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窗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0639发布日期:2023-07-06 00:3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飘窗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属于新风通风。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新风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吊顶式,一种是壁挂式,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都是将新风机安装在室内,为此,尤其在寂静的夜晚,会产生噪音,从而使人们无法很好的入眠,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将新风机放置在阳台上,然后将房间封闭,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将新风机放置在阳台上会占据阳台的使用面积,为此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种新的新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飘窗式新风机,旨在实现一方面降低室内的噪音,另一方面不占用室内面积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飘窗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飘窗的下方,且所述凹槽位于墙体外立面上,所述飘窗位于室内,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分别设有出风口格栅,所述出风口格栅与室内相连通,且所述进风管和出风口格栅均位于飘窗外部的墙体上;

4、所述新风机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负离子净化器和滤芯组件,所述新风机的外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负离子净化器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负离子净化器的出口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滤芯组件相连通,所述滤芯组件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接口,每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接口相连通。

5、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外壳、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两个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分别在外壳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和第一软管相连通的外壳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与两个第二软管的一端端部相连通,所述接口设在外壳上,每个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端部分别与接口相连通。

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进风口上设有滤网。

7、采用上述方案,此滤网选用纱窗网,目的主要是为了阻隔碎石、砂砾等固体颗粒物进入新风机中。

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飘窗外部的墙体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用于放置进风管和出风口格栅。

9、采用上述方案,目的是为了将进风管防置在外墙的安装槽中,而出风口格栅放置在室内的安装槽中,两个安装槽相连通,且为了美观,将出风口格栅设置成与室内的窗户侧壁齐平。

10、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新风机的外壳底部边缘处设有连接件,用于通过膨胀螺栓套住连接件而将新风机固定在凹槽中。

11、采用上述方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新风机的安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将新风机放置在飘窗上,且是位于外墙上的凹槽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一方面由于新风机位于室外,故降低了新风机在工作时的噪音,另一方面,由于凹槽是在外立面上,故也合理的利用了使用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飘窗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飘窗的下方,且所述凹槽位于墙体外立面上,所述飘窗位于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分别设有出风口格栅,所述出风口格栅与室内相连通,且所述进风管和出风口格栅均位于飘窗外部的墙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外壳、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两个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分别在外壳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个滤芯、第二连接管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和第一软管相连通的外壳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与两个第二软管的一端端部相连通,所述接口设在外壳上,每个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端部分别与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飘窗外部的墙体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用于放置进风管和出风口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的外壳底部边缘处设有连接件,用于通过膨胀螺栓套住连接件而将新风机固定在凹槽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飘窗式新风机,属于新风通风技术领域。它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飘窗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飘窗的下方,且所述凹槽位于墙体外立面上,所述飘窗位于室内,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分别设有出风口格栅,所述出风口格栅与室内相连通,且所述进风管和出风口格栅均位于飘窗外部的墙体上。本技术主要将新风机放置在飘窗上,且是位于外墙上的凹槽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一方面由于新风机位于室外,故降低了新风机在工作时的噪音,另一方面,由于凹槽是在外立面上,故也合理的利用了使用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顾东军,梁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亚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