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5437发布日期:2022-12-31 13:1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压式热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大量供应热水的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热水的供应牵扯能源利用的问题,在热水供应的过程,常会因热能的损失导致温度不足,或者供应的热水温度以及损失的热能不稳定,而导致热水供应的温度会忽高忽低,进而无法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对于需要大量热水供应的场所(如海生馆、海水浴场等)更是如此,人流众多的时后,在几个小时内需要好几吨的热水进行供应。
4.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增设多个大体积的箱体盛装需求的水量,再对每个箱体进行加热,以供应热水,但是,箱体和加热装置体积较为庞大,需要侵占大量的空间才能进行摆放,若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箱体和加热装置,则上述解决方案则无法实施,且该解决方案的加热方式为初始时为热水,接着一边添加冷水一边进行反复加热,一边进行热水供水,会导致箱体内部的水温忽高忽低,进而导致所提供的热水温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对于大空间的需求,借此达到小空间就能供应多人热水的需求。
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热循环功能,除了达到减少热能损失,且能够在大量供应热水时,提供稳定的热水供应。
7.技术方案: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包含有供水装置、输出单元、储水装置、第一加热器、回水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8.所述供水装置,其为用于输送水源的管路,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冷水并连接输出单元与储水装置的冷水管路、以及连接输出单元、储水装置、回水装置、控制装置并进行热水输送的热水管路;
9.所述输出单元连接供水装置,提供合适温度的水给使用者;
10.所述储水装置,连接供水装置,其包括与热水管路连接并提供热水的第一供热水箱、以及与第一供热水箱连接并接收冷水的第五储热水箱;
11.所述第一加热器,连接第一供热水箱,且将两端连接至第一供热水箱,用于将冷水进行循环加热;
12.所述回水装置,连接供水装置,其包括与热水管路连接的第一定温装置以及回水泵,该第一定温装置设定温度值,当热水管路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值时,该回水泵将热水管路的水借由供水装置输送回储水装置;
13.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供水装置,其包括与热水管路连接的第二定温装置以及内循环泵,该第二定温装置系设置水温值,当储水装置的水温低于水温值时,该内循环泵会启
18-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效、特征及结构能够被更为详尽的了解,下面借助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30.请参阅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供水输送示意图。
31.如图1、2所示,承压式智能控制热水系统,包含有供水装置11、输出单元12、储水装置13、第一加热器14、回水装置15以及控制装置16;
32.所述供水装置11,其为用于输送水源的管路,包括:
33.连接输出单元12与储水装置13的用于进行冷水输送的冷水管路111,以及
34.连接输出单元12、储水装置13、回水装置15、控制装置16并进行热水输送的热水管路112;
35.前述冷水管路111将水源的冷水供给输出单元12或者供给储水装置13;前述热水管路112供给热水给输出单元12或者将降到特定温度的热水借由回水装置15 和控制装置16输送回储水装置13;
36.所述输出单元12,连接供水装置11,用于提供合适温度的水给使用者;
37.所述储水装置13,连接供水装置11,其包括与热水管路112连接并提供热水的第一供热水箱131、以及与第一供热水箱131连接并接收冷水的第五储热水箱 132;
38.前述第一供热水箱131和第五储热水箱132的一端连接冷水管路111能接收稳定的水源,而第一供热水箱131和第五储热水箱132的另一端能将第一供热水箱 131的热水与第五储热水箱132的温水进行混合成特定温度的热水,借由热水管路 112进行输送。
39.所述第一加热器14,连接第一供热水箱131,所述第一加热器14的两端连接至第一供热水箱131,用于将冷水进行循环加热;
40.所述回水装置15,连接供水装置11,其包括与热水管路112连接的第一定温装置151以及回水泵152,该第一定温装置151能设定温度值,当热水管路112的水温低于该温度值时,该回水泵152将热水管路112的水借由供水装置11输送回储水装置13;
41.所述控制装置16,连接供水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16包括与热水管路112连接的第二定温装置161以及内循环泵162,该第二定温装置161能设置水温值,当储水装置13的水温低于该水温值时,该内循环泵162会启动,借由供水装置11使储水装置13进行内部循环进行加热达到水温值,并且通过内循环泵162持续循环,能降低热能的损失,将储水装置13的水温持续在水温值的范围中,以确保随时提供特定温度的水,且能降低能源得损耗。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第一供热水箱131和第一加热器14为一组以上,该第一加热器14用于加热第一供热水箱131中的水,而一组以上的第一供热水箱131和第一加热器14为冗余设计,其能在一组设备损坏时用于替换,或者为提供更多热水进行使用。
4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储热水箱132连接加热棒133,可依照第二定温装置161设置水温值,当第五储热水箱132的水温低于水温值时,运用加热棒133加热第五储热水箱132达到设置的水温值。
4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回水装置15设置第一定时装置153,借由第一定时
装置153可设置特定时间中,启动第一定温装置151,达到节约能源的功效,且该第一定时装置153适用于固定时间段需要供应热水时,即可于固定时间段稳定供应热水。
4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控制装置16设置第二定时装置163,借由第二定时装置163可设置特定时间中,启动第二定温装置161,达到节约能源的功效,且该第二定时装置163适用于固定时间段需要供应热水时,即可于固定时间段稳定供应热水。
4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回水装置15设置手动开关,借由手动开关的启动,同步启动第一定温装置151,该手动开关适用于在需要不同时间段稳定供应热水,并且达到节约能源功效。
4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控制装置16设置手动开关,借由手动开关的启动,同步启动第二定温装置161,该手动开关适用于在需要不同时间段稳定供应热水,并且达到节约能源功效。
4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该回水装置15与冷水管路111进行连接后,同步连接水质处理器17;该水质处理器17可分为设有多个过滤层,其包括塑胶材质(如:pp)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以及离子处理层;该塑胶材质过滤层以及活性炭吸附层是为了对水质中看得到的脏污进行过滤以及吸附处理,而离子处理层是为了处理水质中,看不见的物质,且可运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进行处理。
49.当采用物理的方式处理水质,借由电子或者磁吸的方式,将提高水对于钙、镁等会产生水垢的离子的溶解度,使的钙、镁离子可以保留在水中,达到在热水变化处以及压力释放处不产生水垢,进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会因水垢受损以及因为钙、镁离子保留在水里,从而保持水的导热性;而该水质处理器17亦可采用化学的方式处理水质,借由在水中投入钠离子,使的钙、镁离子可被钠离子进行包覆,从而使原本硬化的水垢可变得松散,进而达到容易被清理的效果。
5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储热水箱132为一个以上,当摆放的空间越宽阔时,可设置的第五储热水箱132数量越大。
51.为了提供几百人使用的热水,现有技术采用多个大体积的箱体盛装需求的水量,再对每个箱体进行加热,以供应热水,这样势必就占用较大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则可以通过小空间就可提供几百人使用的热水系统,并且在供应热水期间,能够稳定供应热水。
52.下面借助另外两个较佳实施例及相关可供参考附图详述如下:
53.请参阅图2对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供水输送示意图 (第五储热水箱132与第一储热水箱132a、第二储热水箱132b、第三储热水箱132c、第四储热水箱132d为同样的储热水箱,前面的数字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
54.如图2所示,供水装置11的冷水管路111将一端连接至水源,提供本实用新型所有供水,供水装置11的另一端连接输出单元12供给冷水给使用者使用,或者供水装置11的另一端连接储水装置13,供给水源至第一供热水箱131与第五储热水箱132;
55.该第一供热水箱131能接收冷水管路111的水源,并且能经由第一加热器14将第一供热水箱131的冷水进行内部循环加热,使第一供热水箱131保持一定的高温,而第一供热水箱131加热完毕的热水能与第五储热水箱132混合成合适温度的水,借由热水管路112供给至输出单元12,提供使用者热水的使用。
56.而第二定温装置161可设置水温值,当储水装置13的水温低于设置的水温值时,可
启动内循环泵162,将第一供热水箱131中,借由第一加热器14加热的热水输送至第一储热水箱132a,该第一储热水箱132a的水输送至第二储热水箱132b,该第二储热水箱132b的水输送至第三储热水箱132c,该第三储热水箱132c的水输送至第四储热水箱132d,依序循环,当第四储热水箱132d为最后一个储热水箱时,将第四储热水箱132d的水输送至第一供热水箱131,进行循环加热,使的储水装置13的热水达到第二定温装置161设置的温度;
57.并且,当有固定时间段使用热水时,可在控制装置16中设置第二定时装置 163,能在特定时间段,开启第二定温装置161;而当没有固定时间段使用热水时,可在控制装置16中,设置手动开关,开启手动开关时,才会同步启动第二定温装置161,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功效。
58.进一步地,储热水箱可设置多个,储热水箱的数量以空间大小和供给水量多少进行数量的配置,其连接方式为:
59.第一储热水箱132a的输出端会输出水,并与第一供热水箱131输出端输出的水相互混和为热水,借由热水管路112将热水输送至输出单元12,供给热水给使用者使用,而第一储热水箱132a的输入的一端接收第二储热水箱132b的水,而该第二储热水箱132b输出一端输出水至第一储热水箱132a,该第二储热水箱132b输入一端接收第三储热水箱132c的输出一端的水,由此依序循环,其中,当第四储热水箱132d为最后一个储热水箱,该第四储热水箱132d输出一端输出的水至第三储热水箱132c,该第四储热水箱132d输入一端接收冷水管路111的水源,所以第一储热水箱132a以及第四储热水箱132d在温度上会有温度突然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变化,而在中间区块的第二储热水箱132b以及第三储热水箱132c会维持一个相对恒温状态,稳定提供热水(第五储热水箱132与第一储热水箱132a、第二储热水箱132b、第三储热水箱132c、第四储热水箱132d为同样的储热水箱,为了更清楚附图与实施例的位置与连接关系,将以此编号作为区别)。
60.此外,在输送热水之前,其第一定温装置151会确认热水管路112的水温达到设置的温度,当低于设置的温度时,会启动回水泵152将热水管路112的水,借由供水装置11输送到储水装置13,使热水管路112能保持热水的温度供给输出单元 12,提供使用者稳定的热水。
61.而当有固定时间段使用热水时,可在回水装置15中设置第一定时装置153,能在特定时间段开启第一定温装置151;而当没有固定时间段使用热水时,可在回水装置15中,设置手动开关,开启手动开关时,才会同步启动第一定温装置151,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功效。
62.其中,储水装置13连接排水装置18,当第一储热水箱132a、第二储热水箱 132b、第三储热水箱132c、第四储热水箱132d与第一供热水箱131中的脏污太多,可经由排水装置18将水排除,进行新一轮的供水循环。
63.请参阅图3对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供水输送示意图。
64.如图3所示,其是以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基准的另一个样态,其再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第二加热器141与第二供热水箱1311,第二供热水箱 1311输入一端连接冷水管路111,第二供热水箱1311两端连接第二加热器141,并且运用第二加热器141将第二供热水箱1311的水循环加热,第二供热水箱1311的输出一端连接至热水管路112。
65.第一加热器14和第二加热器141与第一供热水箱131和第二供热水箱1311同时运作,可提高热水的供给量,并且第一加热器14和第一供热水箱131损坏或者需要维修时,可
由新增设的第二加热器141与第二供热水箱1311取代第一加热器 14与第一供热水箱131继续供应热水,使得本实用新型热水的供应能够源源不断 (第一供热水箱131、第二1311供热水箱为相同供热水桶,第一加热器14、第二加热器141为相同功能的加热器,使用不同的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更清楚附图与实施例的位置与连接关系)。
6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67.1.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供水装置运用供热水箱与多个储热水箱,并且只用一个加热器加热供热水箱,减少加热器的设置,且还设置有回水装置,让水源一直循环利用,进而减少对于空间的需求。
68.2.减少热消耗,并稳定输出热水:运用回水装置,将热水抽回至储热水箱,并且与供热水箱混合成固定的高温,稳定供应热水。
69.但是以上所述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为的其它等效结构变化的技术方案,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