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8172发布日期:2023-01-14 01:2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模拟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


背景技术:

2.真空烘箱,是将干燥物料处于负压条件下进行干燥的一种箱体式干燥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气抽湿,使工作室内形成真空状态,降低水的沸点,加快干燥的速度。现有的真空烘箱通常采用在真空室内设置电热丝,对真空室内环境进行加热升温,但是这种方式下,靠近电热丝处温度相对较高,远离电热丝处温度相对较低,真空室内的温度均匀性较差,易造成真空室内各处温度不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烘箱加热时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部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中部的传热腔、设置在传热腔中部的试验腔;所述安装槽、传热腔、试验腔外端面处齐平,并铰接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试验腔密封配合;所述试验腔连接有真空泵,所述传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在传热腔与试验腔之间形成均热空间并均匀向试验腔内部传热的传热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对外层的传热腔与内层的试验腔之间的间隙空间加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向试验腔外壁进行均匀传热,试验腔外壁受到均匀加热并由腔壁传至试验腔内部,而试验腔内部空气介质被真空泵抽真空或负压状态,热量以多方位辐射的形式传至试验腔内,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传热腔后侧的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包括:设置在传热腔后侧下部内的机壳、设置在机壳下部的排风口、设置在机壳靠近试验腔一侧的吸风口、居中设置在机壳内的叶轮、设置在叶轮背向吸风口一侧并与叶轮驱动连接的鼓风电机;所述排风口风向向下设置;所述试验腔后侧下部水平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水平高度位于吸风口和排风口之间,挡风板一侧与试验腔外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传热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风机的吸风口贯穿挡风板。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涡轮风机的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循环风道:空气从吸风口进入,受到电加热器加热,由叶轮带动从排风口向下方排出,并在试验腔下方由后向前流动,同时在试验腔左右两侧由下向上流动,汇流至试验腔上方后,再在试验腔上方由前向后流动,流至试验腔后方时由上向下流动,受到挡风板阻挡再次回流进入吸风口,形成风路循环;在风路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空气每次循环都受到加热后均匀流动至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间隙空间的各个角落,形
成均热空间,保证了试验腔外壁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热腔与安装槽之间间隙处填充设置有保温层。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由pu聚氨酯发泡保温绝缘材料制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均热空间热量向外流失,造成额外能量消耗。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热腔上部设置有贯穿保温层的出风口,所述传热腔中部设置有贯穿保温层的进风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升高时,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均热空间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可由出风口向外释放多余空气,同时,热空气自然上升,设置在上部的出风口有利于多余热空气的自然释放;温度降低时,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均热空间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可从进风口吸收补充空气。
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外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过滤板和百叶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窗减少了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风量,防止通风量过大导致外界环境对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均热空间造成较大影响;过滤板阻止了灰尘进入和堵塞风口。
1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腔腔壁由导热材料制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均热空间向试验腔内部的传热效率。
1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腔腔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试验腔腔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排风口下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试验腔内环境温度,气压传感器可辅助判断试验腔内抽真空程度,第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涡轮风机的排风温度。
2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对外层的传热腔与内层的试验腔之间的间隙空间加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向试验腔外壁进行均匀传热,试验腔外壁受到均匀加热并由腔壁传至试验腔内部,而试验腔内部空气介质被真空泵抽真空或负压状态,热量以多方位辐射传热的形式传至试验腔内,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22.2、在试验腔和传热腔之间的间隙空间内形成风路循环,空气每次循环都受到电加热器加热并均匀流动至间隙空间的各个角落,形成均热空间,保证了试验腔外壁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的右侧视角示意图。
24.图2显示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箱体;2-安装槽;21-保温层;3-传热腔;31-挡风板;32-出风口;33-进风口;4-试验腔;5-箱门;6-传热组件;61-涡轮风机;611-机壳;612-排风口;613-吸风口;614-叶轮;615
‑ꢀ
鼓风电机;62-电加热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8-气压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8.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9.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上部的安装槽2、设置在安装槽2中部的传热腔3、设置在传热腔3中部的试验腔4;安装槽2、传热腔3、试验腔4外端面处齐平,并铰接设置有箱门5,箱门5与试验腔4密封配合;试验腔4连接有真空泵,传热腔3内设置有用于在传热腔3与试验腔4之间形成均热空间并均匀向试验腔4内部传热的传热组件6;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对外层的传热腔3与内层的试验腔4之间的间隙空间加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向试验腔4外壁进行均匀传热,试验腔4外壁受到均匀加热并由腔壁传至试验腔4内部,而试验腔4内部空气介质被真空泵抽真空或负压状态,热量以多方位辐射传热的形式传至试验腔4内,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30.传热组件6包括:设置在传热腔3后侧的涡轮风机61;涡轮风机61包括:设置在传热腔3后侧下部内的机壳611、设置在机壳611下部的排风口612、设置在机壳611靠近试验腔 4一侧的吸风口613、居中设置在机壳611内的叶轮614、设置在叶轮614背向吸风口613一侧并与叶轮614驱动连接的鼓风电机615;排风口612风向向下设置;试验腔4后侧下部水平设置有挡风板31,挡风板31水平高度位于吸风口613和排风口612之间,挡风板31一侧与试验腔4外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传热腔3内壁固定连接,涡轮风机61的吸风口613贯穿挡风板31;传热组件6还包括:设置在涡轮风机61的进风口33处的电加热器62;形成循环风道:空气从吸风口613进入,受到电加热器62加热,由叶轮614带动从排风口612向下方排出,并在试验腔4下方由后向前流动,同时在试验腔4左右两侧由下向上流动,汇流至试验腔4上方后,再在试验腔4上方由前向后流动,流至试验腔4后方时由上向下流动,受到挡风板31阻挡再次回流进入吸风口613,形成风路循环;在风路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空气每次循环都受到加热后均匀流动至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间隙空间的各个角落,形成均热空间,保证了试验腔4外壁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31.传热腔3与安装槽2之间间隙处填充设置有保温层21,保温层21由pu聚氨酯发泡保
温绝缘材料制成,防止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均热空间热量向外流失,造成额外能量消耗。
32.传热腔3上部设置有贯穿保温层21的出风口32,传热腔3中部设置有贯穿保温层21的进风口33;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均热空间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可由出风口32向外释放多余空气,同时,热空气自然上升,设置在上部的出风口32有利于多余热空气的自然释放;温度降低时,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均热空间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可从进风口33吸收补充空气。
33.出风口32和进风口33外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过滤板和百叶窗;百叶窗减少了进风口33和出风口32的通风量,防止通风量过大导致外界环境对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均热空间造成较大影响;过滤板阻止了灰尘进入和堵塞风口。
34.试验腔4腔壁由导热材料制成,提高了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均热空间向试验腔4 内部的传热效率。
35.试验腔4腔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试验腔4腔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8;传热腔3 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位于排风口612下方;第一温度传感器7 可实时监测试验腔4内环境温度,气压传感器8可辅助判断试验腔4内抽真空程度,第二温度传感器9可实时监测涡轮风机61的排风温度。
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均匀性的双腔体真空烘箱的工作原理为: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外层的传热腔3与内层的试验腔4之间的间隙空间加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向试验腔4外壁进行均匀传热,间隙空间内的循环风道方向为:空气从吸风口613进入,受到电加热器62加热,由叶轮614带动从排风口612向下方排出,并在试验腔4下方由后向前流动,同时在试验腔4左右两侧由下向上流动,汇流至试验腔4上方后,再在试验腔4上方由前向后流动,流至试验腔4后方时由上向下流动,受到挡风板31阻挡再次回流进入吸风口613,形成风路的不断循环,空气每次循环都受到加热后均匀流动至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间隙空间的各个角落,形成均热空间,保证了试验腔4外壁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试验腔4外壁受到均匀加热并由腔壁传至试验腔4内部,而试验腔4内部空气介质被真空泵抽真空或负压状态,热量以多方位辐射传热的形式传至试验腔4内,保证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对外层的传热腔3与内层的试验腔4之间的间隙空间加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向试验腔4外壁进行均匀传热,试验腔4外壁受到均匀加热并由腔壁传至试验腔4内部,而试验腔4内部空气介质被真空泵抽真空或负压状态,热量以多方位辐射传热的形式传至试验腔4内,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内部的温度均匀性;在试验腔4和传热腔3之间的间隙空间内形成风路循环,空气每次循环都受到电加热器 62加热并均匀流动至间隙空间的各个角落,形成均热空间,保证了试验腔4外壁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温度升高时试验腔4内部的温度均匀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