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5331发布日期:2023-05-05 16: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1、加湿空气净化器是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即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增加了加湿装置,达到空气净化与加湿的效果。由于加湿空气净化器本身包含较多的机构,如:空气净化模块、加湿模块、水箱模块、风机模块等,因此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操作繁琐,因此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维修保养十分不便利,从而影响了加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加湿空气净化器整体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提供各个功能模块拆装简便、可靠性好、方便维修保养的加湿空气净化器。

2、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包括:

3、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4、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机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

5、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水箱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

6、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水箱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组件位于进风口处。

7、本技术提供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是:风机组件、水箱组件、过滤组件分别位于壳体组件的安装腔内,且风机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一定位组件与壳体组件内腔壁上的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水箱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二定位组件与壳体组件内腔壁上的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组件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风机组件、水箱组件以及过滤组件都可以分别直接从壳体组件上拆卸下来。具体地,第一定位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第二定位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以及过滤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均可以都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风机组件、水箱组件以及过滤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的拆装便利性,方便维护与使用。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支架和出风风机,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支架上,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机支架上,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安装组件相适配,所述风机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安装组件处。通过在风机支架上设置第一限位槽,并且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及形状与壳体组件上安装组件的位置及形状相对应,从而当需要安装风机组件时,只需要将壳体组件上的安装组件插接至风机支架的第一限位槽处,即可完成风机组件在壳体组件上的安装与定位。

9、可选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限位凸柱,限位凸柱上设有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凸柱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前壳体上,另外一个设置在后壳体上。且,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块插接至限位凸柱的第一限位孔处实现可拆卸式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柱可以延伸至风机支架的第一限位槽处,从而实现风机组件预定位在壳体组件上。同时第一限位槽远离槽口的一侧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块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插设并延伸至第一限位槽处,通过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凸柱的可拆式安装将风机支架锁紧在壳体组件上,从而将风机组件稳定地安装固定在壳体组件上。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摆叶组件,所述摆叶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摆叶组件与所述风机支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插接柱,所述摆叶组件与所述风机支架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摆叶组件与所述风机支架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拆卸连接。上述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摆叶组件,摆叶组件位于出风口一侧并用于调整加湿净化空气的出风风向,提高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摆叶组件的一侧安装在风机支架上,且摆叶组件与风机支架通过其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插接柱以及第一安装孔实现可拆式卡接连接,从而方便摆叶组件在风机组件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洁维护。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叶组件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摆叶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摆叶组件进一步地还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用于与壳体组件上的安装组件进行可拆卸式的卡接连接。可选地,壳体组件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二插接柱,壳体组件通过第二插接柱插设于摆叶组件的第二安装孔处,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为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安装组件相适配,所述水箱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安装组件处。通过在水箱组件上设置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形状及位置与壳体组件上安装组件的形状与位置相匹配,从而当需要安装水箱组件时,只需要将壳体组件上的安装组件插接至水箱组件的第二限位槽处,即可完成水箱组件在壳体组件上的安装与定位。

13、可选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限位凸柱,限位凸柱上设有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凸柱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前壳体上,另外一个设置在后壳体上。且,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块插接至限位凸柱的第一限位孔处实现可拆卸式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柱可以延伸至水箱组件的第二限位槽处,从而实现水箱组件预定位在壳体组件上。同时第二限位槽远离槽口的一侧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二通孔,第一限位块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二通孔插设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槽处,通过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凸柱的可拆式安装将水箱组件锁紧在壳体组件上,从而将水箱组件稳定地安装固定在壳体组件上。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风机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以及所述过滤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上形成有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相适配,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控制组件对空气净化器的风机组件、水箱组件以及过滤组件电连接而实现对加湿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控制。控制组件与壳体组件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三定位组件以及安装组件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从而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可选地,安装组件包括第三插接柱,第三定位组件为第三限位孔,控制组件可以通过其上第三限位孔与壳体组件上的第三插接柱实现卡接连接。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体上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后壳体上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至少部分能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柱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柱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柱可拆卸连接。上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壳体组件可拆卸式地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进行进一步提高各功能模块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利性。另外,安装组件设置为第一限位块与带有第一限位孔的限位凸柱之间的卡合配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方便操作。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包括前壳支撑板和顶盖板,所述前壳支撑板设有开口以及所述出风口,所述顶盖板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前壳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另外一个设置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前壳支撑板和顶盖板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可拆卸连接。前壳体进一步包括前壳支撑板和顶盖板,且顶盖板与前壳支撑板之间其中一个设置第二限位块,另外一个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孔,顶盖板与前壳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块插接于第二限位孔而实现相互可拆。

17、可选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前壳支撑板的开口处形成有避让槽,且顶盖板上形成有与避让槽相适配的限位筋,在顶盖板安装于前壳支撑板上时,限位筋至少部分能插设于避让槽处,从而使前壳支撑板与顶盖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支撑板,所述后壳支撑板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过滤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处,所述容置槽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过滤组件上形成有第一插接件,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插接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三安装孔处。后壳体进一步包括后壳支撑板,后壳支撑板上形成有容置槽,容置槽上形成有进风口。过滤组件设置在后壳体支撑板上,具体地,过滤组件位于容置槽处,且过滤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一插接件插接于容置槽的第三安装孔处,从而使过滤组件稳定地位于后壳支撑板上。外部空气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经容置槽上的进风口进入至安装腔内。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还包括格栅件,所述格栅件能覆盖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格栅件上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容置槽上形成有第四安装孔,所述格栅件通过所述第二插接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四安装孔处。

20、上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后壳体包括后壳支撑板和格栅件,格栅件通过第二插接件安装于容置槽的第四安装孔处,从而使格栅件覆盖容置槽的槽口,并使过滤组件更好地夹设在后壳支撑板与格栅件之间,对过滤组件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