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1484发布日期:2023-08-10 02: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冷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具体涉及一种直冷板。


背景技术:

1、直冷板通常包括至少两块板片,相邻两块板片之间具有流道供流体流通,板片的外侧面通常与待换热物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换热,直冷板通常设置定位结构便于两块板片装配后焊接固定,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包和定位孔,一块板片设置定位凸包,另一块板片在对应位置设置定位孔,装配时将定位凸包装入定位孔内从而实现两块板片的定位装配,但是,由于板片存在平面度误差,组装时两块板片并不能完全贴合,而且定位凸包的高度受板片厚度的影响,定位凸包的高度有限,存在定位凸包难以装入定位孔内,导致定位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冷板,保证板片组装时定位结构的可靠性。

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直冷板,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定位部,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的厚度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一孔,沿所述第二板片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部与形成所述第一孔的壁接触,或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部与形成所述第一孔的壁接触。

3、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直冷板,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一孔,沿所述第二板片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孔。

4、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与第一配合部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定位部相对第一配合部的高度,即使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存在平面度误差,组装时也能保证至少部分第一定位部置于第一孔,从而实现第一定位部与第一孔之间的定位,保证定位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片(1)、第二板片(2),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配合部(21),所述第一配合部(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定位部(12),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端部(1201)、第二端部(1202),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20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侧部(1203)、第二侧部(1204),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间隙设置,所述第二侧部(1204)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间隙设置,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一孔(22),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22)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一孔(2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形成所述第一孔(22)的壁接触,或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部(1204)与形成所述第一孔(22)的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12)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二端部(120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所述第二侧部(120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孔(2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孔(2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所述第一平直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3)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配合部(21)包括第三侧面(211)和第四侧面(212),所述第三侧面(211)相对所述第四侧面(212)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三侧面(211)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定义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为h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距离为h2,其中,2≤h2/h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定义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距离为h2,定义所述第二配合部(21)的厚度为h3,其中,h2≥h1+h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三端部(4)、第四端部(5)、第三侧部(6)、第四侧部(7),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侧部(6)和所述第四侧部(7)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的两侧,沿第二方向,第三端部(4)和所述第四端部(5)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部(12)靠近所述第三端部(4),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12)靠近所述第四端部(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二定位部(13),所述第二定位部(13)包括第二平直部(131)、第三连接部(132)、第四连接部(133),所述第三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二平直部(13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3)与所述第二平直部(13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平直部(13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34),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孔(23),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孔(23)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定位部(13)位于所述第二孔(23),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定位部(13)与形成所述第二孔(23)的壁接触,所述第二定位部(13)靠近所述第四端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三定位部(14),所述第三定位部(14)包括第三平直部(141)、第五连接部(142)、第六连接部(143),所述第五连接部(142)与所述第三平直部(14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143)与所述第三平直部(14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14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14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三平直部(14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之间具有第三间隙(144),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三孔(24),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孔(24)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定位部(14)位于所述第三孔(24),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定位部(14)与形成所述第三孔(24)的壁接触,所述第三定位部(14)靠近所述第三侧部(6)或第四侧部(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32)、所述第二平直部(131)、所述第四连接部(133)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孔(2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23)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五连接部(142)、所述第三平直部(141)、所述第六连接部(143)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孔(2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孔(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定位部(13)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2)错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板(100)包括第三板片(3),所述第三板片(3)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与所述第二板片(2)之间,所述第三板片(3)包括第三配合部(31),所述第三配合部(3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配合部(3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板片(3)包括第四孔(32),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四孔(32),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一孔(2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部与形成所述第四孔(32)的壁接触,或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部与形成所述第四孔(32)的壁接触。

11.一种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片(1)、第二板片(2),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配合部(21),所述第一配合部(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焊接固定,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定位部(12),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端部(1201)、第二端部(1202),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二端部(120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20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间隙设置,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一孔(22),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22)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一孔(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二端部(1202)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侧部(1203)、第二侧部(1204),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所述第二侧部(1204)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二端部(120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所述第二侧部(120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孔(2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孔(2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所述第一平直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3)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配合部(21)包括第三侧面(211)和第四侧面(212),所述第三侧面(211)相对所述第四侧面(212)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11),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三侧面(211)平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定义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为h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距离为h2,其中,2≤h2/h1≤4。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平直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定义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平直部(121)包括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一侧面(12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21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1),沿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定义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的距离为h2,定义所述第二配合部(21)的厚度为h3,其中,h2≥h1+h3。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片(1)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12)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端部(1201)与所述第二端部(1202)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定位部(12)包括第一侧部(1203)、第二侧部(1204),所述第一侧部(1203)与所述第二侧部(1204)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三端部(4)、第四端部(5)、第三侧部(6)、第四侧部(7),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侧部(6)和所述第四侧部(7)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的两侧,沿第二方向,第三端部(4)和所述第四端部(5)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部(12)靠近所述第三端部(4),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12)靠近所述第四端部(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二定位部(13),所述第二定位部(13)包括第二平直部(131)、第三连接部(132)、第四连接部(133),所述第三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二平直部(13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3)与所述第二平直部(13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13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二平直部(13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34),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孔(23),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孔(23)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定位部(13)位于所述第二孔(23),所述第二定位部(13)靠近所述第四端部(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三定位部(14),所述第三定位部(14)包括第三平直部(141)、第五连接部(142)、第六连接部(143),所述第五连接部(142)与所述第三平直部(14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143)与所述第三平直部(141)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14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14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连接,所述第三平直部(14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之间具有第三间隙(144),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三孔(24),沿所述第二板片(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孔(24)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1),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定位部(14)位于所述第三孔(24),所述第三定位部(14)靠近所述第三侧部(6)或第四侧部(7)。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32)、所述第二平直部(131)、所述第四连接部(133)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孔(2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23)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五连接部(142)、所述第三平直部(141)、所述第六连接部(143)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孔(2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孔(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定位部(13)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2)错开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直冷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板(100)包括第三板片(3),所述第三板片(3)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与所述第二板片(2)之间,所述第三板片(3)包括第三配合部(31),所述第三配合部(3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配合部(3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焊接固定,所述第三板片(3)包括第四孔(32),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四孔(32),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12)位于所述第一孔(22)。


技术总结
一种直冷板,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一板片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二板片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焊接固定,第一板片包括第一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与第一配合部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第二侧部与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第二板片包括第一孔,第一孔贯穿第二配合部,至少部分第一定位部位于第一孔,至少部分第一侧部与形成第一孔的壁接触,或者,至少部分第二侧部与形成第一孔的壁接触,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与第一配合部间隙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定位部相对第一配合部的高度,保证定位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三花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