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9495发布日期:2024-01-23 10: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


背景技术:

1、风机过滤机组是一种自带动力的送风过滤装置,英文全称为(fan filter unit),(简称:ffu),其应用于洁净室,吊顶空间或空调机房面积不够的位置以及洁净室静压不足的场所。然而,很多企业整个项目不选择使用ffu的主要原因是在结构方面有多个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例如如下几个问题:

2、第一:更换过滤器复杂,维护成本高

3、当高效过滤器应用一定期限(即:终阻力),只能重新更换过滤器。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至少要三人至四人在有限的送风夹层中配合操作,将电源切断,再将五十公斤左右的设备整台弯腰抬起,还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找到能暂放(ffu)的空间,(ffu)摆放稳定后,再将旧过滤器取出,然后将新过滤器置入,再通过几个人合力抬回(ffu)安装摆放到位,最后接上电源线方可使用,以上操作流程至少需要五至六人合力半小时才能更换一台过滤器,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过滤器的价值并不是很高,但施工人员的费用却更高。尤其是在更换过滤器期间,业主必须停工停产一周,这样更换又会带来附加投资,停工停产所造成的损失投资商是不想看到的。

4、第二:压力不平衡,气流均匀性差

5、风机过滤机组从顶部将空气吸入并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绝大部分厂家都开始装配气流均衡装置,用来调整ffu的出口气流,从而改善洁净室的气流分布。这种均衡装置大约分为三种:一种为孔页,主要通过页上的孔的疏密分布来调节ffu的出口气流。一种为格栅,主要通过格栅的疏密来调节ffu的出口气流。另外一种为动力曲线,主要通过曲线的形状来诱导气流的流动,同时也通过曲线上的孔疏密分布来调节气流。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在整个出风面也只能以0.30m/s-0.45m/s±20%左右的面风速送出,并得不到标准出风面以±5%均匀输出的理想效果。出风面风速不均匀就会产生乱流与扰流。导致高精尖用户大批产品成品率下降,甚至产品报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6、第三:密封及密闭性的问题

7、风机过滤单元(简称:ffu)送风系统的静压箱为负压,因此即使风口安装存在泄漏,也是从洁净室向静压箱泄漏,不会造成对洁净室的污染,但是能源损耗也应该值得关注!如果高效过滤器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没有达到绝对密封,整个工程项目都将接受失败的可能!

8、有鉴于此,有必要对风机过滤单元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通过设置多页鱼尾导流页及其结构参数,风机引入的气流由多页鱼尾导流页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气流分布均匀性能够达到最佳,气流能够均匀覆盖通过高效过滤器,压力平衡,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高效过滤器的利用率,最终能够达到标准出风面以±5%均匀输出的理想效果,从而保证了洁净室内的产品质量;此外,利用压紧件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从而使高效过滤器下端的密封胶条能够紧紧压持在条形齿上,从而能够保证高效过滤器和箱体之间绝对密封,能够保证零泄露。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包括底部呈敞口状的箱体,两个铰接在箱体上且对开的箱盖,安装在箱盖上的风机,连接在箱盖下方的托板,位于箱体内且位于托板下方的高效过滤器;所述托板前后部设有呈中心对称布置的多页鱼尾导流页,两组多页鱼尾导流页环布在风机下方,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包括若干个依次顺时针倾斜的导流页。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包括依次顺时针倾斜的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所述第一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8°-12°,所述第二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18°-22°,所述第三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28°-32°,所述第四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38°-42°;所述第一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08-0.09,所述第二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2-0.3,所述第三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45-0.55,所述第四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7-0.8。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10°,所述第二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20°,所述第三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30°,所述第四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40°。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前后端呈敞口状,所述托板左右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箱盖上,所述第四页一端连接有曲面页,所述第四页、曲面页和挡板形成闭合区域。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持在托板前后端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连接在箱盖上。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下端和托板连接,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上端和箱盖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风机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托板上。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盖前后端设有导风条。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过滤器边缘设有液体胶,所述液体胶下端设有密封胶条,所述箱体下端设有条形齿,所述密封胶条压持在条形齿上。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干个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的压紧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件包括开设在箱体内壁上的滑槽,位于滑槽内的预埋螺母,偏心轮压件,穿过偏心轮压件且和预埋螺母连接的塞打螺丝;所述偏心轮压件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风机过滤单元,通过设置多页鱼尾导流页及其结构参数,风机引入的气流由多页鱼尾导流页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气流分布均匀性能够达到最佳,气流能够均匀覆盖通过高效过滤器,压力平衡,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高效过滤器的利用率,最终能够达到标准出风面以±5%均匀输出的理想效果,从而保证了洁净室内的产品质量;此外,利用压紧件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从而使高效过滤器下端的密封胶条能够紧紧压持在条形齿上,从而能够保证高效过滤器和箱体之间绝对密封,能够保证零泄露。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呈敞口状的箱体,两个铰接在箱体上且对开的箱盖,安装在箱盖上的风机,连接在箱盖下方的托板,位于箱体内且位于托板下方的高效过滤器;所述托板前后部设有呈中心对称布置的多页鱼尾导流页,两组多页鱼尾导流页环布在风机下方,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包括若干个依次顺时针倾斜的导流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包括依次顺时针倾斜的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所述第一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8°-12°,所述第二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18°-22°,所述第三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28°-32°,所述第四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38°-42°;所述第一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08-0.09,所述第二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2-0.3,所述第三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45-0.55,所述第四页到箱盖外侧边最短距离与箱盖宽度比值为0.7-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10°,所述第二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20°,所述第三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30°,所述第四页和托板外侧边夹角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前后端呈敞口状,所述托板左右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箱盖上,所述第四页一端连接有曲面页,所述第四页、曲面页和挡板形成闭合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在托板前后端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连接在箱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下端和托板连接,所述多页鱼尾导流页上端和箱盖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风机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托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前后端设有导风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过滤器边缘设有液体胶,所述液体胶下端设有密封胶条,所述箱体下端设有条形齿,所述密封胶条压持在条形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的压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开设在箱体内壁上的滑槽,位于滑槽内的预埋螺母,偏心轮压件,穿过偏心轮压件且和预埋螺母连接的塞打螺丝;所述偏心轮压件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风机过滤单元,包括底部呈敞口状的箱体,两个铰接在箱体上且对开的箱盖,安装在箱盖上的风机,连接在箱盖下方的托板,高效过滤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风机过滤单元,通过设置多页鱼尾导流页及其结构参数,风机引入的气流由多页鱼尾导流页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气流分布均匀性能够达到最佳,气流能够均匀覆盖通过高效过滤器,压力平衡,增大了过滤面积,提高了高效过滤器的利用率,最终能够达到标准出风面以±5%均匀输出的理想效果,从而保证了洁净室内的产品质量;此外,利用压紧件压持在高效过滤器上端,从而使高效过滤器下端的密封胶条能够紧紧压持在条形齿上,从而能够保证高效过滤器和箱体之间绝对密封,能够保证零泄露。

技术研发人员:何晟,张成来,张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飞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