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原睡眠环境的负离子供氧增湿装置

文档序号:35218278发布日期:2023-08-24 18:3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原睡眠环境的负离子供氧增湿装置

本发明涉及室内睡眠环境供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睡眠环境的负离子供氧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今建筑物的密闭性越来越高,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当人们采用冷气设备的空调系统或集中采暖系统时,空气中的负离子经一系列设备处理后几乎消失殆尽,而室内原有的负离子在人员的活动下浓度也逐渐降低,人体长时间停留在此类空间中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均会下降。众所周知,负离子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等效果,能有效改善人体睡眠效果,防止神经衰弱,提高自身免疫力;环境中的负离子以负氧离子居多(氧的亲电性较强),而负氧离子对生理、心理、工作效率都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人体的舒适感并缓解疲劳,使人们能够很好的镇静与催眠,提高人的睡眠质量,从而增强身体健康。

2、对于高原地区,其具有高海拔、低氧分压、干燥、风速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对于初入高原的人员来说,高原低氧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引起失眠、睡眠质量下降,其结果会加重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其对高原环境适应的调节能力下降,对身体和精神损伤严重;此外,在夜间睡眠状况下,门窗紧闭,建筑房间近乎密闭,室内空气流动较差,与外界空气几乎无交换发生,室内空气负离子得不到补充;随着高浓度氧气送入室内,加之负离子浓度水平较低,使氧气利用率降低,人体睡眠环境舒适度水平变差。据研究表明,吸入负离子30分钟后,肺组织能够增加吸收氧气20%,多排出二氧化碳14.5%,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对氧的吸收效率,以缓解由于缺氧所引起的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增加的现象,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断次数,延长睡眠时间,进而改善睡眠质量和舒适度水平。

3、现在大多数高原家用供氧装置只是简单的从室外空气中制得氧气并加湿后送入室内,没有考虑在持续供氧过程中人体呼吸区所接收到的氧气质量问题以及利用效率;已公开的专利加湿供氧一体终端机cn217540949u,仅考虑了将输氧功能和加湿功能集成在一起,来实现对一个区域内氧环境和湿环境的调控。换句话来说,仅调控环境参数并不能有效保证人体对湿化氧气的利用效率及吸入氧气质量,尤其在夜间人体代谢降低,呼吸缓慢的情况下。为此,将负氧离子这一概念考虑其中,以期望人体在睡眠环境下也能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夜间惊厥、多梦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原睡眠环境的负离子供氧增湿装置,能够使睡眠状态下脑组织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大脑获得更多氧,更好地改善人体面部呼吸区的氧气供给问题及利用效率,以提高人体睡眠环境下的舒适水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高原睡眠环境的负离子供氧增湿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外的制氧机1,设置在室内的负离子发生装置3以及安放在床头上部空间的可伸缩弥散风口15,各装置之间由管道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3中安装对喷件28和喷淋室25,对喷件28使得水分子高速裂解生成负离子;

4、在喷淋室25中,水分子、负离子与氧气充分接触,湿化过程中生成负氧离子,对人体口鼻呼吸区起到供氧增湿的效果。

5、所述制氧机1通过送风管道8连接负离子发生装置3,将所制得的氧气送入室内负离子发生装置3;

6、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3安装在床头上部空间,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3整体由上下两个矩形体组成,下部矩形体设置有风机22,与送风管道8相连接,上部矩形体设置有水泵27,与进水管道9连接;两个矩形体外均包裹隔音棉。

7、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3由进气方向开始,内部依次设置风机22、风腔23、过滤网30和喷淋室25,风机22与风腔23之间由软管39连接,过滤网30设置在风腔23气流方向出口处,对喷件28设置于喷淋室25内,并与上部矩形体内出水管道10相连接;进水方向开始设置水泵27。

8、位于室外高处位置设置储水箱2,储水箱2通过进水管道9连接水泵27,在重力作用下水进入水泵27,水泵27另一侧与出水管道10相连,出水管道10接入下部矩形体的喷淋室25,与其内对喷件28相连接;室外储水箱2内设弹簧式加热盘管26,外包保温材料。

9、各管道与室内装置风机22、水泵27、上部矩形体40、下部矩形体41连接处均安装软接头20,风机22、水泵27的进出口管道处均安装消声器21。

10、下部矩形体41的非靠墙侧、非管道连接侧设置可调百叶风口29,该可调百叶风口29位于喷淋室25(氧气与负离子混合)部位,过滤网30和单向空气滤网3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前方设置过滤网30,后方设置单向空气滤网31。

11、所述百叶风口29仅用于不需特定向床头部位供氧时,即人体在室内活动状态下,可单独向室内提供负离子,此时水泵27运行,风机22停止工作,水分子在喷淋室25高速对喷产生负离子,由所述百叶风口29送入室内,过滤网30用以防止喷淋室25内产生的大颗粒水滴进入室内,设置单向空气滤网31以防止室内空气回流。

12、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3中的含负离子的氧气流由喷淋室25另一侧富氧气流管道11送入床头部位,床头安装伸缩风管13,并设置圆弧形风管末端14,在圆弧形风管末端14的两端和中间部位均匀设置三个弥散风口15。

13、所述弥散风口15内安装电动球形喷口16,圆弧风管末端14上安装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追踪人体面部呼吸区的变化,调整风口角度,控制送风管道8伸缩调节;不工作时可完全收入床头上部矩形体内;

14、所述可伸缩风管13由两节管道连接组成,伸缩风管13插入固定风管12内,两管接口处安装内密封圈33和外密封圈32,外密封圈32与矩形体通过固定座34固定,所述固定风管12、可伸缩风管13端部均安装一固定板36,固定板36上开气孔38,两固定板36间安装电动伸缩杆37。

15、所述伸缩风管13末端安装人体热红外感应器17;接制氧机1的进气管道,接喷淋室25的进气管道上均安装流量控制阀18,进水管道9安装电磁阀19,各类感应元件均与控制装置6相连。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负离子发生装置中采用水高速下裂解生成负离子,氧气与水分子充分混合,湿化过程中生成负氧离子,经末端送风口送入室内,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睡眠质量;

18、2.送入室内的氧气不另设加湿器单独加湿,避免了加湿器维护不及时滋生霉菌等微生物,危害人体健康。

19、3.负离子发生装置上设出风口,在室内不需特定床头部位供氧时,可由此增加室内负离子浓度,净化室内空气,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物浓度,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避免了设备的闲置,提高利用率;

20、4.将床头上部送氧装置安装在矩形体内,在睡眠环境使用状态下,可控制末端风口自动伸出,避免了闲置状态下送风管道占据床头空间;且在末端送风口处安装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根据人体睡眠环境下状态的不同,追踪人体面部呼吸区的动态变化,调整弥散风口位置,更精准的供给氧气;

21、5.人体呼吸区联动负氧离子传感器,可更精准的调节携带负离子的富氧气流湿化增温的程度,以提高睡眠环境的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