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0764发布日期:2023-06-29 07:0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淬火油烟处理,具体为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1、淬火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处理工艺,针对不同的金属可采用不同的淬火方式,在采用淬火油进行淬火的处理工艺中,材料和淬火油接触后淬火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减少油烟对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需要对油烟进行相应的收集处理,如申请号为cn202023179037.5,2021年9月14日公开的一种钢球淬火后油烟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净化效果较好,所述集烟罩内对应扰流板的上方间隔设有多个与淬火炉内循环泵对应连通的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喷头,即能够通过喷头喷淋淬火油,从而使油烟与淬火油充分接触,一方面能够降低油烟的温度,另一方面能够使油烟中的小分子油滴汇聚成油滴而滴落,所述扰流板能够有效改变油烟的流向,避免油烟垂直上升影响喷头的喷淋效果;

2、上述油烟处理装置以及现有的油烟处理装置虽然能对油体进行收集,但在油体收集过程中油烟中的杂质也将随油体一同被收集,装置在对油烟处理时难以对油烟内的杂质进行净化,油烟中的油烟通过喷淋回收会存在一定范围的遗漏,且需要喷淋消耗油体,并且油烟温度较高,后续气体排出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装置缺少对油烟中热量的收集利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油烟处理装置虽然能对油体进行收集,但在油体收集过程中油烟中的杂质也将随油体一同被收集,装置在对油烟处理时难以对油烟内的杂质进行净化,油烟中的油烟通过喷淋回收会存在一定范围的遗漏,且需要喷淋消耗油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包括处理罐、盖体、排气管和油烟输送管,所述盖体安装在处理罐的上方,且盖体的内部固定有排气管,将处理后的烟气进行排出,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连接有油烟输送管,将待进行处理的油烟进行输送,所述处理罐的外侧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补水管,用于对处理罐内的水体进行控制,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对进入处理罐内的烟气杂质进行过滤,且过滤板位于油烟输送管的上方,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集油罩,且集油罩高于处理罐内的液面高度,并且集油罩的内部呈锥形斜面结构,所述集油罩的上端固定有竖管,对水体上方的油体进行收集,且集油罩的外侧固定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上方呈倾斜状结构,方便引导油体移动,密封圈的外侧表面和处理罐的内壁相贴合,阻止处理罐内的水体直进入到集油罩的上方,所述密封圈的上方设置有油体排出管,通过油体排出管将竖管上排出的油体进行收集,所述竖管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且竖管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转动安装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表面固定有叶片,并且活动轴的下方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下方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转动安装在过滤板的上方,且输出轴的表面固定有搅拌杆,对处理罐内的水体进行搅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上方连接有竖向位置控制机构,对集油罩的高度位置进行控制。

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罐的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用于对处理罐内进行观察,且处理罐内的竖管为透明材质构成,以便于查看油体高度。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的下方固定有收集罩,且收集罩和竖管之间构成嵌套连接,对气体进行引导,且排气管的上方固定有扩大罩,减小排气管排出气体的压力。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和补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对排水管和补水管的开关进行控制,所述处理罐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对处理罐内的水体温度进行监测。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油烟输送管和处理罐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自油烟输送管向处理罐内导通,避免水体回流到油烟输送管的内部。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罐的底部呈开口状结构设计,且处理罐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底座,底座和处理罐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底座的下方固定有控制把,后续可通过对底座的拆卸将处理罐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板,且引导板呈倾斜状结构设计,并且引导板的右端和处理罐相贴合,阻止油烟输送管端部的气体直接向上移动,延长烟气在水体内的停留时间。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传动轴和传动块;

10、减速器,固定在固定板的上方,且减速器和活动轴相连接;

11、传动轴,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出端,且传动轴位于固定板的下方;

12、传动块,固定在输出轴的上端,且输出轴通过传动块和输出轴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使后续集油罩移动时输出轴在和传动轴之间能保持连接。

1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竖向位置控制机构包括伸缩控制器和支撑板;

14、伸缩控制器,固定在安装架的上方控制安装架的移动;

15、支撑板,固定在排气管的上方为伸缩控制器提供支撑。

1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拨动板,且拨动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并且拨动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安装轴,拨动板通过安装轴和处理罐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拨动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磁体,且第一磁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磁体,并且第二磁体和第一磁体之间互为同名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输出轴的表面,随输出轴的旋转进行移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通过处理罐内的水体可对油烟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吸附,油烟中的油体可上浮到水体表面,后续配合集油罩的移动可将水体上的油体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油体的回收,且可保证回收油体的洁净性,后续可重复使用,更加节能环保,且通过水体还可对油烟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后续将热水排出可用作非饮用水使用;

19、(2)该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设置有搅拌杆和拨动板,在排气时通过叶片的旋转可控制搅拌杆进行旋转,对处理罐内的水体进行搅动,使烟气和水体更好的混合,同时使热量能在水体内均匀分布,且搅拌杆工作时还可带动拨动板进行摆动,使烟气内的热量能充分被水体吸收。



技术特征:

1.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包括处理罐(1)、盖体(2)、排气管(3)和油烟输送管(5),所述盖体(2)安装在处理罐(1)的上方,且盖体(2)的内部固定有排气管(3),将处理后的烟气进行排出,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连接有油烟输送管(5),将待进行处理的油烟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01),用于对处理罐(1)内进行观察,且处理罐(1)内的竖管(16)为透明材质构成,以便于查看油体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下方固定有收集罩(18),且收集罩(18)和竖管(16)之间构成嵌套连接,对气体进行引导,且排气管(3)的上方固定有扩大罩(4),减小排气管(3)排出气体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和补水管(7)的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8),对排水管(6)和补水管(7)的开关进行控制,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对处理罐(1)内的水体温度进行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输送管(5)和处理罐(1)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10),且单向阀(10)的导通方向为自油烟输送管(5)向处理罐(1)内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呈开口状结构设计,且处理罐(1)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底座(12),底座(12)和处理罐(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底座(12)的下方固定有控制把(1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3)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板(14),且引导板(14)呈倾斜状结构设计,并且引导板(14)的右端和处理罐(1)相贴合,阻止油烟输送管(5)端部的气体直接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23)、传动轴(27)和传动块(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位置控制机构包括伸缩控制器(25)和支撑板(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设置有拨动板(30),且拨动板(30)的内部开设有通槽,并且拨动板(30)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安装轴(31),拨动板(30)通过安装轴(31)和处理罐(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拨动板(3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磁体(32),且第一磁体(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磁体(33),并且第二磁体(33)和第一磁体(32)之间互为同名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体(33)固定在输出轴(28)的表面,随输出轴(28)的旋转进行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包括处理罐、盖体、排气管和油烟输送管,所述盖体安装在处理罐的上方,且盖体的内部固定有排气管,将处理后的烟气进行排出,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连接有油烟输送管,将待进行处理的油烟进行输送,所述处理罐的外侧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补水管。该淬火工艺用余热回收型油烟处理结构通过处理罐内的水体可对油烟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吸附,油烟中的油体可上浮到水体表面,后续配合集油罩的移动可将水体上的油体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油体的回收,且可保证回收油体的洁净性,后续可重复使用,更加节能环保,且通过水体还可对油烟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后续将热水排出可用作非饮用水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志凌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