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1163发布日期:2023-09-09 14: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1、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目前主要途径为: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2、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通过空调制冷所产生的冷气以达到对室内进行降温所产生的能耗,有的房屋内穿设有通风管以将外界的风通入到室内,将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互流通,从而以对室内进行降温,但是,若是天气较为炎热时,此时将较热的空气通入到室内时,其对室内所能进行的降温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节能房屋的通风系统,设置于房屋本体上,包括迎风设置的进风管以及连通于进风管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用于对房屋本体的室内进行通风,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所述房屋本体设置有对喷头提供水的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房屋本体上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池、设置于集水池用于储存雨水的存储箱以及将存储箱内的水输送至喷头的输水管,所述存储箱背阴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管内设置的喷头以将输送管输送至喷头的水进行雾化,由于存储箱背阴设置,输送给喷头的水的温度较低,当外界较热的风吹进迎风设置的进风管内时,此时的风先和雾化后的水进行热交换,以吸附风中的一些热量,且有的水分子也会随着风进入到通风管中,并进入到房屋本体的室内,使得此时温度有所降低的风以及水分子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室内进行降温,从而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

5、利用雨水和风的结合以对房屋进行降温处理,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且由于喷头为雾化喷头,可增加雾化后的水与风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以提高后续和风接触后与风之间的热交换的效果,进而提高后续进入到室内的风和室内的热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即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且可减少雨水的消耗,以提高对雨水的利用。

6、优选的,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进风管以用于将室内换热后的空气或是室内较热的空气排出室内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开设有连通于室内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管进风端的横截面小于进风管出风端的横截面;所述进风管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的风流通到所述通风管内或是排风管内的控制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在外界的风通入到进风管时,控制组件先将风流通至通风管内,以对室内进行降温处理,当室内的热空气和输入的风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控制组件将风流通到排风管中,由于排风管中输入有风,且排风管进风端的横截面小于进风管出风端的横截面,在风进入到排风管中,随着管道横截面的面积减小,使得风的流速增大,此时排风管内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此时靠近进风口处换热后的空气或是较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处流通到排风管中,顺着排风管内的风的流动路径流到外界中,从而以加快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

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所述进风管内的控制筒以及驱动控制筒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控制筒设置于进风管的出风端,所述控制筒包括弧形槽以及分别设置于弧形槽两端的圆板,所述弧形槽用于对通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或是对排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弧设置;所述通风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进风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排风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风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排风管的上表面与进风管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进风管为方管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得进入到进风管内的风进入到通风管中时,通过驱动件将弧形槽转动到排风管的进风端以进行关闭,则此时通风管的进风端呈开口设置,从而以使得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经过控制筒内后接着进入到通风管中,以对室内进行降温;

10、当需要使得进入到进风管内的风进入到排风管中时,通过驱动件将弧形槽转动到通风管的进风端以进行关闭,则此时排风管的进风端呈开口设置,从而以使得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经过控制筒内后接着进入到排风管中,以对室内换热后的空气以及较为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到排风管中。因此通过设置有控制筒和驱动件,以实现对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的流向控制,即控制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是流入到通风管中或是流入到排风管中。

11、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内置于所述控制筒内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弧形槽的长度方向,所述转轴转动穿设于两个所述圆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进风管的外侧壁,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设于进风管且与转轴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从而依次带动转轴、圆板、弧形槽的转动,从而以改变弧形槽的位置,即实现控制筒对通风管的进风端或是出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的操作。

13、优选的,所述转轴同轴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一端滑移穿设于远离驱动电机的圆板,且与进风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固定穿设于安装套,且喷头朝向所述通风管的进风端设置;所述安装套内置有固定连接于喷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穿设于所述进风管,且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输水管固定连接有控制水流入到连接管内的控制阀,所述输水管设置于进风管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转轴靠近输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同轴固定连接于控制阀,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电机设为步进电机,由于其可以精确地控制转动角度和速度,可使得弧形槽在通风管的进风端或是排风管的进风端之间进行转动,从而可在启动步进电机的过程中,即带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以带动转杆的来回转动,以控制控制阀的开启,即当弧形槽转动到将排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时,此时控制阀打开,以使得输水管中的水输送至连接管中,从而使得喷头雾化雨水,雾化后的雨水与进入到通风管中的风进行换热以及随着风进入到室内中,对室内进行降温;当启动驱动电机,以将弧形槽转动到将通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时,此时控制阀关闭,以使得输水管中的水暂未输送至连接管中,可减少喷头雾化后的水随着风进入到排风管中的可能,以减少水的损耗,以使得喷头所雾化的水尽可能多的与进入通风管中的风进行热交换,以及输送至室内中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

15、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板的相对两侧壁对称设置有螺旋桨,所述两个螺旋桨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和所述安装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输入到控制筒内时,经过螺旋桨的风可顺着螺旋桨上的叶片流通至控制筒的中部位置,且由于设置有螺旋桨后,使得流入到控制筒内可供风流通的空间有所减小,使得风的流速增大,进而加快进入到通风管或是排风管内的风的流速,即可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且随着风的流速增加,其在进入到通风管时所能带走喷头所雾化的水分子的含量有所增加,从而提高室内较热的空气与水分子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

17、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位于其进风端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自远离进风端的一端朝靠近进风端的一端逐渐缩短;所述进风管位于其进风端的相对两内侧壁对称设置有挡板,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表面均抵接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侧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供风进入的通道,由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自远离进风端的一端朝靠近进风端的一端逐渐缩短,从而可加大进入到进风管中的风量,且随着进入到通道的风的流速随着进入的深度,其流速也逐渐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快位于进风管内流入到通风管或是排风管内的风的流速。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设置有带动第一导流板转动从而以对进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启闭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带动第一导流板转动的转动件和设置于转动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常态下迫使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一导流板抵接的抵接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碰到下雨且刮风的天气时,位于外界的雨水可能随着风进入到进风管中,由于弧形槽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设置,其只能对通风管或是排风管的进风端中的一个进行关闭,由于一个的进风端呈开放状态,这样可能使得外界的雨水顺着通风管或是进风管进入到室内中,使得室内出现渗水的可能,此时通过设置有转动件可使得第一导流板在雨天时受到降雨的影响,第一导流板受雨水压力朝靠近第二导流板的方向移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使得第一导流板受到雨水的压力增加,从而以抵接于第二导流板上的抵接槽后,从而以将进风管的进风端进行关闭,以减少外界的雨水随着进入到进风管中的可能,减少室内出现渗水的可能。

21、当降雨量减少以及未降雨的时候,此时弹性件迫使第一导流板朝与第二导流板呈对称设置的位置处转动,以使得进风管的进风端为开放状态,以使得风进入到进风管中。

2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进风管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远离进风管的内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凹槽的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用于存储雨水;所述存储槽靠近进风管的自由端开设有连通外界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流量小于凹槽的雨水进入到存储槽内的流量。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天下雨时,此时雨水降落到凹槽中,且流通到存储槽中进行留存,此时第一导流板受压,使得第一导流板的自由端朝靠近进风管的进风端转动,随着存储槽内的雨水量的增加,使得第一导流板和进风管的顶部内壁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此时第一导流板转动到抵接于抵接槽时,配合着两侧的挡板的设置,从而以使得进风管的进风端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减少外界的雨水进入到进风管内的可能;当降雨量开始减少时,此时存储槽内所存储的雨水量减少,从而使得第一导流板在弹性件的弹性下朝远离第一导流板的方向转动,以将进风管的进风端呈开口设置。

24、通过设置有凹槽、存储槽和出水口,可使得第一导流板所转动的角度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进风管的进风端的启闭。

25、优选的,所述抵接槽靠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中部设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抵接槽靠近第二导流板的中部设置,可使得第一导流板呈倾斜抵接于抵接槽,以便在下雨天时使得第一导流板上的凹槽承接外界的水。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通过在进风管内设置有喷头,且喷头为雾化喷头,可增加雾化后的水与风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后续和风接触后与风之间的热交换的效果,进而提高后续进入到室内的风和室内的热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即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且可减少雨水的消耗,以提高对雨水的利用。

29、2、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可选择将进风管中的风,选择和喷头雾化后的雨水一同进入到通风管中以进入到室内以对室内进行通风降温,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或是选择进入到排风管中以使得排风管呈负压状态以将室内换热后或是较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处流通到外界中,以加快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30、3、通过在控制筒内设置有螺旋桨,以使得流入到控制筒内可供风流通的空间有所减小,使得风的流速增大,进而加快进入到通风管或是排风管内的风的流速,即可进一步提高对室内的降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