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摆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1397发布日期:2023-11-17 05: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摆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结构,尤其是一种升降摆页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空调装置已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产品,为了使空调装置出风更加舒适,通常出风口内设置有摆页结构,但目前市面上的摆页结构只能满足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通过风机转速调节出风缓急,导致用户改变出风缓急程度时,风机必须更改输出功率,导致频繁改动导致风机寿命降低。

2、同时,为了使空调装置出风更加舒适,通常进风口内设置有摆页结构,常用的摆页结构通常只能实现风向的改变,但对于出风的导流效果并不理想,通常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导致气流回流等问题。

3、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流体(水流或气流)由偏离原本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就会顺着该物体表面流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施与流体一个偏转的力,则流体也必定要施与物体一个反向偏转的力。这种力在轻质物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如何将出风结构与康达效应结合来控制出风方向成为了各厂商的研究方向。

4、因此如何结合康达效应并通过改动摆页结构来实现出风缓急程度是市面上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2、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包括面板、摆页结构及升降壳体,所述升降壳体左右两端开设升降槽,升降槽内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下端与升降壳体侧壁转动连接且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杆上端开设腰型孔且位于升降槽内;所述升降壳体前后壁左右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柱;所述摆页结构包括摆页与摆页支架,摆页设置于摆页支架内,摆页支架左右侧壁对应升降槽设置有驱动柱,驱动柱穿过驱动杆的腰型孔;摆页支架对应导柱设置有导套,摆页支架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导套套设于导柱外,且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柱上下移动使摆页支架沿导柱上下移动;所述摆页结构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后嵌设于面板出风口内;

3、所述摆页结构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其包括第一摆页连杆、第二摆页连杆、第一摆页及第二摆页,所述第一连杆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摆页,所述第二摆页连杆为上端开口的圆槽状连杆,第二连杆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摆页;摆页下部为圆柱状,由摆页下部顶端向上延伸三棱柱状的摆页上部;所述第一摆页连杆嵌入第二摆页连杆内形成摆页连杆,所述第一摆页与第二摆页交错套设于摆页连杆外;所述摆页支架左右两端设置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开设连杆通孔,摆页连杆穿过连杆通孔与摆页电机连接;所述摆页电机包括第一摆页电机与第二摆页电机,第一摆页电机与第一摆页连杆连接,第二摆页与第二摆页连杆连接;摆页支架上端开设摆页进风口。

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顶面开设升降结构进风口,上盖左右两端开设上盖升降槽,上盖升降槽一端设置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开设腰型孔;所述下盖对应上盖升降槽开设下盖升降槽,下盖底面开设升降结构出风口;所述导套内设置有与导柱内径相同的限位圈,导柱外套设有弹簧,弹簧上端与限位圈相抵,弹簧下端与卡槽底面相抵。

5、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升降槽一端侧壁对应电机壳体上固定孔设置固定柱,固定柱及固定孔螺入螺钉将电机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摆页支架前后壁上设置有导套连接柱,导套与导套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导柱顶端穿过导套后螺接限位螺钉,导套到达最高位置时导套顶面与限位螺钉的螺帽相抵。

7、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出风口对应上盖侧壁设置上盖连接柱,对应下盖侧壁设置下盖连接柱,所述上盖扣合下盖后,上盖侧壁下端与上盖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下盖侧壁下端与下盖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页及第二摆页由结构相同的摆页前壳体与摆页后壳体相互扣合而成;第一摆页连杆上端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面;第二摆页连杆底部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面,第一固定面与第二固定面交错设置;第一摆页下部内上端与第一固定面通过螺钉固定,第二摆页下部内下端与第二固定面通过螺钉固定。

9、进一步地,位于第一摆页连杆右端端头的第一摆页下部右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摆页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位于第二摆页连杆左端端头的第二摆页下部左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摆页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面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摆页下部内上端对应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固定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面开设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摆页下部内下端对应第二固定孔设置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固定孔通过螺钉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摆页支架前后两端向下延伸有限位面,所述第一摆页上部与第二摆页上部转动至最大角度时与限位面相抵。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升降摆页结构能够有效控制出风的缓急;

14、2.通过电机、驱动杆、从动杆及驱动柱的配合,实现摆页升降功能;

15、3.通过导柱、导套的配合限制摆页结构升降方向,导柱与导套内还设置弹簧增加摆页升降过程的平稳性。

16、4.摆页设计为圆柱体与三棱柱结合而成的类水滴状,利用康达效应有效为出风进行导流,便于控制出风方向;

17、5.第一摆页与第二摆页分别通过第一摆页电机与第二摆页电机控制转动,通过多种摆页转动形式来控制导流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摆页结构及升降壳体,所述升降壳体左右两端开设升降槽,升降槽内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下端与升降壳体侧壁转动连接且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杆上端开设腰型孔且位于升降槽内;所述升降壳体前后壁左右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柱;所述摆页结构包括摆页与摆页支架,摆页设置于摆页支架内,摆页支架左右侧壁对应升降槽设置有驱动柱,驱动柱穿过驱动杆的腰型孔;摆页支架对应导柱设置有导套,摆页支架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导套套设于导柱外,且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柱上下移动使摆页支架沿导柱上下移动;所述摆页结构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后嵌设于面板出风口内;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顶面开设升降结构进风口,上盖左右两端开设上盖升降槽,上盖升降槽一端设置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开设腰型孔;所述下盖对应上盖升降槽开设下盖升降槽,下盖底面开设升降结构出风口;所述导套内设置有与导柱内径相同的限位圈,导柱外套设有弹簧,弹簧上端与限位圈相抵,弹簧下端与卡槽底面相抵。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升降槽一端侧壁对应电机壳体上固定孔设置固定柱,固定柱及固定孔螺入螺钉将电机固定。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页支架前后壁上设置有导套连接柱,导套与导套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导柱顶端穿过导套后螺接限位螺钉,导套到达最高位置时导套顶面与限位螺钉的螺帽相抵。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出风口对应上盖侧壁设置上盖连接柱,对应下盖侧壁设置下盖连接柱,所述上盖扣合下盖后,上盖侧壁下端与上盖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下盖侧壁下端与下盖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页及第二摆页由结构相同的摆页前壳体与摆页后壳体相互扣合而成;第一摆页连杆上端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面;第二摆页连杆底部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面,第一固定面与第二固定面交错设置;第一摆页下部内上端与第一固定面通过螺钉固定,第二摆页下部内下端与第二固定面通过螺钉固定。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摆页连杆右端端头的第一摆页下部右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摆页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位于第二摆页连杆左端端头的第二摆页下部左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摆页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面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摆页下部内上端对应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固定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面开设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摆页下部内下端对应第二固定孔设置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固定孔通过螺钉固定。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页支架前后两端向下延伸有限位面,所述第一摆页上部与第二摆页上部转动至最大角度时与限位面相抵。


技术总结
一种升降摆页结构,包括面板、摆页结构及升降壳体,升降壳体左右两端开设升降槽,升降槽内设置有驱动杆,升降壳体前后壁左右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柱;摆页结构设置于升降壳体内其包括摆页与摆页支架,摆页设置于摆页支架内,摆页支架左右侧壁对应升降槽设置有驱动柱,驱动柱由驱动杆带动上下移动;摆页包括第一摆页连杆、第二摆页连杆、第一摆页及第二摆页,第一连杆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摆页,第二摆页连杆为上端开口的圆槽状连杆,第二连杆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摆页;摆页下部为圆柱状,由摆页下部顶端向上延伸三棱柱状的摆页上部;第一摆页连杆嵌入第二摆页连杆内形成摆页连杆;摆页连杆穿过摆页支架与摆页电机连接;摆页支架上端开设摆页进风口。

技术研发人员:曾本发,张辉,钟叶红,陶东,沈杰,姚松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