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流体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3646发布日期:2024-03-25 19:11阅读:9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流体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本文所公开的创新和相关主题(统称为“公开”)通常涉及模块化流体热交换系统。以举例的方式描述了与电子冷却应用相关的一些系统,但是所公开的创新可用于各种其他应用。

2、流体热交换系统和相关联的部件用于通过从其中接收和耗散热能来冷却电子装置和其他装置。

3、此类系统试图将从热源(例如电子或其他装置)传送给它们的热能耗散到通过其中的流体。

4、尽管存在许多先前提出的流体热交换系统,但是仍然需要被构造成提供改进的热性能的热交换系统。同样地,仍然需要被构造成用于现有的和发展中的小形状因数的系统,并且更具体地,需要具有模块化部件和/或可互换部件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所描述的一些流体热交换系统包括可拆卸地彼此接合的流体接收器单元、流体传输单元和冷板的组件。通过允许组件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部件被不同版本的替换组件部件替换,此类部件热交换组件可为可构造的或可重构的。例如,一个流体接收器单元可包括泵组件,并且可被不同的流体接收器单元代替或代替不同的流体接收器单元,例如,根据预期用途,具有更强大的泵组件或根本没有泵组件。类似地,一个冷板可被替换为不同的冷板,以满足给定系统的任何数量的设计要求(例如,冷却能力、成本、形状因数)。本文所公开的创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许多问题,并解决了前述或其他需求。

2、本文所公开的创新总体上涉及流体热交换系统和相关联的部件热交换组件,并且更具体地,但非排他性地,涉及用于在此类系统和组件中提供模块化的、可互换的部件的方法。举个例子,一些创新涉及用于流体接收器单元的壳体和用于流体传输单元的壳体的特征,其相对于彼此互补地成轮廓,使得这些特征,并且因此壳体可彼此密封地接合。

3、根据所公开的方面,模块化热交换组件包括流体接收器单元、流体传输单元和冷板。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具有接收器壳体,该接收器壳体限定入口端口和与该入口端口流体地联接的第一流体连接器。该第一流体连接器可限定对应的第一孔。

4、该流体传输单元可具有传输壳体,该传输壳体限定出口端口和第二流体连接器。该第二流体连接器可限定对应的第二孔,并且该第二流体连接器可能够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配合地接合和脱离接合,以将该第一孔和该第二孔流体地联接在一起,从而限定从该流体接收器单元通向该流体传输单元的流体通路的区段。

5、该冷板可与该流体传输单元联接。该冷板可限定具有多个微通道的翅状表面。例如,该冷板可限定多个翅片和相邻翅片之间的对应的多个微通道。该多个微通道中的选定微通道可从第一端延伸到相对的第二端。

6、该流体传输单元可限定分配歧管,该分配歧管与该第二孔流体地联接并且被构造成在这些微通道的这些第一端与这些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将从该流体通路接收的冷却剂分配在这些选定微通道之间。收集歧管可被构造成从这些选定微通道接收冷却剂。该收集歧管和该出口端口可流体地联接在一起。

7、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包括泵,该泵具有与该入口端口流体地联接的入口和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第一孔流体地联接的出口。

8、该入口端口可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第一孔流体地联接。

9、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泵蜗壳,该泵蜗壳具有与该入口端口流体地联接的入口和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第一孔流体地联接的出口。

10、该传输壳体可限定第一主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主侧面。该第一主侧面可限定该第二流体连接器并且该第二主侧面可限定凹入顶板。该模块化热交换组件还可包括歧管插入件,该歧管插入件限定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该第二主表面限定该分配歧管;以及流体导管,该流体导管穿过该歧管插入件从该第一主表面延伸到该分配歧管。该第一主表面可与该凹入顶板配合,并且该流体导管可与从该流体接收器单元通向该流体传输单元的该流体通路流体地联接。

11、该模块化热交换组件还可包括覆盖该翅状表面的歧管板。该歧管板可限定相对于该多个翅片横向延伸的孔。该歧管板和该歧管插入件可彼此能够配合地接合和分离。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歧管板和该歧管插入件一体形成在一起。

12、根据另一方面,冷板限定翅状表面和对应的多个微通道。例如,该冷板可限定多个翅片和定位在相邻翅片之间的对应的多个微通道。这些微通道中的选定微通道(例如,全部或少于全部)从第一端延伸到相对的第二端。流体接收器单元限定入口端口和与该入口端口流体地联接的第一流体连接器。流体传输单元限定出口端口和第二流体连接器,该第二流体连接器能够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配合地接合和脱离接合,以将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流体地联接在一起。该流体传输单元限定分配歧管,该分配歧管被构造成在这些微通道的这些第一端与这些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将冷却剂分配在这些选定微通道之间。该流体传输单元还限定收集歧管,该收集歧管被构造成从该多个微通道接收冷却剂。该收集歧管和该出口端口彼此流体地联接。

13、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相对于该流体传输单元定位成与该冷板相对。该第一流体连接器可限定孔,并且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面向该流体传输单元并且围绕该孔延伸的配合表面。

14、该流体接收器单元还可限定多个壁段。每个壁段可部分地围绕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孔延伸,从而限定分段壁。该配合表面的一部分可从该分段壁向外延伸并且在相邻壁段之间延伸。

15、该孔可为第一孔,并且该配合表面可为第一配合表面。该第二流体连接器可限定对应的第二孔,并且该流体传输单元可限定对应于该第一配合表面并且围绕该第二孔延伸的第二配合表面。当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该第一孔和该第二孔可彼此对准。

16、垫圈可定位在该第一配合表面与该第二配合表面之间,密封该第一流体连接器与该第二流体连接器之间的流体连接。

17、该流体传输单元可限定围绕该第二孔的边界延伸的壁。该模块化热交换组件还可包括围绕该壁定位的密封件或其他垫圈。当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该密封件可推压该第一配合表面。

18、由该流体传输单元限定的该壁可为第一壁。该流体传输单元还可限定第二壁,该第二壁定位在该第一壁的外部并且围绕该第一壁延伸,从而限定该第一壁与该第二壁之间的间隙。该密封件可定位在该间隙中。

19、该第二壁可包括端部区域和端面。该端面可限定该第二配合表面的一部分。该流体接收器单元还可限定多个壁段。每个壁段可部分地围绕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孔延伸,以限定围绕该第一流体连接器的该孔的分段壁。该分段壁可围绕由该端面限定的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延伸,并且可在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与该第二壁的该端部区域重叠。

20、由该第二壁的该端面限定的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可为该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一部分。该流体传输单元可限定从该第二壁向外延伸的肋,该肋限定该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配合表面的一部分可在该分段壁向外的相邻壁段之间延伸。当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可面向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第二部分。

21、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围绕该第一孔的边界延伸的壁。该模块化热交换组件还可包括围绕该壁定位的密封件。当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该密封件可推压该第二配合表面。

22、由该流体接收器单元限定的该壁可为第一壁。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第二壁,该第二壁定位在该第一壁的外部并且围绕该第一壁延伸,从而限定该第一壁与该第二壁之间的间隙。该密封件可定位在该间隙中。

23、该第二壁可具有端部区域和端面。该端面可限定该第一配合表面的一部分。该流体传输单元还可限定多个壁段。每个壁段可部分地围绕该第二孔延伸,以限定围绕该第二孔的分段壁。该分段壁可围绕由该端面限定的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延伸,并且可在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与该第二壁的该端部区域重叠。

24、由该第二壁的该端面限定的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可为该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一部分。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从该第二壁向外延伸的肋。该肋可限定该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配合表面的一部分可在该分段壁向外的相邻壁段之间延伸。当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和该流体传输单元彼此配合地接合时,该第二配合表面的该部分可面向该第一配合表面的该第二部分。

25、该流体接收器单元可限定泵蜗壳。该流体接收器可限定将入口端口与该第一流体连接器流体联接的流体导管。

26、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容易明白其他创新方面,其中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和描述了各种实施方案。应认识到,其他和不同的实施方案是可能的,并且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其他方面进行修改,而全部不脱离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

27、因此,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应在性质上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