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9273发布日期:2022-12-31 14:2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壁炉热效率高,局部升温快,能弥补空调及地暖升温慢、需长时间预热、细菌易繁殖等问题,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燃烧物的不同壁炉可以分燃煤型、燃木型、燃木颗粒型和燃气型四种。其中的燃木型壁炉使用成本低、热值高、燃烧充分、排放清洁,是最自然、浪漫的取暖方式。
3.燃木壁炉作为一种应用于室内的生火取暖的装置,其炉门一般安装有玻璃观察窗,这样一方面可供人们享受壁炉提供的热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欣赏炉内火焰的跳动的景象。玻璃观察窗的存在虽然使采暖更加诗意,但是也存在误触烫伤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能够对炉门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发生误触烫伤的危险,降低了壁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炉门外侧的防护板,且所述的防护板通过固定机构与所述的炉门固定连接,所述的防护板上设置有透光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炉门的外侧设置防护板,并在防护板上设置用于观察炉内状况的透光孔,且透光孔与炉门上的玻璃窗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便能够通过透光孔观察到炉内火焰的情况,炉内的光线也可以通过透光孔透出,既进行了有效的防护,避免误触烫伤发生危险,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炉内火焰的情况,使采暖更富诗意。
8.可选的,所述的防护板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后侧延伸的翻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增加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防护板的结构强度,使防护板具有防撞击的功能。
10.可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部设置有呈弧形的筋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加防护板的结构强度。
12.可选的,所述筋板的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防护板的直径相等,所述筋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护板的直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筋板采用弧形结构,且所述筋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护板的直径。这样既可增加所述防护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力,同时还能使所述的防护装置整体保持一定的柔性,使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量,方便安装。
14.可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筋板,且位于上侧的筋板与所述防护板的上端面平齐,位于下侧的筋板与所述防护板的下端面平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整个防护装置的美观性。
16.可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炉门上的安装柱,所述的防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柱相配合的安装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防护板的可拆卸性,以方便日后的维修和维护。
18.可选的,所述的安装柱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直径的限位部,所述的安装孔为葫芦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防护板的免工具安装,在安装和拆卸的时候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工具,安装拆卸方便。
20.可选的,所述的炉门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柱,且所述炉门上的玻璃窗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柱。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保证防护板安装的可靠性,避免单侧固定所带来的结构固定不可靠,发生防护板掉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整个防护装置的美观度。
22.可选的,所述的防护板上与炉门的玻璃窗相对应的区域内均匀布满有透光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加方便的观察炉内火焰,使整个防护装置更加美观。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点有益技术效果:
25.1、该防护装置不仅能够对炉门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发生误触烫伤的危险,降低壁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影响欣赏炉内火焰的跳动的景象,使采暖更加诗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6.2、该防护装置安装方便,可以在现有的燃木壁炉上直接进行加装,不需要对原有壁炉进行修改,维护成本低。
27.3、该防护装置采用弧形结构,结构强度好,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对壁炉形成保护作用,即使有刚性物体以一定速度砸向壁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防护装置安装到燃木壁炉上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防护装置安装到炉门上后的俯视图;
31.图4为该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实施例二中该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实施例三中该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实施例三中该防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实施例四中该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实施例四中该防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炉门;11、把手;21、防护板;211、透光孔;212、第一避让孔;213、安装孔;2131、定位部;2132、连接部;2133、安装部;214、第二避让孔;215、第二通孔;22、翻
边;23、筋板;24、连接板;241、第一通孔;242、避让缺口;3、安装柱;4、锁紧螺栓;5、定位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4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燃木壁炉的隔热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炉门1外侧的防护板21,且所述的防护板21通过固定机构与所述的炉门1固定连接。所述的防护板21上与炉门1的玻璃窗相对应的区域内均匀布满有透光孔211,所述的防护板2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炉门1把手11的第一避让孔212。
43.在这里,所述的透光孔211可以为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图形。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透光孔211呈正多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的透光孔211采用正六边形结构。
44.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防护板2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向前侧拱起的弧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炉门1的方向向后侧延伸的翻边22。优选的,所述翻边22的宽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m为15-25mm。所述防护板21中部到炉门1的距离n为35-45mm。
45.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炉门1上的安装柱3,所述的防护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柱3相配合的安装孔213。
46.优选的,所述的炉门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柱3,且所述的炉门1上位于所述玻璃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柱3。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炉门1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柱3,且两个所述的安装柱3对称设置于所述玻璃窗的左、右两侧;相应的,所述防护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柱3相配合的安装孔213。
47.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的安装柱3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直径的限位部。所述的安装孔213为葫芦孔,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定位部2131、连接部2132和安装部2133,所述定位部2131的直径与所述安装柱3的固定部的直径相吻合,所述安装部2133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柱3的限位部的直径,所述连接部2132的宽度略小于所述安装柱3的固定部的直径,以通过挤压的方式所述的固定部能够刚好通过连接部2132为宜。
48.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柱3采用螺钉。
49.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第一,采用弧形的防护板21外观柔和,会增加整体的美观性。第二,通过安装柱3与葫芦孔的配合可以实现免工具安装,但是安装柱3中限位部到炉门1之间的距离需严格控制,如果距离太大,则防护板21会有前后移动的空间,使用过程中防护板21会发生晃动,结构不够稳定,也会产生噪音;如果距离太小,则无法安装防护板21,这就需要调节安装柱3的安装深度,即调整安装柱3的限位部到炉门1的距离。通过将防护板21设计成弧形结构,其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可以兼容一定的变形量,这样限位部到炉门1之间的距离控制就有较大的空间,即使限位部到炉门1之间的距离小,也可以通过向后压紧防护板21的方式,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形,以迎合限位部到炉门1之间的尺寸,不会出现无法
安装的问题。第三,通过将防护板21设计成弧形结构,不仅可以避免误触烫伤,还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撞击。若所述的防护板21采用传统的平板设计,尤其是在壁炉的体积比较大的时候,防护板21的结构刚性不好,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容易发生变形,无法起到保护的作用。本防护板21采用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防护板21要发生变形会受到安装柱3的阻挡,变形困难,因此能够很好的阻挡外力撞击,起到保护的作用。
50.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板21的内部设置有呈弧形的筋板23,所述筋板23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翻边22固定连接,所述筋板23的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防护板21的直径相等,所述筋板23的外边缘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防护板21固定连接。所述筋板23的内边缘呈弧形结构,且所述筋板23内边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护板21的直径。
5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2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筋板23,且位于上侧的筋板23与所述防护板21的上端面平齐,位于下侧的筋板23与所述防护板21的下端面平齐。
52.实施例二
53.如图6所示,去掉所述的筋板23,所述的防护板21为一平板,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54.实施例三
55.如图7所示,所述翻边22的后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的翻边22向内侧(以两翻边2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延伸的连接板24。
56.如图9所示,所述的固定机构为锁紧螺栓4,所述的连接板24通过锁紧螺栓4与所述的炉门1固定连接,所述的炉门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紧螺栓4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板2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4的第一通孔241,且所述第一通孔241的直径与所述锁紧螺栓4的端部直径相吻合。所述的防护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通孔241同轴布置的第二避让孔214,且所述第二避让孔214的直径大于所述锁紧螺栓4头部的直径。安装时,将锁紧螺栓4从第二避让孔214内插入,然后将螺丝刀从第二避让孔214内插入,拧紧锁紧螺栓4将连接板24固定到炉门1上即可。
57.位于右侧的连接板24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炉门1的把手11的避让缺口242。
58.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二。
59.实施例四
60.如图10和图11所示,去掉所述的筋板23和翻边22。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栓4,且所述的防护板21通过锁紧螺栓4与所述的炉门1固定连接,所述的防护板2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4的第二通孔215。所述的锁紧螺栓4上位于所述的防护板21和炉门1之间套设有定位套管5,且在所述锁紧螺栓4的锁紧作用下,所述的定位套管5被加紧固定在防护板21和炉门1之间。
6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6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