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5329发布日期:2023-05-05 13:0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背景技术:

1、风冷油冷器通常是由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组成,在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之间组成流通通路。多层流道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方式叠置起来,再钎焊成为一个整体组成油冷器芯体,最后将油冷器芯体和对应的橡胶垫、衬套和温控阀等零件装配在一起,就组成了风冷油冷器。

2、现有的风冷油冷器中油冷器芯体的内部流道为u型流道,即一部分流道中的流体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流道中流体的流向相反,这样的u型流道造成了油阻较大,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以缓解现有u型流道油阻较大,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

4、所述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5、更进一步的,

6、所述第一法兰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法兰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

7、更进一步的,

8、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端相连通。

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

10、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出油端,所述进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11、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

12、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进油端,所述出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13、更进一步的,

14、所述油冷器芯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根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多根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15、更进一步的,

16、所述油冷器芯体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油冷器芯体的顶部和底部。

17、更进一步的,

18、所述引流管的中部通过支撑板与所述顶板连接。

19、更进一步的,

20、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焊接连接。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油冷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

22、本实用新型至少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23、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所述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24、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即引流管将油冷器芯体的两端部连接形成流通通道,这样油冷器芯体内部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具有相同的流向。油冷器芯体内部流体流向成直流,相比于现有的u型流道油阻大大降低,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提高了散热效率。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风冷油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本技术通过引流管的设置,在油冷器芯体内部形成直流通道,使得油阻相比现有的U型结构降低一半多,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降低了油阻,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齐晓亮,马海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