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475发布日期:2023-08-24 19:3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能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2、但是现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中,由于烟气中含有粉尘,甚至有污染环境的杂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环境污染,长时间以往会堵塞该装置。影响其余热回收率,同时烟气中具有大量热能,这些热能得不到重复利用而被白白浪费掉。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锅炉烟气直接排放,一方面污染环境,堵塞设备,另一方面,造成余热浪费的问题。提出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过滤腔室、次级过滤腔室和交换腔室;

3、在所述初级过滤腔室上开设有进气口,在所述初级过滤腔室内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在所述初级过滤腔室和次级过滤腔室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过滤孔,在该过滤孔内设置有过滤板;

4、在所述次级过滤腔室内均匀设置有吸附组件,在所述次级过滤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

5、在所述交换腔室内设置有热交换组件,该热交换组件的进气管伸入到所述次级过滤腔室中,该热交换组件的出气管从所述交换腔室伸出到外部,该热交换组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外部的水循环系统连通。

6、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

7、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排水管、喷淋头和动力泵,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次级过滤腔室内的顶部,在该排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喷淋头,该排水管的进水口与动力泵的出水口连通,该动力泵的进水口与动力水系统连通。

8、进一步地:在所述初级过滤腔室内设置有支撑台,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吸附板,所述过滤网固定在所述吸附板的上表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采用活性炭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棒,在所述吸附棒上均匀设置有绒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级过滤腔室、次级过滤腔室和交换腔室,通过过滤组件对烟气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设置的过滤网和吸附板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设置的吸附棒对初步过滤的烟气进行进一步净化,接着通过热交换组件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交换,实现了锅炉中烟气余热利用,设置的喷淋装置方便在工人进行检修更换时除尘和清理,避免工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粉尘。



技术特征:

1.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过滤腔室、次级过滤腔室和交换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级过滤腔室内设置有支撑台,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吸附板,所述过滤网固定在所述吸附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采用活性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棒,在所述吸附棒上均匀设置有绒毛。


技术总结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过滤腔室、次级过滤腔室和交换腔室;在初级过滤腔室上开设有进气口,在初级过滤腔室内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在初级过滤腔室和次级过滤腔室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过滤孔,在该过滤孔内设置有过滤板;在次级过滤腔室内均匀设置有吸附组件,在次级过滤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在交换腔室内设置有热交换组件,该热交换组件的进气管伸入到次级过滤腔室中。通过过滤组件对烟气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设置的过滤网和吸附板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设置的吸附棒对初步过滤的烟气进行进一步净化,接着通过热交换组件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交换,实现了锅炉中烟气余热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刘云华,龚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元和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