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6557发布日期:2023-03-24 19:3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2.铝箔是一种用金属铝直接压延成薄片的烫印材料。铝箔因其优良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烟、药品、照相底板、家庭日用品的包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3.铝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烘干机对其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机内各个区域的气流流速和气流温度往往是存在差异的,譬如,靠近热风进风口区域的气流流速较快、气流温度较高,而远离热风进风口区域的气流流速较慢、气流温度较低,从而导致铝箔的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干效果好的烘干设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用于烘干物料,包括:箱体,内部设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的腔顶和/或腔底为弧形面,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连通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烘干腔连通的抽风口和至少一进风口;风向调节组件,设于所述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用于使得经由所述进风口流出的气流朝向所述腔顶和/或所述腔底方向吹送。
6.优选地,所述风向调节组件包括枢接于所述烘干腔的腔壁上的活动件;
7.其中,所述风向调节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烘干腔的腔壁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活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配合的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槽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
8.所述风向调节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件铰接,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烘干腔内;或者,
9.所述风向调节组件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单元,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单元与所述活动件的枢接轴传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风向调节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上的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并排设于所述活动件上,用于匀风;
11.其中,所述多个翅片还被构造为使得所述进风口吹出的气流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物料进口、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流动。
12.优选地,所述的烘干设备,还包括:风机,其进风端口通过第一风管与所述抽风口连通;加热单元,设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用于加热气流;其中,所述抽风口较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物料出口设置,所述第一风管上设有补风口,所述补风口使得进入所述烘干腔的风量大于从所述烘干腔中抽离的风量,以使所述烘干腔内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物料进口流出。
13.优选地,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物料出口设于所述箱体的一对相对分布的第一侧壁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抽风口所在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分布;
14.所述腔顶和所述腔底为弧形面,在沿所述物料进口至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腔顶和所述腔底先呈逐渐远离所述物料的态势,再呈逐渐靠近所述物料的态势;
15.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靠近所述腔顶分布的第一进风口和靠近所述腔底分布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物料的上下两侧。
16.优选地,所述腔顶和所述腔底具有呈逐渐远离所述物料的第一区域段和呈逐渐靠近物料的第二区域段,所述第一区域段和所述第二区域段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烘干腔的中部;
17.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也位于所述烘干腔的中部,以使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出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段和所述第二区域段的连接处吹送。
18.优选地,所述腔顶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腔顶围设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位于物料的上方,在沿所述物料进口至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隔板上间隔分布有多排第一孔列,所述多排第一孔列沿垂直于物料的运动方向延伸;和/或,
19.所述腔底的上方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腔底围设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物料的下方,在沿所述物料进口至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隔板上间隔分布有多排第二孔列,所述多排第二孔列沿垂直于物料的运动方向延伸。
20.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靠近物料侧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多排第一孔列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一出风罩,所述第一出风罩罩设于所述第一孔列上,所述第一出风罩靠近物料侧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出风槽,所述第一出风槽沿所述第一孔列的延伸方向分布;
21.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罩远离物料侧的一端为敞口端,在沿所述第一隔板至物料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出风罩的纵向截面呈逐渐减小的态势;和/或,
22.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物料侧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多排第二孔列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出风罩,所述第二出风罩罩设于所述第二孔列上,所述第二出风罩靠近物料侧的端部上设有第二出风槽,所述第二出风槽沿所述第二孔列的延伸方向分布;
23.其中,所述第二出风罩远离物料侧的一端为敞口端,在沿所述第二隔板至物料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出风罩的纵向截面呈逐渐减小的态势。
24.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风管与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加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二风管具有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25.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流量调节单元。
26.优选地,所述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8.当气流吹向腔顶的中间部分,由于腔顶呈中高、两侧低的结构,气流在腔顶的导向作用下沿烘干腔的中部至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的方向流动,即沿中间向两侧方向流动,从而能够使得烘干腔内的气流流速、温度均匀,减少各个区域之间的温度差,避免烘干腔内出现
中间区域与两侧区域温度差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改善了烘干效果,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设备在前视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设备在后视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设备在沿物料进口至物料出口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设备在沿垂直于物料进口至物料出口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34.图5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腔顶与第一隔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6.图7为风向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腔底与第二隔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8.图9为第二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第一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4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用于烘干物料,在一应用场景中,所述烘干设备用于铝箔的烘干,铝箔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其表面涂覆胶液,所述烘干设备的作用就是将铝箔上的胶液烘干。当然,所述烘干设备设备还可以用于其他物料的烘干,例如,布料、木材、工艺品等,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44.下文将主要以所述烘干设备用于铝箔烘干为主述场景来阐述的。但基于上文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4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烘干设备包括:内部设有烘干腔的箱体100、加热单元800、
风机810,其中,风机810用于在箱体100的烘干腔内形成循环流动的气流,加热单元800用于加热经由风机810排出的气流,使得进入烘干腔内的气流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气流,从而实现对烘干腔内铝箔的烘干作业。
46.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箱体100为规则的六面体结构,譬如,长方体、正方体。其中,箱体100的侧壁上设有与烘干腔连通的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箱体100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烘干腔连通的抽风口140和至少一进风口130。具体地,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设于箱体100的一对相对分布的第一侧壁上,进风口130和抽风口140设于箱体100的第二侧壁上,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分布。以箱体100为长方体为例,箱体100具有四个侧壁,分别为前、后、左、右四个面体,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设于前、后面体上,进风口130和抽风口140则设于左右面体上。反之,若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设于左、右面体上,则进风口130和抽风口140设于前、后面体上。其中,进风口130和抽风口140可以设于箱体100的同一侧壁上,也可以是分布于相对分布的一对面体上。
47.在本实施例中,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等高分布,呈细长窄口状。物料进口110和物料出口120处分别设有输料辊单元900,输料辊单元900位于箱体100的外侧。物料进口110处的输料辊单元900用于将涂覆有胶液的铝箔910输送至箱体100的烘干腔内,物料出口120处的输料辊单元900则用于将烘干作业后的铝箔910输出箱体100。
48.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考虑到箱体100在沿物料进口110至物料出口120的方向上的长度较长,为了避免铝箔具有向下低落的趋势,箱体100的烘干腔内还设有多个中间辊920,多个中间辊920能够阻止铝箔向下低落。
49.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腔的腔顶150和腔底160中的至少一者为弧形面。具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腔顶150和腔底160中只有腔顶150为弧形面;第二中情况,腔顶150和腔底160中只有腔底160为弧形面;第三种情况,腔顶150和腔底160均为弧形面。
50.关于弧形面的设置形式,在沿物料进口110至物料出口120的方向上,腔顶150和腔底160先呈逐渐远离物料的态势,再呈逐渐靠近物料的态势。也就是说,腔顶150和腔底160具有呈逐渐远离物料的第一区域段和呈逐渐靠近物料的第二区域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段和第二区域段的连接处位于烘干腔的中部。也就是说,腔顶150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面;腔底160为中间低、两侧高的弧形面,腔顶150和腔底160在上、下方向上对称分布。
51.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腔内还设有风向调节组件200,风向调节组件200设于烘干腔的侧腔壁(箱体100侧壁的内壁)上。风向调节组件200位于进风口130处,用于调节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流向。
52.具体地,在腔顶150和腔底160中只有腔顶150为弧形面的情况下,风向调节组件200用于使得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朝向腔顶150吹送;在腔顶150和腔底160中只有腔底160为弧形面的情况下,风向调节组件200用于使得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朝向腔底160吹送;在腔顶150和腔底160均为弧形面的情况下,风向调节组件200用于使得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朝向腔顶150和腔底160方向吹送。附图3为腔顶150和腔底160都为弧形面的情况,下文以腔顶150和腔底160均为弧形面的情况为例进行阐述。
53.当腔顶150和腔底160均为弧形面时,进风口1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靠近腔顶150分布的第一进风口和靠近腔底160分布的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铝箔910的上下两侧,从而能够实现在铝箔910的上、下两个方向上对铝箔910进行烘干的
目的。
5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位于烘干腔的中部,以使经由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流出的气流朝向第一区域段和第二区域段的连接处吹送。
55.以腔顶150为例,当气流吹向腔顶150的中间部分(第一区域段和第二区域段的连接处)时,由于腔顶呈中高、两侧低的结构,气流在腔顶的导向作用下沿烘干腔的中部至物料进口110、物料出口120的方向流动,即沿中间向两侧方向流动,从而能够使得烘干腔内各个区域的气流流速和温度大致相同,避免烘干腔内出现中间区域气流流速快、温度高而两侧区域气流流速慢,温度低的问题。腔底160的情况与腔顶150的情况类似,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大致”或“基本”可以理解为接近、近似,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腔顶150和腔底160设置为弧形面,再利用风向调节组件200使得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朝向腔顶150和腔底160吹送,能够使得烘干腔内各个区域的气流流速和温度趋于一致,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改善了烘干效果,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57.关于风向调节组件200的结构,在一方案中,请参阅图7所示,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枢接于烘干腔的腔壁上的活动件210、固设于烘干腔的腔壁上的调节座220。其中,活动件210为板件,活动件210通过合页枢接于烘干腔的腔壁上。调节座220上设有第一调节槽221,活动件210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槽221配合的第二调节槽211,第二调节槽211与第一调节槽221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紧固为螺栓和螺母,使用时,工人调整好活动件210与进风口130所在腔壁之间的夹角大小后,旋紧螺母即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调整好活动件210的倾斜角度后,工人将螺栓和螺母取下,活动件210与调节座220之间利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58.在另一方案中,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枢接于烘干腔的腔壁上的活动件210、与活动件210连接的气缸(图中未示意)。其中,活动件210为板件,活动件210通过合页枢接于烘干腔的腔壁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件210铰接,气缸的缸体固设于烘干腔内。使用时,通过气缸调节活动件210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自动化调节的目的。
59.在又一方案中,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枢接于烘干腔的腔壁上的活动件210、与活动件210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意)。其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单元,电机通过减速单元与活动件210的枢接轴传动连接。由此,也能够实现活动件210倾角的自动调整,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60.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风向调节组件200还包括位于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的多个翅片230,多个翅片230并排设于活动件210上,用于匀风。在本实施例中,翅片230具有根部231和导流部232,导流部232较根部231远离进风口130设置,其中,导流部232为朝向物料进口110或是物料出口120方向弯曲的弧形片。
61.由上述可知,多个翅片230除了具有匀风的作用外还具有引导进风口130处的气流沿进风口130至物料进口110、物料出口120的方向流动,能够进一步减少烘干腔内的温度差。
62.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风机810具有进风端口和出风端口,风机810的进风端口通过第一风管820与抽风口140连通。加热单元800设于风机810的出风端口与进风口130之间,用于加热气流,由此,使得进入烘干腔内的气流具有预设温度。
63.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风管700与位于箱体100外侧的加热单元800连通。请参阅图9所示,第二风管700具有与加热单元800连通的入风口730、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710、与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7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上、下分布,即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二进风口的正上方,第一出风口710与第二出风口720也上、下分布。
64.其中,第二风管700内还设有流量调节单元740,流量调节单元740设于第一出风口710和第二出风口720处,流量调节单元740用于调节第一出风口710和第二出风口720处的流量。
65.流量调节单元740包括挡板741、与挡板741固定连接的转轴742,转轴742延伸至第二风管700外侧的部分上设有手轮(图中未示意),用户可以通过手轮调节挡板741的旋转角度,目的是使得第一出风口710和第二出风口720处的风量一致,或者接近一致。
66.为了提高烘干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抽风口140较进风口130靠近物料出口120设置,第一风管820上设有补风口830,补风口830使得进入烘干腔的风量大于从烘干腔中抽离的风量,以使烘干腔内的气流能够通过物料进口110流出。由此,物料进口110流出的气流能够对铝箔进行预热,有效提高了铝箔的烘干效率。
67.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6所示,腔顶150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板300,第一隔板300与腔顶150围设形成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一腔室位于铝箔的上方。在沿物料进口110至物料出口120的方向上,第一隔板300上间隔分布有多排第一孔列310,多排第一孔列310沿垂直于铝箔的运动方向延伸。
68.同理,请参阅图3和图8所示,腔底160的上方设有第二隔板400,第二隔板400与腔底160围设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二进风口连通,第二腔室位于铝箔的下方。在沿物料进口110至物料出口120的方向上,第二隔板400上间隔分布有多排第二孔列410,多排第二孔列410沿垂直于铝箔的运动方向延伸。
69.在本实施例中,抽风口140位于第一隔板300和第二隔板400之间。由此,只开设一个抽风口140就能够实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气流的抽取,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7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10所示,第一隔板300靠近物料侧的端面上设有与多排第一孔列310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一出风罩500,第一出风罩500罩设于第一孔列310上,第一出风罩500靠近物料侧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出风槽510,第一出风槽510沿第一孔列310的延伸方向分布;其中,第一出风罩500远离物料侧的一端为敞口端,在沿第一隔板300至铝箔的方向上,第一出风罩500的纵向截面呈逐渐减小的态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出风罩500的纵向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71.同理,请继续参阅图8所示,第二隔板400靠近物料侧的端面上设有与多排第二孔列310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出风罩600,第二出风罩600罩设于第二孔列410上,第二出风罩600靠近物料侧的端部上设有第二出风槽610,第二出风槽610沿第二孔列410的延伸方向分布;其中,第二出风罩600远离物料侧的一端为敞口端,在沿第二隔板400至铝箔的方向上,第二出风罩600的纵向截面呈逐渐减小的态势。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出风罩600的纵向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72.第一出风槽510和第二出风槽610为沿垂直于铝箔的运动方向延伸的细长槽,目的是减小气流的流通截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出风罩500和第二出风罩600能够使
得气流的流动速度加快,进而提高烘干效率。
7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箱体10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观察窗,每一观察窗处可开合地设有门板170。其中,在沿物料进口110至物料出口120的方向上,多个观察窗等间隔分布。通过上述观察窗能够方便地了解烘干腔内部的情况,方便工人检查铝箔的烘干进度,操作方便,同时也便于检修。
74.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