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8301发布日期:2022-12-07 01: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其主要用于对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进行冷却换热加工。


背景技术:

2.硫酸锰萃取提纯主要采用氢氧化钠和有机油(萃取剂)进行皂化后,有选择的与硫酸锰结合形成有机相,有机相与水相自动分层从而实现与杂质分离,再用硫酸将有机相中的锰离子结合反萃形成高纯硫酸锰的工艺。
3.萃取过程中循环的有机相在参与萃取和反萃后,温度上升到65℃,而参与皂化的有机相(萃取剂+白油等)的温度要求是30℃,因此工作过程的有机相需要泵送至相应的冷却塔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现有的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进入冷却塔本体内的空气温度会相对较高,其能够有效将换热后的高温空气及时带离冷却塔本体,但是流通的空气与换热用盘管之间的换热效果较弱;2)由于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中的硫酸、有机油等易对换热盘管造成的腐蚀,加之,换热盘管的弯头处在折弯过程中易对管壁造成折痕损伤,因此,冷却塔的换热盘管在使用过程中,其弯头处的经常由于腐蚀而导致漏损点出现,从而给硫酸锰的萃取提纯加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因此,设计一款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能够对换热用盘管、即对流通的物料形成较好的冷却换热效果;且能够有效大幅降低换热用盘管的弯头处出现漏损概率的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该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包括
8.冷却塔本体,所述冷却塔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抽风机;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进风格栅;
9.换热装置,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中部固定装置有相应的机架,所述换热装置包含横向并排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多个换热用盘管,所述换热用盘管分别包含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出液管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进液管上,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
10.冷却水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换热装置上部的多个
喷淋管、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却塔本体底部的集液槽,所述喷淋管分别向下连接有相应的喷头,且所述喷淋管分别通过相应的进水管和进液泵连接到所述集液槽上;
11.冷却加强机构,所述冷却加强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集液槽底部的若干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分别向上连接有相应的布风管,所述布风管的上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集液槽的上侧,所述进风管分别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冷却塔本体外部的空压机上。
12.所述集液槽通过相应的进水阀门向外连接有相应的冷却水补水管。
13.所述换热金属管在与所述pvc钢丝管相对应的端部内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移动连接有相应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所述夹紧套筒与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pvc钢丝管的壁厚,所述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相应的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
14.所述夹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分别呈锯齿状向内设有多个用于对pvc钢丝管形成密封卡紧的卡接凸沿。
15.所述夹紧套筒的内侧壁外端分别向内设置相应的斜面倒角。
16.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壁呈六角状设置。
17.所述换热金属管的内表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18.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的两端分别封闭设置,且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未连接换热金属管的一侧分别向外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循环出液管和循环进液管。
19.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采用横截面呈方形状设置方管。
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增设有冷却加强机构,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冷却加强机构的空压机开启,以将大量的空气打入冷却塔本体内,空气流通经过集液槽,通过贮存于集液槽内的冷却水预先对空气进行降温后,再将冷空气均匀打入冷却塔本体内,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冷空气经过换热用盘管之后再离开冷却塔本体,从而既能够带走换热后所产生的热量,且能够在冷却水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风冷方式与换热用盘管形成二次热交换,以实现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能够对换热用盘管、即对流通的物料形成较好的冷却换热效果。
22.2)本实用新型将换热用盘管分为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然后于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由于pvc钢丝管本身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即能够确保物料流通的顺畅性,且能够有效防止换热用盘管的弯折处因腐蚀而产生漏损,从而大幅降低换热用盘管的弯头处出现漏损的概率。
23.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移动连接到换热金属管上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 pvc钢丝管的臂厚,从而能够有效将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装配操作过程中,只需将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套设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上,并对其进行定位固定;然后再将固定套筒向外旋动,使夹紧套筒向外移动以对pvc钢丝管进行夹紧即可,不仅操作便捷,且能够有效确保pvc钢丝管与换热金属管的衔接处的密封效果。
24.4)本实用新型的夹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分别呈锯齿状向内设有多个用于对pvc钢丝
管形成密封卡紧的卡接凸沿。以确保装配到位之后的夹紧套筒能够对pvc钢丝管形成足够紧密的装夹效果,从而在不过度增加装夹难度的前提下,有效进一步增加pvc钢丝管与换热金属管的衔接处的密封效果。
25.5)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金属管的内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以提升换热金属管本身的耐腐蚀性,从而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换热用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换热用盘管的局部放大图。
30.图5为换热用盘管的局部剖视图。
31.图6为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参考图1-6,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包括
34.冷却塔本体1,所述冷却塔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抽风机2;所述冷却塔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进风格栅3;
35.换热装置4,所述冷却塔本体1的中部固定装置有相应的机架5,所述换热装置4包含横向并排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5上的多个换热用盘管401,所述换热用盘管401分别包含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4011(本实施例中的换热金属管4011采用铝合金换热管),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4011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出液管402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4011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进液管403上,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4011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4011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4012;
36.冷却水循环机构6,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6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换热装置4上部的多个喷淋管60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却塔本体1底部的集液槽602,所述喷淋管601分别向下连接有相应的喷头7,且所述喷淋管601分别通过相应的进水管603和进液泵604 连接到所述集液槽602上;
37.冷却加强机构8,所述冷却加强机构8包含设置于所述集液槽602底部的若干个进风管801,所述进风管801分别向上连接有相应的布风管802,所述布风管802的上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集液槽602的上侧,所述进风管801分别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冷却塔本体1外部的空压机803上。
38.所述集液槽602通过相应的进水阀门9向外连接有相应的冷却水补水管10。
39.所述换热金属管4011在与所述pvc钢丝管4012相对应的端部内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移动连接有相应的固定套筒11,所述固定套筒11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12,所述夹紧套筒12与相应的换热金属管401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
述pvc钢丝管4012的壁厚,所述pvc钢丝管4012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相应的夹紧套筒12与换热金属管4011的外侧壁之间。
40.所述夹紧套筒12的内侧壁上分别呈锯齿状向内设有多个用于对pvc钢丝管4012形成密封卡紧的卡接凸沿13。
41.所述夹紧套筒12的内侧壁外端分别向内设置相应的斜面倒角14。
42.所述固定套筒11的外侧壁呈六角状设置。
43.所述换热金属管4011的内表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44.所述出液管402、以及进液管403的两端分别封闭设置,且所述出液管402、以及进液管403未连接换热金属管4011的一侧分别向外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循环出液管15和循环进液管16。
45.所述出液管402、以及进液管403采用横截面呈方形状设置方管。
46.上述所述的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降温用冷却塔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47.s1,物料(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沿循环进液管15进入进液管403,再经进液管403 分散进入相应的换热用盘管401内,使物料分别于相应的换热金属管4011和pvc钢丝管4012内进行流通;
48.s2,进液泵604启动,以将冷却液循环抽排往喷淋管601内,冷却液经喷头7向下喷洒使冷却液均匀与换热用盘管401接触,从而形成热交换以降低换热用盘管401内的物料的温度;
49.s3,抽风机2启动,使冷却塔本体1内形成从进风格栅3进入、并沿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流通路径,以有效带走热交换所形成的热量;
50.s4,完成换热后的物料经出液管402集中进入循环出液管16内,并经循环出液管16 输送回相应的萃取槽内。
51.冷却过程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控制冷却加强机构8的空压机803开启,以将大量的空气打入冷却塔本体1内,空气流通经过集液槽602,通过贮存于集液槽602内的冷却水预先对空气进行降温后,再将冷空气均匀打入冷却塔本体1内,从而既能够带走换热后所产生的热量,且能够在冷却水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风冷方式与换热用盘管401内的物料形成二次热交换,从而实现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能够对换热用盘管401、即对流通的物料形成较好的冷却换热效果。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