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8426发布日期:2024-03-18 18:0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种带有换气吹新风功能空调;空调的新风装置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室内,空调的排风装置可以将室内的污浊空气过滤并排放到室外,完成更换新鲜空气吹新风;室外新风与室内浊风通过热交换器热交换后,能够使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更接近室内温度;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室外新风与室内浊风的热交换时间短,导致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热交换效果不明显和热交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及室外新风与室内浊风的热交换时间短导致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热交换效果不明显和热交换效率低等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和新风模块,两者可独立运行或同时运行的设置在一起;所述新风模块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其中,所述新风入口与回风出口均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出口和回风入口均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新风模块在所述新风入口与新风出口之间形成有新风流路;所述新风模块在所述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之间形成有回风流路;

3、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热耦合在所述新风流路和回风流路之间,以使新风和回风进行换热。

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分别或同时为所述新风流路内的新风和回风流路内的回风提供流动动力。

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形成有基座风道,所述基座风道内设置有所述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形成有新风换热道和浊风换热道,所述新风换热道与基座风道连通;

6、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新风组件和浊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和浊风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所述新风组件形成有新风风腔,所述浊风组件形成有浊风风腔;所述新风腔连通所述基座风道的出风端与室内,所述浊风腔连通所述浊风换热道的出风端与室外;

7、所述基座风道、新风换热道和新风腔构成所述新风流路,所述浊风换热道和浊风腔构成所述浊风流路。

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所述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新风腔;所述新风腔包括新风腔进口和新风腔出口,所述新风腔进口形成在所述新风腔的顶部且与所述基座风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新风腔出口形成在所述新风腔的底部且与室内连通;

9、所述浊风组件包括浊风蜗壳和浊风蜗盖,所述浊风蜗壳与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浊风腔;所述浊风腔包括浊风腔进口和浊风腔出口,所述浊风腔进口形成在所述浊风腔的顶部且与所述浊风换热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浊风腔出口形成在所述浊风腔的侧部且与室外连通。

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蜗壳的顶部形成有所述新风腔进口;所述新风蜗壳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子新风腔出口,所述新风蜗盖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子新风腔出口;所述新风蜗壳与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子新风腔出口和第二子新风腔出口构成所述新风出口;

11、所述浊风蜗壳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子浊风腔进口,所述浊风蜗盖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子浊风腔进口;所述浊风蜗壳的侧部形成有第一子浊风腔出口,所述浊风蜗盖的侧部形成有第二子浊风腔出口;所述浊风蜗壳与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子浊风腔进口和第二子浊风腔进口构成所述浊风进口,所述第一子浊风腔出口和第二子浊风腔出口构成所述浊风出口。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新风风叶,所述新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腔内;所述浊风组件还包括浊风风叶,所述浊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浊风腔内;所述新风蜗壳形成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新风腔连通;所述浊风蜗壳形成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浊风腔连通;

13、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新风蜗壳与浊风蜗壳之间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包括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所述第一轴端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新风风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端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浊风风叶驱动连接;

14、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新风风叶和浊风风叶可同步转动。

1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基座板,所述基座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基座风道的进风端;所述基座板远离所述基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管和浊风排风管,所述新风进风管连通所述基座风道的进风端与室外,所述浊风排风管连通所述浊风腔出口与室外。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基座风道包括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位处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基座风道内的新风可流经所述过滤器;

17、所述第二安装位处设置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所述热交换件。

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器与第一框架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热交换件与第二框架之间密封连接;

19、所述基座主体与新风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基座板,且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基座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使所述第一隔板、基座板、基座主体的侧壁形成有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进风腔连通所述新风进风管和基座风道的进风端;

20、所述基座主体与新风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二隔板与基座主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新风连通口,所述新风连通口连通所述基座风道的出风端和新风腔进口;所述第二隔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浊风蜗壳之间形成有浊风连通腔,所述浊风连通腔连通所述浊风换热道与浊风腔进口。

2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基座板可拆卸地扣合在一起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基座主体;所述面罩的顶壁形成有面罩进口,所述面罩进口连通室内与浊风换热道的进风端;室内浊风可经所述面罩进口进入所述浊风换热道;

22、所述面罩的底壁形成有面罩出口;所述新风腔的底部形成有新风腔出口,所述新风腔出口与室内通过所述面罩出口连通;所述新风腔内的新风可经所述新风腔出口和面罩出口排向室内。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室外机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5、(1)新风模块形成有基座风道、新风腔和浊风腔,热交换件设置在基座风道内且形成有新风换热道和浊风换热道,室外新风经基座风道和新风换热道进入新风腔并排向室内,室内浊风经浊风换热道进入浊风腔并排向室外;新风模块可独立于室内机主体完成引入室外新风、排出室内浊风及流经新风换热道的新风与流经浊风换热道的浊风的热交换;热交换时间长,使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均匀,热交换效果明显,提高了室内浊风的能源利用率,解决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热交换效果不明显及室内浊风的能源浪费的问题;

26、(2)新风组件和浊风组件并排设置在基座主体的底部,新风蜗壳和新风蜗盖扣合在一起形成有新风腔,浊风蜗壳和浊风蜗盖扣合在一起形成有浊风腔,新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腔内,浊风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浊风腔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新风风叶、浊风风叶驱动连接;驱动电机转动时,新风风叶和浊风风叶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引入室外新风和排出室内浊风及引入的新风和排出的浊风之间的热交换;

27、(3)基座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过滤器,第二框架上设置有热交换件,室外新风进入基座风道,依次流经过滤器和热交换件,对引入的新风净化和调温处理,使引入的新风与室内空气相适应;第一隔板、基座板和基座主体的侧壁围设成新风进风腔,新风进风腔连通新风进风管和基座风道;第二隔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浊风蜗壳围设成浊风连通腔,浊风连通腔连通浊风换热道与浊风腔;优化设计了基座风道的结构,延长了排出的浊风与引入的新风之间的热交换时间,使室外新风可顺利进入基座风道,使室内浊风可顺利进入浊风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