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0728发布日期:2023-05-14 19:4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墨加工,具体是涉及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1、石墨粉是一种矿物粉末,主要成分为碳单质,质软,黑灰色;有油腻感,可污染纸张。硬度为1~2,沿垂直方向随杂质的增加其硬度可增至3~5。比重为1.9~2.3。在隔绝氧气条件下,其熔点在3000摄氏度以上,是最耐温的矿物之一。常温下石墨粉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2、石墨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经过特殊加工的石墨,具有耐腐蚀、导热性好,渗透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湿法冶金、酸碱生产、合成纤维和造纸等工业部门,可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

3、现有的我国公开号为cn1138838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纯石墨粉加工装置,其专利还具有以下缺陷:

4、其一,如上述专利图4所示,当石墨粉通过进料口进入焙烧箱后,会有一部分石墨粉漏入三角板与焙烧箱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出料口为开口结构,那么当所有三角板旋转时,则会有一部分石墨粉还未经过焙烧就直接从出料口漏出;

5、其二,如上述专利图5所示的为石墨粉排出时各个三角板的状态,此时下落的石墨粉还是会有一部分落入焙烧箱的内壁上,由于上述专利未设有用于对焙烧箱内壁进行刮除的清洁机构,那么久而久之,焙烧箱的内壁上还是会附着有难以清除的石墨结块;

6、其三,如上述专利图3所示的为石墨粉在焙烧时各个三角板的状态,此时处于焙烧时的石墨粉成堆,并且处于静置状态,那么当石墨粉量较大时,处于石墨粉堆中心内的石墨粉会因被其余石墨粉覆盖而降低热交换率,因此导致石墨粉堆受热不均。

7、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种石墨粉的高效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筒、偏心转筒和两组弹性伸缩刮板,焙烧筒的轴向呈水平,且焙烧筒为固定设置,偏心转筒轴向呈水平设于焙烧筒内,且偏心转筒与焙烧筒偏心设置,焙烧筒和偏心转筒的筒壁均为用于安装加热丝的双层结构,两组弹性伸缩刮板沿偏心转筒的圆周方向呈180°对称分布,每组弹性伸缩刮板的长度方向均与偏心转筒的径向一致,每组弹性伸缩刮板的一端均与偏心转筒弹性相连,以此使得弹性伸缩刮板的另一端始终与焙烧筒的内壁相抵触,通过两组弹性伸缩刮板将焙烧筒与偏心转筒之间的区域隔断成两个相对称的焙烧区,并且两个焙烧区的位置和形状会随着两组弹性伸缩刮板的旋转而不断变更,焙烧筒上设有两组进出料口,每组进出料口均包括呈上下分布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当偏心转筒旋转至两组弹性伸缩刮板呈竖直时,两组进出料口分别与两个焙烧区相对应,两组弹性伸缩刮板用于在偏心转筒旋转时带动位于焙烧区内的石墨粉在焙烧筒与偏心转筒之间的区域内进行移动,并且通过每组弹性伸缩刮板与焙烧筒相抵触的一端对焙烧筒的内壁附着的石墨粉进行刮除。

3、进一步的,每组弹性伸缩刮板均包括矩形容纳壳、活动板和若干个弹簧,偏心转筒内设有安装槽,两个矩形容纳壳均呈竖直固定设于安装槽内,且每个矩形容纳壳朝向偏心转筒外缘的一端均为开口结构,另一端均为封闭结构,若干个弹簧沿矩形容纳壳的长度方向均匀固定设于矩形容纳壳内,活动板与矩形容纳壳滑动配合,活动板的一端伸入矩形容纳壳内,活动板的另一端从安装槽穿出并伸出于偏心转筒外,每个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矩形容纳壳的内底部和活动板的一端相抵触,活动板伸出于偏心转筒外的一端的端部均与焙烧筒的内壁相抵触,其中,矩形容纳壳为上述弹性伸缩刮板与偏心转筒弹性相连的一端,活动板为上述弹性伸缩刮板与焙烧筒的内壁相抵触的一端。

4、进一步的,偏心转筒包括两个能够相向合圆的半圆柱体,每个半圆柱体的圆周壁均为用于安装加热丝的双层结构,每个半圆柱体的一端内均开设有减重槽,以此使得每个半圆柱体的一端为封闭结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每个半圆柱体的平面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凹槽,两个矩形凹槽在两个半圆柱体相向合圆后能够合并成上述的安装槽,每个半圆柱体的平面壁上均成型有关于矩形凹槽呈对称状态的凸台,每个凸台的凸面均与对应的活动板一侧的侧壁相贴合,在两个半圆柱体相向合圆后,两个凸台之间形成供活动板滑动的滑槽,焙烧筒内设有一个与偏心转筒同轴的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将两个半圆柱体的开口端覆盖且用于将两个半圆柱体固定相连,偏心转筒通过两个转轴与焙烧筒的两端轴接,两个转轴分别与圆形连接板和偏心转筒未设有圆形连接板的一端同轴固连。

5、进一步的,焙烧筒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的圆筒和两个分别固定设于圆头两端的筒盖,圆筒的筒壁为用于安装加热丝的双层结构,每个筒盖均包括平面圆板和曲面圆板,平面圆板将圆筒对应的开口端覆盖,曲面圆板同轴成型于平面圆板的朝向圆筒外的一端,且曲面圆板与平面圆板之间形成隔热腔,平面圆板上开设有供偏心转筒一端穿过的偏心圆孔,每个曲面圆板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与偏心转筒共轴线的轴座,每个转轴均水平穿过曲面圆板与对应的轴座相连,两组进出料口开设于圆筒的筒壁上,每个活动板的一端均与圆筒的内壁相抵触,且每个活动板的其中两个侧壁均分别与两个平面圆板相贴合。

6、进一步的,每个活动板与圆筒内壁相抵触的一端上固定设有呈八字状且与圆筒内壁相贴合的刮条。

7、进一步的,每个活动板与平面圆板相对应的侧端上均成型有两个关于活动板呈对称状态的三棱条,每个三棱条的其中一个侧边均与对应的平面圆板相贴合,每个半圆柱体以及对应的矩形容纳壳上均开设有供三棱条滑动的棱槽。

8、进一步的, 每个半圆柱体上均固定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均靠近半圆柱体平面壁的斜刮板,斜刮板的一端与半圆柱体的外壁固连,斜刮板的另一端呈倾斜状态与对应的活动板的侧壁相贴合,每个活动板所对应的两个斜刮板呈三角形。

9、进一步的,每个偏心圆孔上均固定设有动密封环。

10、进一步的,每个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上均固定设有密封盖板,每个密封盖板朝向圆筒内的一端均成型有与圆筒内壁相契合的圆弧面。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2、其一,本装置的焙烧区的位置和形状均会随着两组弹性伸缩刮板的旋转不断变更,因此当石墨粉经过偏心转筒的最下方时,当前偏心转筒与焙烧筒之间的区域容积最小,热量相对较大,当石墨粉经过偏心转筒的最上方时,当前偏心转筒与焙烧筒之间的区域容积最大,热量相对较低,因此石墨粉在焙烧时受热温度是不断变更的,并且石墨粉会在焙烧时不断移动,综上所述来防止石墨粉因静置于恒定的高温中而形成附着于焙烧筒内壁上且难以清除的结块;

13、其二,无论偏心转筒是正转还是反转,通过呈八字状的刮条均能够对圆筒的内壁上所附着的石墨粉进行及时刮除,避免石墨粉因长期未及时清理而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

14、其三,无论偏心转筒是正转还是反转,通过对应的三棱条均能够对平面圆板上所附着的石墨粉进行及时刮除,避免石墨粉因长期未及时清理而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

15、其四,当活动板进行回缩时,即可通过两侧的斜刮板对附着于活动板上的石墨粉进行及时刮除,避免石墨粉因长期未及时清理而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