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2068发布日期:2023-02-17 21:5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电容器排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 mlcc生坯产品的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


背景技术:

2.片式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简称mlcc)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中被动元器件的代表,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汽车、计算机、5g通信等领域。而工业生产中mlcc的工序较多,包括配料、流延、丝印、叠层、层压、切割、排胶、烧结、倒角、封端、烧端、电镀、测试等工序。其中,排胶工序在mlcc生产中至关重要,由于mlcc生产原料中的黏合剂与增塑剂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分子有机物,在烧结过程中这些有机物会分解、挥发从而导致产品开裂、变形,造成质量事故。排胶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料中的有机物充分排放出去,从而保证产品后续的烧结质量。而排胶的效果则受排胶工艺以及排胶箱内温度均匀性的影响极大。
3.现有的排胶方式中,热传导方式是通过排胶箱的鼓风机将空气加热,通过输风管后,加热的气体经过排胶箱一侧的导热网孔板,输送到排胶箱箱体内,再对箱体内摆放的mlcc生坯产品进行加热排胶,带有胶体的空气从箱体的另一侧网孔以及排风管排出箱体外。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不足:
4.(1)目前排胶箱的热传导方式会导致排胶箱箱体内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最大达7-10℃,从而导致产品在排胶过程中存在局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影响产品的烧结性能;
5.(2)排胶箱两侧的导热网孔板位置与覆盖范围固定,无法对排胶箱内的目标区域进行精确热传导;
6.(3)排胶箱箱内热传导时的进风量与出风量无法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调整。
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以改善排胶箱内温度的均匀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以改善排胶箱内温度的均匀性。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其包括箱体、导热网孔单元、气体输送机构以及移动挡板;其中,箱体的底部设有加热元件;两导热网孔单元相对的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均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间隔,其中一所述导热网孔单元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另一所述导热网孔单元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出气通道;气体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外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通道,其另一端连接于气源,所述气体输送机构用于向所述箱体内部输送气体;移动挡板设于所述导热网孔单
元的内侧并包括滚筒以及卷绕于所述滚筒的挡板,通过所述滚筒的转动带动所述挡板上下移动以遮挡所述导热网孔单元的网孔。
10.较佳地,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还包括多个载物板,各所述载物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各所述载物板将所述箱体内分隔成多层加热空间,至少在各所述载物板上方的所述加热空间内对应于所述导热网孔单元的位置设置所述移动挡板。
11.较佳地,在所述加热空间内,对应于一所述导热网孔单元的上下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所述移动挡板。
12.较佳地,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热网孔单元的宽度,所述挡板与所述导热网孔单元紧密贴合。
13.较佳地,所述导热网孔单元包括相叠置的两导热网孔板,两所述导热网孔板相贴合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均可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两所述导热网孔板的相对移动以调节两者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大小。
14.较佳地,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还包括控制器、显示面板以及多个温度检测器,各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布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不同位置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箱体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通过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15.较佳地,所述气体输送机构包括进气管、鼓风机及输风管,所述鼓风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输风管,所述输风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气源,气体在所述鼓风机的作用下,经所述输风管输送至所述箱体内。
16.较佳地,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还包括多组进风管单元以及多组出风管单元,多组所述进风管单元沿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进气通道内并且至少对应于各所述载物板上方的所述加热空间设置,每组所述进风管单元均包括多个进风管道,各所述进风管道均与所述输风管相连通;多组所述出风管单元沿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出气通道内且至少对应于各所述载物板上方的所述加热空间设置,每组所述出风管单元均包括多个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
17.较佳地,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还包括循环管以及排气管,所述循环管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且其一端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其另一端连通所述输风管,所述箱体内的热气体可经所述循环管再次进入所述输风管内再循环利用,所述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出气通道,所述箱体内部的气体经所述出气通道、所述排气管排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在箱体内对应于其相对的两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导热网孔单元,并且在每个导热网孔单元的内侧设置移动挡板,并且移动挡板包括滚筒以及卷绕于滚筒上的挡板,通过滚筒的转动带动挡板上下移动以遮挡导热网孔单元的网孔,通过遮挡不同的网孔区域,进而调节导热网孔单元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实现箱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调节,最终可使箱体内各区域的温度均匀性更佳;另外,还可以使箱体内热气流流动速度加快,从而达到热量传输变快的效果,使得胶体排除更充分,为排胶工艺的优化提供可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沿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1.图3是图1沿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热网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导热网孔单元与移动挡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5的正视图。
25.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或/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所描述到的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7.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其包括箱体110、导热网孔单元120、移动挡板130以及气体输送机构140。其中,箱体 110的底部设有加热元件;两个导热网孔单元120相对的设于箱体110内且均与箱体110的侧壁相间隔,其中一导热网孔单元120与箱体110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110a,另一导热网孔单元120与箱体110的侧壁之间形成出气通道110b,参看图3所示。移动挡板130设于导热网孔单元120的内侧,如图3所示,移动挡板130包括滚筒131以及卷绕于所述滚筒131的挡板132,通过滚筒131的转动带动挡板132上下移动以遮挡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的网孔,进而可调节导热网孔单元120的进风量和出风量。气体输送机构140安装于所述箱体110 外且一端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10a,其另一端连接于气源,气体输送机构140用于向箱体110内部输送气体。箱体110内部的气体被加热元件加热后,可对箱体 110的产品进行加热。
28.更具体地,所述箱体110具有一箱门111,箱门111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并且箱门111的边框处填充有石英棉,使箱门111关闭后与箱体110之间的密闭性以及保温效果更好。更优选地,箱体110的内部也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优选为石英棉,但是并不以此为限,设置保温层能够在加热过程中更好的保持箱体110内的温度。
29.继续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还包括控制器、显示面板112、指示单元113及开关单元114。其中,显示面板112安装于箱体110的外侧壁并电连接于控制器,通过显示面板112可以直接设置温度曲线与风机频率,另外通过显示面板112还能显示箱体1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详见后述。指示单元113、开关单元114均安装于箱体110的外侧壁且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示单元113设置于显示面板112的下方,开关单元114设置于指示单元11的下方,当然,指示单元113、开关单元114 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指示单元113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源指示灯、加热指示灯、风机指示灯;开关单元114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源开关、加热开关、风机开关。在工作时,打开开关单元
114的所有开关,同时可根据指示单元113 的相应指示灯的状态判断箱体110是否正常工作。
30.继续参看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 还进一步包括多个载物板160,各载物板160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10内,各载物板160安装后将箱体110内分隔成多层加热空间,其中,各载物板160上方的加热空间是产品加热空间,而最底层载物板160的下方是气体加热空间,因此,在各个载物板160上方的产品加热空间内对应于导热网孔单元120的位置均安装移动挡板130,也就是说,在每个产品加热空间内均设置两个相对的移动挡板130。当然,并不限于这种设置方式,也可以在所有的加热空间内均安装移动挡板130。
3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四个载物板160,四个载物板160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10内,从而将箱体110内的空间分隔成五层加热空间,其中,四个载物板160上方的四层产品加热空间分别用于加热产品,最底层载物板160的下方的空气加热空间用于加热气体,具体参看图1-图3所示。这样,当气体被加热后流过每层产品加热空间后,热气体可以加热载物板160上的产品,详见后述。
32.继续参看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 还进一步包括两支架(图未示),两支架分别设于箱体110内对应于两导热网孔单元120的位置,每个支架上设有四层连接结构,两个支架的每层连接结构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每个载物板160对应可拆卸地安装于两支架的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两连接结构上。可理解地,每个支架上的连接结构并不限于四层,具体根据载物板160的数量灵活设置。
33.继续参看图1-3、图5-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四个载物板160上方的产品加热空间内,每层产品加热空间可以在对应于每个导热网孔单元120的内侧设置一个移动挡板130,也就是说,每层产品加热空间内一共设置两个相对的移动挡板130,通过该移动挡板130的移动来遮挡导热网孔单元120的不同区域以实现调节。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每层产品加热空间内对应于每个导热网孔单元120的上下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移动挡板130,也就是说,每层产品加热空间内一共设置四个移动挡板130,具体参看图3、图5-7所示。并且,每一侧的上下两个移动挡板130的挡板132均可上下移动,通过两个移动挡板130 的挡板132的上下移动可以实现更好的调节效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整个箱体110内一共设置了十六个移动挡板130。并且对于每个移动挡板130而言,其挡板132都是与导热网孔单元120紧密贴合的。
34.继续参看图1-图3所示,更具体地,所述挡板132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的宽度,优选与导热网孔单元120的宽度相等,挡板13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这里所说的挡板132的宽度是指其在y方向上的长度,长度是指其在z方向的长度。
35.下面结合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包括相叠置的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安装于箱体110内后均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具体为沿导热网孔单元120所在平面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均沿y方向移动,通过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的相对移动来调节两者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大小,由此实现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的网孔的错位调整,更好的调节进气量及出气量,实现更好的温度调节。
36.可理解地,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一个导热网孔板同样也是可行的,具体可参看图5-7 所示。
37.下面继续参看图1-图3所示,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还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器,各温度检测器分布于箱体110内部的不同位置并电连接于控制器,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箱体110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可通过显示面板112显示,根据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调节移动挡板130,进而达到调整箱体110内的温度之目的,最终使箱体110内的温度均匀。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十二个温度检测器,十二个温度检测器分别设置于箱体 110的顶部、底部、中间的四角位置,也就是说,每层设置四个温度检测器。当然,温度检测器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均不以该实施方式中的为限,其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位置。
3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检测器优选为热电偶,但是并不以此为限,当然还可以选用其他的温度检测器件。
39.再次参看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体输送机构140包括进气管141、鼓风机142及输风管143,鼓风机1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进气管141、输风管143,输风管14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通道110a,参看图3所示,进气管141的另一端连接于气源,气源所提供的气体在鼓风机142的作用下,经输风管143输送至所述进气通道110a,然后经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进入箱体 110的内部。
40.更优选地,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还包括多组进风管单元以及多组出风管单元。其中,多组进风管单元沿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进气通道110a内,并且每组进风管单元对应于载物板160上方的产品加热空间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有四组进风管单元,四组进风管单元对应于四个载物板160上方的产品加热空间设置,并且,每组进风管单元均包括多个进风管道,多个进风管道沿y方向均匀排列,且每个进风管道均与输风管143相连通,输风管143输送的气体通过每组进风管单元输送至载物板160上方的各层产品加热空间。更优选地,在进气通道110a内填充石英棉作为保温材料,以加强箱体110的保温效果。当然保温材料还可以是其他材质。
41.对应地,多组出风管单元沿高度方向安装于所述出气通道110b内,每组出风管单元对应于每组进风管单元设置,也即,每组出风管单元对应于每个载物板160上方的产品加热空间设置。同样地,每组出风管单元均包括多个出风管道,多个出风管道y方向均匀排列,且每个出风管道均连通箱体110的内部,出风管道用于将箱体110内的热气体排出箱体110之外。更优选地,所述箱体 11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15,排气管115连通各个出风管道,所述箱体110内部的热气经出风管道、排气管115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通道110b内同样填充石英棉作为保温材料,以加强箱体110的保温效果。
42.再次参看图1、图3所示,所述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还包括循环管150,循环管150设于箱体110的侧壁,并且循环管150的下端连通箱体110的底部,其上端连通进风管单元,因此,箱体110内的加热气体可经循环管150的下端再次进入进风管单元,然后再输送至箱体110内循环利用。
43.下面结合图1-7所示,对使用本实用新型之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的热传导调节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4.s01、将载物板160依次装入箱体110内,再将待加热产品放置于各载物板 160上;
45.s02、根据产品摆放的区域,转动滚筒131使其带动挡板132上下移动,使所述挡板132覆盖所述导热网孔单元120的网孔的区域对应摆放产品之外的目标区域,然后关闭所述箱体110的箱门111并设置温度参数;
46.s03、所述气体输送机构140将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10a及与之连通的导热网孔单元120通入箱体110内,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气体,热气体在每层加热空间内流动以对载物板160上的产品进行加热,部分热气体经另一导热网孔单元120排出至出气通道110b;
47.s04、排胶完成后,记录各所述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
48.s05、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器的实际温度确定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然后重复步骤s02-s05,直至各所述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误差达到设定范围。
49.当各个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误差达到设定范围后,完成温度调节的步骤,可以利用该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进行正式的排胶处理。
50.下面再次结合图1-7所示,以利用本实用新型之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 对片式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简称mlcc)进行排胶为例,对使用该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的热传导调节方法及步骤进行说明。
51.s11、将各层载物板160安装于箱体110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四层载物板160分别安装于箱体110内,四层载物板160将箱体110的内部分隔成五层加热空间,其中,最底层的加热空间是用于通过加热元件加热气体的气体加热空间,四层载物板160上方的加热空间分别为产品加热空间。
52.s12、将切割工序下传的mlcc生坯产品经排片放置在镍网上,再将镍网放置在氧化铝支架上,然后将支架铺放在箱体110内的载物板160上,根据产品的数量,将具有生坯产品的支架分别放在五层载物板160上。
53.具体地,支架铺放在载物板160时,根据载物板160从箱体110内取出的需要,会使支架与载物板160的边缘具有一定距离。
54.s13、对导热网孔单元120及/或移动挡板130进行调整,并设置加热所需的温度参数及风机参数。
55.具体结合图1、图4所示,当导热网孔单元120具有两个导热网孔板121、 122时,沿箱体110的前后方向(y方向)移动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调节两个导热网孔板121、122相叠置的区域以达成两者网孔错位调整之目的。如果导热网孔单元120仅具有一个导热网孔板时,则省去该调整步骤。
56.接着参看图5-7所示,根据产品摆放的区域,手动转动滚筒131,使滚筒131 带动挡板132上下移动,使挡板132覆盖区域对应摆放生坯产品之外的目标区域。重复挡板132的调节步骤,依次完成四层产品加热空间内的所有移动挡板130的调节。
57.然后关上箱门111,拧动旋转手轮式把手,使箱内保持密封,之后通过箱体 110正面的显示面板112设置加热所需的温度参数以及风机参数。
58.s14、通过风机开关控制鼓风机142开始运行,鼓风机142运行而将气体通过输风管143送入进风管单元的进风管道内,由进风管道、导热网孔单元120 送入箱体110的内部;与此同时,加热元件对箱体110内的气体加热,热气体一部分沿载物板160之间的产品加热空间横向移动,通过热气体对载物板160上的生坯产品进行加热。
59.更具体地,在加热过程中,一部分热气体通过排胶箱箱体110另一侧的导热网孔单
元120排出至出风管单元的出风管道,再由出风管道排出至排气管115,通过排气管115排出至箱体110外;同时,还有一部分热气体经箱体110底部进入循环管150内,由循环管150再次输送至进风管道,最终重新进入箱体110 内循环利用。
60.s15、加热过程中多个温度检测器分别对箱体110内的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监控,通过多个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监测箱体110内各区域的温度。更具体地,箱体110内的十二个温度检测器分别对箱体110内部上、中、下三层的四角位置进行温度检测,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温度通过显示面板112显示,因此可以实时监控箱体110内各个区域的温度。
61.s16、当箱内排胶完成后,待产品冷却至室温,然后拆卸移动挡板130,并检查挡板132的覆盖导热网孔板的侧面是否有粉尘或杂质并进行及时清理。
62.s17、记录多个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温度以及需求温度,并根据进风量与出风量差异化的实际需求,确定需要调整温度的区域以及挡板132所需要覆盖的不同目标区域,然后返回上述步骤s13,循环上述步骤s13-s17,直至多个温度检测器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的误差达到预设范围。
63.具体地,当十二个温度检测器测量得到的实际温度的误差达到预设范围内时,说明箱体110内各个区域的温度达到排胶加热所需的均衡要求,至此完成排胶箱的热传导调节过程。
64.调节完成后,可对同一批次的mlcc生坯产品进行排胶加热,具体的加热步骤与上述调节过程的步骤相同,即,重复步骤s11-s16即完成一次加热,然后换上新的mlcc生坯产品,再次重复步骤s11-s16进行加热。直至该批次的 mlcc生坯产品全部完成排胶加热为止。
65.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传导可调的排胶箱100,在箱体110内对应于其相对的两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导热网孔单元120,并且在每个导热网孔单元 120的内侧设置移动挡板130,移动挡板130包括滚筒131以及卷绕于滚筒131 上的挡板132,通过滚筒131的转动带动挡板132上下移动以遮挡导热网孔单元 120的网孔,通过遮挡不同的网孔区域,进而调节导热网孔单元120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实现箱体1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调节,最终可使箱体110内各区域的温度均匀性更佳;另外,还可以使箱体110内热气流流动速度加快,从而达到热量传输变快的效果,使得胶体排除更充分,为排胶工艺的优化提供可能。
6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