的自动调压模块500,保证二级网回水管路220向一级网回水管路120内的回水正常。
72.自动调压模块500具有设置在一级网回水管路120上的压力调节阀510、用于控制压力调节阀510动作的压力调节控制器520、与压力调节控制器520通讯连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40。第二压力传感器440检测的二级网回水管路220的水压,同时反馈给稳压控制器420和压力调节控制器520。压力调节控制器520接受到第二压力传感器440的压力反馈值,会判断二级网回水管路220内水压是否需要调整;如第二压力传感器440的压力较高,则压力调节控制器520将压力调节阀510的开度调大,使得二级网回水管路220内较多的水量回到一级网回水管路120内,使得二级网回水管路220的水压降低。如第二压力传感器440的压力较小,则压力调节控制器520将压力调节阀510的开度调小。
7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级网回水管路120上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和第一回水手动调节支路122,压力调节阀510设在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上,在第一回水手动调节支路122设有第二手动调节阀123。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和第一回水手动调节支路122,可以保证在自动调压模块500失效时,可通过手动调节第二手动调节阀123,实现对于二级网回水管路220的水压的手动调节。
7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压力调节阀510上设有进水压力阀管511和出水压力阀管512,进水压力阀管511的管径小于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的支路管道的管径。为了实现压力调节阀510的连接安装,在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上设有连接进水压力阀管511和支路管道的第一回水变径管214。
7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压力阀管512的管径小于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的支路管道的管径,在第一回水自动调节支路121上设有连接出水压力阀管512和支路管道的第二回水变径管215。
7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