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1523发布日期:2023-07-24 01:3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电,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1、目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燃气灶是否好清洁,故钢化玻璃面板、上凸式盛液盘、分体式燃烧器的燃气灶占据主流,而采用分体式燃烧器的燃气灶,由于炉头的内环气道与外环气道集合在同一个圆环上,故点火针和感应针需要安装在炉头外环气道外面,但感应针需要由内环火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燃烧器在小火燃烧时,感应针也能够感应到火焰从而保证不熄火。

2、基于上述情况,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以下三种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3、第一,采用通过在分火器上面镶嵌铜块,并在铜块上面钻孔切槽的方式进行传火感应,这种结构方式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镶嵌铜块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第二、传火槽裸露在上方没有遮挡,当锅底溢出汤液时容易堵塞传火槽,导致感应不到火焰从而启动熄火保护。

4、第二,通过在炉头上面将安装热电偶的孔加工为斜孔的方式,将感应针斜着安装,使得感应针头部能伸到内火盖火孔烧到的位置。这种方案,同样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加工斜孔制造难度大;第二,不美观;第三,装拆分火器进行清洁时困难;

5、第三,通过将增大内火盖的直径,使得内火盖的火孔在燃烧时可以烧到感应针;但该种方案就会导致内火盖直径大,进而会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内火盖直径大,与外火盖搭配不协调,影响美观;第二,内环火外溢,导致锅底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烹饪效果;第三:火盖直径大,耗材也多,成本高;

6、而随着燃气灶的安全性能不断提高,需要在燃烧器中间增加防干烧温度传感器时,导致的结果是感应针安装位置越来越靠外,上述三种方案的缺点则越来越明显。

7、因此,亟需一种燃烧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通过在凸台上同时设置感应出火孔和点火出气孔,以使得点火感应针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点火判断,点火针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点火,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备。

2、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燃烧器,包括:

4、炉头;

5、分火器,设置在所述炉头的上侧并与所述炉头连通;

6、感应针和点火针,均安装在所述炉头上;

7、内火盖,安装在所述分火器的上侧,所述内火盖上开设有主火孔以及位于所述主火孔下方的传火槽,所述内火盖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感应出火孔和点火出气孔,所述感应针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的外侧,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外侧。

8、可选地,所述分火器上设置有挡流件,所述挡流件设置在所述感应出火孔和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内侧,用于减小所述传火槽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和所述点火出气孔下侧部分处的燃气出气量。

9、可选地,所述挡流件与所述内火盖的内侧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传火槽的宽度。

10、可选地,所述挡流件的上端还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上至下朝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倾斜设置。

11、可选地,所述挡流件的上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

13、可选地,所述内火盖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和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后侧,所述挡流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4、可选地,所述感应出火孔的出口突出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口设置。

15、可选地,还包括外火盖,所述外火盖设置在所述分火器的上侧并位于所述内火盖的外侧。

16、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通过在凸台上同时设置感应出火孔和点火出气孔,以使得点火感应针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点火判断,点火针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点火,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备。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3)上设置有挡流件(301),所述挡流件(301)设置在所述感应出火孔(105)和所述点火出气孔(106)的内侧,用于减小所述传火槽(104)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105)和所述点火出气孔(106)下侧部分处的燃气出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301)与所述内火盖(1)的内侧之间存在间隙(100),所述间隙(100)的宽度小于所述传火槽(104)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301)的上端还设置有导向斜面(302),所述导向斜面(302)自上至下朝所述内火盖(1)的中部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301)的上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03)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1)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二凹槽(102)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105)和所述点火出气孔(106)的后侧,所述挡流件(30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出火孔(105)的出口突出于所述点火出气孔(106)的出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火盖(2),所述外火盖(2)设置在所述分火器(3)的上侧并位于所述内火盖(1)的外侧。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设置在所述炉头的上侧并与所述炉头连通;感应针和点火针,均安装在所述炉头上;内火盖,安装在所述分火器的上侧,所述内火盖上开设有主火孔以及位于所述主火孔下方的传火槽,所述内火盖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感应出火孔和点火出气孔,所述感应针位于所述感应出火孔的外侧,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外侧。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亮,叶飞,刘华荣,陈安锡,施国生,邓飞忠,吴亭,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