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1008发布日期:2022-12-28 03:4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3.现有的加湿器只能实现加湿的功能。无法为环境增加氛围营造,例如灯光氛围。因此,急需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
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水箱的上端面上盖合有上盖,在所述底座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水箱向所述雾化腔内供水,所述雾化腔上方的水箱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筒,所述导雾筒的下部与所述雾化腔互相连通,所述导雾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出雾口,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的正下方设有用于向上照明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照射出的灯光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出雾口照射到加湿器外部。
6.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导雾罩,所述导雾罩上端开口设置、其上端与所述上盖的下端贴合形成密封,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导雾罩内部互相连通,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导雾罩内,在所述导雾罩的内底面上对应所述导雾筒设有向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导雾筒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导雾罩内,所述第一出雾口设置在所述导雾罩内的导雾筒上。
7.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筒,所述延伸筒内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设置,在所述延伸筒下方的底座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筒内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底座内部连通,在所述安装筒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照明组件进行接电的第一接电组件。
8.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筒上方的导雾罩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进行连接的第二接电组件,所述第二接电组件与所述照明组件电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组件由灯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壳内的灯条组成,所述灯壳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采用透光材质制成,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雾罩内。
10.作为优选,所述导雾筒的上部设有环型沉台,所述通孔内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环型沉台内的环型翻边。
11.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腔一侧的底座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部中空且下端与所述底座内部连通,在所述底座内设有风扇,所述导风筒的上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水箱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集雾腔,所述导风筒延伸至所述集雾腔内部,所述雾化腔位于所述集雾腔下方,所述导雾筒设置在所述集雾腔上且与所述集雾腔内部连通。
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下凹陷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水腔,所述水箱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互相连通的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浮球开关。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从第二出雾口射出光线,从而营造出水雾与光照一起输出的氛围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所述底座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水箱向所述雾化腔内供水,所述雾化腔上方的水箱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筒,所述导雾筒的下部与所述雾化腔互相连通,所述导雾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出雾口,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的正下方设有用于向上照明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照射出的灯光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出雾口照射到加湿器外部。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水箱向雾化腔内供水,超声波雾化片接电后启动通过超声波震动将水分子打散形成水雾,水雾经过导雾筒从第一出雾口输出,然后从第二出雾口输出到加湿器外部。与此同时,照明组件向上照射,所散发的灯光从第二出雾口射出光线,从而营造出水雾与光照一起输出的氛围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参见图1-图5,一种带有灯光的加湿器,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有水箱20,所述水箱20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水箱20的上端面上盖合有上盖30,在所述底座10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雾化腔110,所述雾化腔110内设有超声波雾化片120,所述水箱20向所述雾化腔110内供水,所述雾化腔110上方的水箱20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筒210,所述导雾筒210的下部与所述雾化腔110互相连通,所述导雾筒210的上端设有第一出雾口220,所述上盖30上设有第二出雾口310,所述第二出雾口310的正下方设有用于向上照明的照明组件40,所述照明组件40照射出的灯光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出雾口310照射到加湿器外部。
2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水箱向雾化腔内供水,超声波雾化片接电后启动通过超声波震动将水分子打散形成水雾,水雾经过导雾筒从第一出雾口输出,然后从第二出雾口输出到加湿器外部。与此同时,照明组件向上照射,所散发的灯光从第二出雾口射出光线,从而营造出水雾与光照一起输出的氛围感。当灯光为暗黄光时,能形成火焰般的视觉。
22.参见图2,还包括有导雾罩50,所述导雾罩50上端开口设置、其上端与所述上盖30
的下端贴合形成密封,所述第二出雾口310与所述导雾罩50内部互相连通,所述照明组件40设置在所述导雾罩50内,在所述导雾罩50的内底面上对应所述导雾筒210设有向下贯穿的通孔510,所述导雾筒210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通孔510延伸至所述导雾罩50内,所述第一出雾口220设置在所述导雾罩50内的导雾筒210上。
23.即,超声波雾化片其在工作时,将水分子打散形成的水雾经导雾筒210后从第一出雾口220进入到导雾罩50内。在导雾罩50内的水雾与位于导雾罩50内的照明组件40所产生的光照一起从第二出雾口310输出。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雾罩50与所述上盖30的下端面通过卡扣连接。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30与所述水箱20的上部通过卡扣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其他固定连接结构进行固定。
26.参见图3,所述水箱20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筒250,所述延伸筒250内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设置,在所述延伸筒250下方的底座10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筒250内的安装筒140,所述安装筒140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底座10内部连通,在所述安装筒140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照明组件40进行接电的第一接电组件141。
27.参见图3,所述安装筒140上方的导雾罩50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通孔530,所述连通孔53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电组件141进行连接的第二接电组件,所述第二接电组件与所述照明组件40电连接。
28.第一接电组件141与第二接电组件的实施例一,两个接电组件可以采用现有的接线端子。两个接电组件互相插接实现接电。第一接电组件141与安装在底座10内部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而第二接电组件则与照明组件40进行电连接。
29.第一接电组件141与第二接电组件的实施例二,第一接电组件141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筒140上的第一正极接电柱和第一负极接电柱,所述第二接电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通孔530内的第二正极接电柱和第二负极接电柱,第一正极接电柱和第一负极接电柱与底座10内部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而第二正极接电柱和第二负极接电柱与照明组件40的正极以及负极相连接,在上盖组装在水箱上时,第一正极接电柱与第二正极接电柱相接触,所述第一负极接电柱与第二负极接电柱接触。
30.参见图2和图3,所述照明组件40由灯壳400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壳400内的灯条430组成,所述灯壳400由上壳体420以及下壳体410组成,所述上壳体420采用透光材质制成,所述上壳体420与所述下壳体410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雾罩50内。
31.所述第二出雾口310为条形槽,其长度与所述灯条430匹配。
32.参见图2,所述导雾筒210的上部设有环型沉台230,所述通孔510内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环型沉台230内的环型翻边520。环型翻边520与环型沉台230的内壁贴合,能实现密封性,以防止在通孔510处漏雾。
33.参见图2和图5,所述雾化腔110一侧的底座10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风筒130,所述导风筒130的内部中空且下端与所述底座10内部连通,在所述底座10内设有风扇,所述导风筒130的上部设有出风口131,所述水箱2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集雾腔240,所述导风筒130延伸至所述集雾腔240内部,所述雾化腔110位于所述集雾腔240下方,所述导雾筒210设置在所述集雾腔240上且与所述集雾腔240内部连通。
34.所述底座10侧壁上设有与底座10内部连通的进风槽。
35.风扇启动,风扇带有外壁空气从进风槽进入,然后从导风筒130经出风口131输出,空气流动能带有水雾向上进入经导雾筒210进入到导雾罩50,最终从第二出雾口310输出。
36.参见图4,所述底座10上设有向下凹陷且与所述雾化腔110连通的进水腔100,所述水箱20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100互相连通的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采用现有加湿器所使用的下水开关即可,其原理是当进水腔100内的水位低于浮球开关的水位时,水箱向进水腔100内部进行下水,高于水位时则停止下水。
3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