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2944发布日期:2024-02-07 13:2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1、通风装置是一种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的装置,主要部件是全热元件,其能够使排出的室内空气和流入的室外空气仅执行热交换而不会彼此混合。

2、最近,出现了除了利用全热交换的通风功能之外,还可以追加执行制冷功能的复合通风装置。

3、韩国授权专利第10-2124364号(公告日:2020年06月18日)公开了一种在通风装置的内部安装有制冷系统的复合通风装置,所述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形成冷却循环。

4、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通风装置中,用于制冷制热的构成要素、即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体)、蒸发器(第一热交换体)设置在通风装置内部,并且为了执行使排出的室内空气在通过蒸发器而不是全热元件后再次流入到室内的快速制冷而设置有风门(定义为第二风门)。

5、具有这种结构的现有的复合通风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6、第一、由于蒸发器和压缩机均设置在通风装置的内部,因此在冷却循环驱动的运转模式下,通风装置的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需要同时驱动。例如,在冷却循环驱动的状态下关闭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来执行室内快速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为了冷凝器的冷却,需要使排气风扇运转。在室内快速制冷运转模式下,通过排气风扇的运转而流入的室外空气需要旁通全热元件而不经过该全热元件,从冷凝器吸收热量后经由排气流路再次排出到室外。为此,需要设置将流入的室外空气引导至排气流路的额外的风门。如上所述,若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于通风装置的内部,则存在需要设置至少四个以上的风门。

7、因此,在快速制冷模式下,为了冷凝器的冷却而必须使排气风扇运转,从而导致耗电量增加。

8、第二、由于重量大的蒸发器和压缩机均设置在通风装置的内部,因此通风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导致不仅安装困难,而且还存在安装后因重力而坠落的危险性。

9、第三、在压缩机的运转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不易维修。

10、第四、由于在通风装置内部未设置有能够将污染的室内空气直接排出到室外而不经由全热元件的流路,因此全热元件的寿命缩短。作为一例,在进行烤海鲜或肉类的烹饪行为的情况下,包含异味或烟雾的室内空气在通过全热元件的同时高粘性的动物性脂肪附着在全热元件的表面上。这样的附着现象成为排出的室内空气的流动阻力增加,与流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下降的因素。

11、第五、由于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必须通过全热元件,因此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全热元件的室外空气将从排出的室内空气吸收热量。其结果,导致温度相对较低的新鲜空气无法供应到室内,因此在夏季,用户无法感受到通风效果。

12、第六、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流入的室外空气在通过全热元件后再通过各种过滤器的同时被净化,因此可能产生含有灰尘的各种污染物质堆积在全热元件的内部,导致在全热元件的表面附着有害细菌并增殖的问题。

13、第七、由于只能安装具有通风系统的通风装置,或者无法在购买了具有通风系统的通风装置的状态下选择性地结合具有制冷系统的空调装置,因此消费者可选择产品的范围较小。

14、第八、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室外机为一体式,只能设计为制冷专用,因此难以实现制热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2、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包括外部空气流入口、外部空气吐出口、内部空气流入口以及内部空气排出口的凸缘连接口;分隔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侧的通风单元空间和下侧的空调单元空间;全热元件,以六面体形态竖放于所述通风单元空间的内部,并且配置成其四个侧面棱角配置为分别面向所述壳体的四个侧面;四个分隔壁,分别连接所述全热元件的四个侧面棱角和所述壳体的四个侧面,将除所述全热元件之外的所述通风单元空间分隔为外部空气流入空间、外部空气吐出空间、内部空气流入空间以及内部空气排出空间;引导管道,分别竖放于所述外部空气吐出空间、所述内部空气流入空间以及所述内部空气排出空间;吸入风扇模块,配置在所述外部空气吐出空间,将经由所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吸入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排气风扇模块,配置在所述内部空气排出空间,将经由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以及旁通管道,从竖放于所述内部空气流入空间的引导管道分支,迂回所述全热元件延伸至所述内部空气排出空间。

3、所述引导管道包括:外部空气吐出引导管道,竖放于所述外部空气吐出空间;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竖放于所述内部空气流入空间;以及内部空气排出引导管道,竖放于所述内部空气排出空间;所述旁通管道从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的侧面分支。

4、所述旁通管道沿所述分隔件的顶面和所述壳体的内侧边缘折弯延伸,与所述内部空气排出口连通。

5、本发明的通风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旁通管道的入口的旁通风门模块。

6、所述外部空气流入口与所述外部空气流入空间连通,所述外部空气吐出口与所述外部空气吐出引导管道的顶面连通,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口与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的顶面连通,所述内部空气排出口与所述内部空气排出引导管道的顶面连通。

7、本发明的通风装置还包括:管道凸缘,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面,并且固定在与所述凸缘连接口对应的位置;以及空气管道,与所述管道凸缘连接,向所述壳体的上侧延伸。

8、所述管道凸缘包括:外部空气流入凸缘,安装在所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外部空气吐出凸缘,安装在所述外部空气吐出口;内部空气流入凸缘,安装在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口;以及内部空气排出凸缘,安装在所述内部空气排出口。

9、所述空气管道包括:外部空气流入管道,与所述外部空气流入凸缘结合;外部空气吐出管道,与所述外部空气吐出凸缘结合;内部空气流入管道,与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凸缘结合;以及内部空气排出管道,与所述内部空气排出凸缘结合。

10、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包括:边界壁,将所述空调单元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以及空调风扇模块,配置在所述第二空间。

11、所述分隔件具有:空调流入口,连接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和所述第一空间;以及空调吐出口,连接所述外部空气吐出引导管道和所述第二空间;在所述空调流入口和所述空调吐出口分别安装有空调风门模块。

12、在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的侧面形成有全热交换排出口,在所述全热交换排出口安装有全热交换风门模块,通过所述全热交换风门模块的运转,所述内部空气流入引导管道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内部空气流入空间选择性地连通。

13、本发明的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模块,其安装在所述全热元件中与所述外部空气流入空间连通的侧面,对流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净化,所述过滤器模块包括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和前置过滤器中的至少一种。

14、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15、第一、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上下配置,管道连接部形成在通风装置的顶面,从而能够立设在室内地面上,并且在立设的情况下,与安装在顶棚的情况相比,能够消除坠落危险性。

16、第二、由于空调区域配置在通风区域的下侧,因此能够充分确保通风区域的空间。其结果,能够增大全热元件的大小,从而提高通风性能。

17、第三、由于冷凝器不设置在空调区域,因此在使室内空气旁通来通过蒸发器后吐出到室内的快速制冷模式下,也可以不驱动排气风扇,从而能够降低耗电量。

18、第四、由于在空调区域仅设置构成冷却循环的两个热交换器中的一个,因此通过设置于压缩机的出口的四通阀的运转,能够使空调区域内的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下作为蒸发器运转,而在制热模式下作为冷凝器运转。

19、第五、由于在通风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使室内空气直接排出到室外而不通过全热元件的旁通流路,因此能够使全热元件受到污染的程度最小,从而延长全热元件的寿命。

20、第六、由于能够经由所述旁通流路排出室内空气,因此流入的室外空气能够在不回收室内空气中包含的废热的情况下供应到室内,从而通风性能和用户满足度都能够得到提高。

21、第七、由于室外空气能够在流入全热元件之前通过各种过滤器事先过滤异物和有害细菌,因此能够延长全热元件的寿命。

22、第八、由于包括全热元件和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单个模块形态,因此能够容易安装和维修。

23、第九、由于构成空调系统的装置以模块形态可分离地结合于构成通风系统的装置的下侧,因此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范围变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