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及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6818发布日期:2023-07-06 10: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底座及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座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1、送风装置是生活中常用一种家用电器,但是长期使用送风装置,导致送风装置的送风组件容易堆积大量灰尘。而且送风组件通常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内部,拆装难度较大,从而不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送风装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底座及送风装置,该底座及送风装置具有降低送风组件的清洁难度的技术效果。

2、一种底座,应用于送风装置中,包括:

3、座体,开设有第一出风口;

4、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座体内,所述送风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5、导风组件,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6、遮挡组件,活动配接于所述导风组件,并相对于所述导风组件具有遮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状态及裸露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状态。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导风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遮挡组件连接;

8、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运行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遮挡组件遮盖或裸露所述第二出风口。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有第一导向部,并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旁侧;

10、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导风板的旁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导向部适配,且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沿所述遮挡组件的运动方向纵长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挡板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导风组件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滑孔内;

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滑孔的延伸方向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滑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导风板背离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段的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段的自由端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导风板活动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安装于所述导风板,且沿垂直于所述导风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16、所述第二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部活动连接,且沿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二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设有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导风组件朝向所述遮挡组件的一侧;所述遮挡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相适配的第四导向部,所述第四导向部设于所述遮挡组件朝向所述导风组件的一侧。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被构造为如下一种情况:

19、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中一者为滑槽,另一者为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轨;或者

20、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中一者为滑槽,另一者为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或者

21、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中一者为滑槽,另一者为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轨,且所述滑轨面向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轮。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所述导风组件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遮挡组件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通,部分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部分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23、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出风部和如上述的底座,所述出风部和所述底座连接。

24、上述底座和送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导风组件和座体之间设计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使得遮挡组件能够相对于导风组件移动,以遮盖或者裸露导风组件的第二出风口。如此,不仅便于用户将导风组件和遮挡组件从座体上拆卸下来,对其进行定期清洗,降低导风组件和遮挡组件上堆积灰尘等杂质,及这些杂质进入送风组件内的概率。在底座长期不使用时,还可通过遮挡组件遮盖第二出风口,降低了用户对第二出风口及送风组件进行清洁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底座,应用于送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5)和驱动组件(16),所述驱动组件(16)安装于所述导风组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5)的另一端和所述遮挡组件(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13)包括导风板(132),所述导风板(132)设有第一导向部(1321),并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131),所述第一导向部(1321)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的旁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32)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沿所述遮挡组件(14)的运动方向纵长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1321),所述遮挡组件(14)包括挡板(141)和第二导向部(142),所述第二导向部(142)位于所述挡板(141)朝向所述导风组件(13)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向部(142)位于所述滑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5)位于所述导风板(132)背离所述挡板(14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15)包括第一段(151)和第二段(152),所述第一段(15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段(152)的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段(151)的自由端和所述驱动组件(16)连接,所述第二段(152)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1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7),所述第二连接件(17)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5)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1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14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7)的另一端和所述导风板(132)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7)包括第一部(171)和第二部(172),所述第一部(171)安装于所述导风板(132),且沿垂直于所述导风板(132)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13)设有第三导向部(1322),所述第三导向部(1322)设置于所述导风组件(13)朝向所述遮挡组件(14)的一侧;所述遮挡组件(14)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部(1322)相适配的第四导向部(143),所述第四导向部(143)设于所述遮挡组件(14)朝向所述导风组件(13)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部(1322)与所述第四导向部(143)被构造为如下一种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6)为电机,所述导风组件(13)设有第一安装部(133),所述遮挡组件(14)设有第二安装部(144),所述第一安装部(133)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44)连通,部分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33),另一部分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44)。

1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部(20)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10),所述出风部(20)和所述底座(10)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底座及送风装置。该底座应用于送风装置中,其包括座体、送风组件、导风组件和遮挡组件。座体开设有第一出风口。送风组件设置于座体内,送风组件的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连通。导风组件与座体可拆卸连接,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遮挡组件活动配接于导风组件,并相对于导风组件具有遮盖第二出风口的第一状态及裸露第二出风口的第二状态。申请提供的底座不仅便于用户将导风组件和遮挡组件从座体上拆卸下来,对其进行定期清洗,降低导风组件和遮挡组件上堆积灰尘等杂质,及这些杂质进入送风组件内的概率。在底座长期不使用时,可通过遮挡组件遮盖第二出风口,降低了用户的清洁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宋嘉豪,陈宇强,胡健兴,郭宏俊,黄少杰,袁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