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6612发布日期:2023-04-20 01:0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通常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内部设置新风模块,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空调室内机的体积,且新风模块的过滤组件,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具有清洗不便的缺点。同时,由于空调室内机体积的限制以及新风功能使用频次相对较低的原因,新风模块一般比较小,且送风距离不远,导致新风在整个室内扩散的比较慢,影响室内空气的改善速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存在将新风模块安装于空调室外机上的技术手段,如本技术人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66938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新风模块,新风模块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机壳的顶部,不占用室内空间;新风模块具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通过壳体前侧的插口滑动插置于壳体内,便于拆装、清洗及更换,同时保证了长期的过滤效果。但该空调室外机的新风模块不具备加湿功能,尤其在冬天室内空气较为干燥时,用户体验感较差,且为了实现加湿功能需单独配备加湿器等加湿设备,占用室内空间且加湿器加湿无法在室内大范围扩散,不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3、机壳,安装于室外;

4、新风外壳,设于所述机壳的顶部,所述新风外壳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

5、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新风外壳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6、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外壳的内部,所述新风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用以驱动室外新风从所述进风口流经所述过滤组件后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

7、送风管,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与室内连通;

8、加湿组件,设于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新风风机之间,其包括:

9、水槽,设于所述新风外壳上用以蓄水;

10、加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槽上,且部分地所述加湿轮置于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轮绕所述新风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的旋转轴转动用以加湿流经所述加湿轮的室外新风;

11、在所述新风风机的驱动下,室外新风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外壳内,所述新风外壳内的室外新风依次经过所述过滤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后,由所述出风口流出,出风口流出的室外新风经所述送风管送风至室内。

12、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新风模块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机壳上,避免新风模块占用室内空间,且通过在新风模块内设置过滤组件以及加湿组件,使得室外新风进入新风外壳时,经过过滤组件进行除尘除臭过滤,再经由加湿组件进行加湿吹至室内,大大提高了室外空气的净化加湿,避免室内空气环境干燥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加湿组件包括水槽以及加湿轮,室外空气流经转动的加湿轮进行加湿,结构简单,提高了加湿效率。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加湿轮内形成有容纳腔和容水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加湿棉,所述容水腔靠近所述加湿轮的边缘设置,所述容水腔转动至所述加湿轮的底部时位于所述水槽内,所述容水腔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靠近所述加湿轮的边缘设置,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容水腔,在容水腔转动至水槽内时通过进水孔进行储水,容水腔转动到顶部时将其内的水洒在加湿棉上,增大了加湿棉的沾水量,进而增加了加湿量,提高了加湿效果,进而提高了空气的净化和加湿效率。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加湿轮包括:

15、轮座,其一侧具有敞口且所述轮座背离所述敞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筋;

16、轮盖,连接于所述轮座的敞口侧且其背离所述轮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筋,所述轮盖与所述轮座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容水腔,所述第一挡筋与第二挡筋用以固定所述加湿棉,避免加湿棉吸水后从容纳腔内脱出,提高了加湿棉的吸水稳定性。

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轮盖的外径与轮座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轮盖的外周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轮座的周面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扣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适配连接以使所述轮座与所述轮盖连接固定,该连接方式使得加湿轮的装配以及拆卸变得更加方便。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加湿轮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加湿轮的边缘设置且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两个挡板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加湿轮的周面围合形成所述容水腔,至少一个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板上,进水孔设置于挡板上方便进水并在容水腔内进行存储,同时出水孔设置在连接板上方便容水腔转动顶部时,向加湿棉进行洒水。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由两个斜板呈角度连接形成,在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相对两个所述斜板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加湿轮的圆心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为两个所述斜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加湿轮的圆心的连接线;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加湿轮的内周壁之间具有形成所述出水孔的间隙。该设置使得容水腔转动至顶部时,将其内部的积水沿加湿轮的周壁均匀分洒在加湿棉上。

2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水槽在所述新风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侧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固定轴座,所述加湿轮相对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加湿轮的圆心处且通过轴套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座上,以使所述加湿轮与所述水槽转动连接,该设置避免转轴贯穿加湿棉,提高了加湿轮的转动稳定性。和/或,

21、所述新风外壳内还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槽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新风外壳且延伸至所述新风外壳的外部,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用以检测水位的水位开关,避免水位过低影响室外新风的加湿功能。

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新风外壳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23、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新风外壳上,且其具有输出轴;

24、主动齿轮,同轴装设于所述输出轴上;

25、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26、传动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且与所述加湿轮的外周面接触;

27、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传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轮转动与所述加湿轮的外周面摩擦传动带动所述加湿轮同步转动;该设置通过传动轮与加湿轮的外周面摩擦传动,避免直接通过加湿轮的外周设置齿轮面齿轮啮合传动导致溅水问题。

2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齿轮支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齿轮支座的一侧,所述齿轮支座背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套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上形成有容纳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容置槽,所述齿轮支座上靠近所述从动齿轮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摆臂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推动所述摆臂绕所述套筒转动以使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加湿轮抵接;该设置使得摆臂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有压紧力使得传动轮压紧在加湿轮上,从而带动加湿轮转动。

2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齿轮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摆臂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适配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加湿轮之间且靠近所述加湿轮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止挡筋,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止挡筋用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滑动范围以使所述摆臂在所述滑动范围内绕所述套筒转动,保证摆臂只能绕套筒转动且不会脱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