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1506发布日期:2023-06-08 02:3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具体为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1、空气调节系统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类,工艺性空调以满足生产工艺或储存物品,或以室内运行的机器、设备保持最佳的室内条件为目的,应用于如精密机械加工业、仪器制造业、医药食品、纺织工业、烟草工业等,因此工艺性空调要求其温度、湿度的控制精度较高。舒适空调是以室内人员为服务对象,以创造舒适环境为目的的空调,如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图书馆、体育馆等所应用的空调,对于多数舒适性空调来说不需要十分严格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夏季一般采用表冷的方式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在这种控制方式下湿度一般都能维持在设计范围内,冬季采用加热的方法控制室内温度,在北方干燥地区还需采用加湿措施,温度和湿度是描述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而是相互耦合的。当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要进行加湿或减湿动作,同时会引起室温波动;而当室温变化时,使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压力变化,在绝对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就直接改变了相对湿度。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2778009a的“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变风量系统控制器和室内传感器。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室内传感器和机内传感器电连接分别检测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内co2浓度、加湿段出风温度、热盘管出风温度、冷盘管出风温度;系统控制器根据检测的上述信息并经过一系列运算产生控制信号;利用控制信号对风机进行变频调控,调控机内各种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保证室内温湿度恒定和空气品质。

3、但现有技术中,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现场温湿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拟开关控制已经很难满足生产要求,而对于有害及危险等人类难以或无法到达的工作现场,不利于操作人员将检测装置送入到检测区域内,会直接导致温湿度检测的难度升高,同时温湿度又是具有非线性、纯滞后和大惯性的被控量,因此传统的温湿度控制装置应对短时间内温湿度的变化时会存在较大的延时性,会导致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容易出现湿度过高或温度过高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该区域内设备的正常运作,并且目前空调的温湿度感应器一般都设置在内机蒸发器的附近,其具体的检测范围只能够集中在空调的附近,而空调大部分又都是安装在墙体上的,因此在实际除湿或加湿的时候,墙体会吸收大部分的加湿与除湿的效果,此时检测装置依然在检测空调附近的温湿度,就会产生一个循环,检测装置只能够检测到加湿与除湿效果最好的区域,会对空调做出除湿与加湿判断产生严重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空调的温湿度感应器一般都设置在内机蒸发器的附近,其具体的检测范围只能够集中在空调的附近,而空调大部分又都是安装在墙体上的,因此在实际除湿或加湿的时候,墙体会吸收大部分的加湿与除湿的效果,检测装置只能够检测到加湿与除湿效果最好的区域,会对空调做出除湿与加湿判断产生严重的干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包括空调风扇,所述空调风扇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双向吸收装置,所述双向吸收装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除湿装置;所述双向吸收装置包括连接杆、传动组件、压缩组件和过滤罐,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空调风扇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压缩组件的外壁上,所述压缩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罐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偏心杆、圆盘和第一从动圆块和第二从动圆块,所述偏心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的内部,所述圆盘的边缘处与第一从动圆块和第二从动圆块的边缘处之间相互搭接,所述第一从动圆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从动圆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固定安装在压缩组件的外壁上;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空调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一个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波纹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另一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与限位杆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封闭面板。

3、优选的,所述圆盘与第一从动圆块和第二从动圆块的交接处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从动圆块和第二从动圆块的边缘处活动连接在限位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闭面板的一侧。

4、优选的,所述偏心杆位于圆盘的偏心处,所述圆盘与偏心杆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定位槽,所述圆盘位于第一波纹管与第二波纹管之间。

5、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封闭面板内。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空调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保持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道。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封闭面板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出气管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接管道,所述转接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过滤罐的内部,所述过滤罐与转接管道的交接处活动安装有活动副管。

8、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空调的内壁上,所述压缩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管道。

9、优选的,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对接管道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侧板,所述保护侧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11、优选的,所述对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凝板的内部,所述冷凝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端头固定连接在保护侧板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中,通过双向吸收装置从空调的上下两侧来吸收空调附近的空气,尽量减小温湿度感应器所检测到温湿度的差异,提升空调整体的灵敏度,并且该双向吸收装置主要由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组成,第一波纹管在吸气的时候第二波纹管会在排气,第二波纹管在吸气的时候第一波纹管会在排气,以此来不间断地搅动空调附近的空气,并且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朝向为相反状态,能够有效提升搅动的效率,加快空调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有效提升空调在加湿或除湿时排出的空气与周围空气的融合速度,以此来尽量避免墙体对加湿与除湿效果吸收的程度,从而能够有效缩小温湿度感应器测量数据与实际温湿度的差距,大幅降低检测装置对空调做出除湿与加湿判断产生干扰的概率。

14、2、本发明中,传动组件通过连接杆与空调内的风扇进行连接,在空调风扇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传动组件来驱动压缩组件,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该传动组件主要是通过圆盘、第一从动圆块和第二从动圆块来驱动压缩组件,由于偏心杆设置在圆盘的偏心处,因此在空调风扇转动的时候就会通过圆盘来往复推动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并且在推动的过程中限位杆会限制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移动方向,并且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均是通过封闭面板与限位杆连接的,可以保证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配合上限位杆一侧支撑杆的使用,可以保证封闭面板的稳定性,以避免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出现相互靠近的情况。

15、3、本发明中,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压缩的空气都会进入到过滤罐当中,每个过滤罐都单独对应一个波纹管,并且在与波纹管的交接处设置了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副管,来适应转接管道的移动,保证双向吸收装置运作时空气的正常流通,并且可以避免出现气体泄漏的情况,在空气进入到除湿装置之后,空气进入到冷凝板内冷却管道,空气中的水分冷却成冷凝水流到保护侧板内,然后从出水口处排放到空调的出水管中,除湿后的空气则会排放到空调当中重新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