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需供热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1403发布日期:2023-09-15 23:5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需供热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供热,尤其涉及一种按需供热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集中供热从诞生之日起就采用按住户建筑面积收取住户暖气费的方式;2009年住建部颁布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173-2009)行业标准,试图把目前按住户建筑面积收取暖气费的收费方式,改为按进入住户的热量进行收费方式,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中所出台的四种方法都行不通,至今没有一栋楼一个住户实行热计量,全国集中供热住户仍按住户建筑面积收取暖气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热计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需供热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行按需供热和按照热量或温度收取暖费,从而促进住户的行为节能。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需供热的方法,包括:

4、将计费单位划分为第一种计费单位和第二种计费单位;第一种计费单位之间传递的热量不会互相影响各自的室内温度;第二种计费单位之间传递的热量会互相影响各自的室内温度;

5、针对第一种计费单位,在第一种计费单位的入口处安装第一热量表和第一智能流量控制阀,并基于第一智能流量控制阀上传云平台的流量进行供热,基于第一热量表显示的热量进行收费;第一种计费单位包括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物以及居住建筑中的平房、别墅;

6、针对第二种计费单位,在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入口处安装第二智能流量控制阀,并基于第二智能流量控制阀上传云平台的流量进行供热,基于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进行收费;第二种计费单位包括居住建筑中的住宅楼。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进行收费,包括:

8、在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房间内安装室内温度控制器,控制并监测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温度;

9、基于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温度确定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

10、基于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计算暖费。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温度确定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包括:

12、针对于相同类型的住户,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住户供热量相同,住户的周边环境温度相同时,统计相同类型的住户的室内温度的加权平均温度,将室内的加权平均温度作为室内的应有温度;相同类型的住户为取暖方式、住户所在的楼栋的热耗指标和结构、住户的面积、住户所处方位、住户的户型结构均相同的住户;取暖方式包括暖气片取暖方式和地暖取暖方式。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类型的住户包括取暖方式为暖气片取暖方式的相同类型的住户和取暖方式为地暖取暖方式的相同类型的住户;

14、针对取暖方式为暖气片取暖方式的相同类型的住户,住户的周边环境温度相同包括住户的左、右、上、下的相邻住户的室内温度相同,以及与外面接触的墙面所对应的室外温度相同,或者住户的左、右两个相邻住户的室内温度的平均值相同,或者住户的上、下两个相邻住户的室内温度的平均值相同;

15、针对取暖方式为地暖取暖方式的相同类型的住户,住户的周边环境温度相同包括住户的左、右、上、下的相邻墙面的室内温度相同以及与外面接触的墙面所对应的室外温度相同,或者住户的左、右两个相邻住户的室内温度的平均值相同。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温度确定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还包括:

17、针对于不同类型的住户,以目标住户所在的目标楼栋为单位,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住户智能流量控制阀的开启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调节目标楼栋的所有住户的室内温度,使所有住户的室内平均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同;

18、在所有住户的室内平均温度达到相同的目标温度时,获取目标住户的室内外温差,并计算目标住户的实际用热量;

19、构建目标住户的实际用热量与室内外温差的对应关系;

20、在采暖季,计算所述目标住户的当前实际用热量,从对应关系中,查找到与目标住户的当前实际用热量对应的室内外温差,并基于与当前实际用热量对应的室内外温差,确定目标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

2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目标住户的当前实际用热量,包括:

22、若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已知,则通过

23、qi传=fi邻ki邻(t住户-t邻户)

24、qi当前实际=qi进入-qi传

25、计算当前实际用热量qi当前实际;其中,fi邻为目标住户与相邻住户的相邻面积,相邻住户包括与住户左、右、上、下相邻的住户;t住户为目标住户的温度,t邻户为相邻住户的温度,qi传为目标住户传入相邻住户的热量或相邻住户传入目标住户的热量。

2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目标住户的当前实际用热量,还包括:

27、若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未知,测定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测定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的方法包括:

28、只调低或调高相邻一户的室内温度,其他相邻住户室内温度不变;

29、基于目标住户的实际用热量与目标住户的室内外温差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实际用热量qi当前实际;

30、通过

31、qi传=qi进入-qi当前实际

32、qi传=fi邻ki邻(t住户-t邻户)

33、测定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

34、基于测定出的目标住户与相邻的住户的传热系数ki邻,计算当前实际用热量qi当前实际。

3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种计费单位的住户的室内的应有温度计算暖费,包括:

36、基于住户室内的应有温度和暖费收取规定,获得住户在采暖季每平米的暖费;

37、基于每平米的暖费和住户的采暖面积计算住户采暖季的暖费;住户采暖季的暖费的表达式为:

38、fi=aia

39、其中,a为住户采暖季每平米的暖费,其中,ai为住户i的采暖面积。

4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目标模型和第二目标模型对室内温度控制器上传到云平台的室内温度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第一目标模型包括一段时间内楼栋的累计流量与楼栋内的所有住户的流量的合计数的差值为第一固定阈值;第二目标模型包括一段时间内楼栋的供热量与楼栋内的所有住户的实际用热量的合计数的差值为第二固定阈值;

41、若第二种计费单位的楼栋的累计流量与楼栋内的所有住户的流量的合计数符合第一目标模型,且第二种计费单位的楼栋的供热量与楼栋内的所有住户的实际用热量的合计数符合第二目标模型,则室内温度控制器上传到云平台的室内温度为准确的温度。

4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需供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网络基站、室内温度控制器、智能流量控制阀、室内温度传感器、热量表和太阳能板;该系统应用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按需供热的方法。

43、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44、本技术实施例,将收取暖气费的收费方式改为按进入住户的热量或温度进行收费方式,住户实行热计量,从而促进住户的行为节能。

4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