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54244发布日期:2023-12-03 11:2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施工环境的空气净化,具体为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的环境中,由于需要频繁的对建筑材料进行切割、浇筑和搬运等操作,会导致现场环境质量较差,主要体现在空气质量方面,其中施工现场的灰尘以及建筑材料碎屑极易跟随空气以及施工产生的气流而漂浮在施工环境中,因此就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净化设备进行工程环境的净化处理;

2、现有技术中的工程环境净化系统分为喷淋式净化和吸入式过滤净化,后者适用于环境设备较多的施工现场,而该类设备一般通过风筒(即管道结构)将含尘气体吸入,经由水或滤网的过滤再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但是由于大部分施工现场灰尘以及切割碎屑较多,导致风筒中容易积攒大量的灰尘,导致净化系统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清理风筒,实际实际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设备一般通过风筒(即管道结构)将含尘气体吸入,经由水或滤网的过滤再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但是由于大部分施工现场灰尘以及切割碎屑较多,导致风筒中容易积攒大量的灰尘,导致净化系统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清理风筒,实际实际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包括风筒以及用于安装风筒的底座,风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引流罩,引流罩的左端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洁净气体的喷头,所述风筒的右端开口和左端开口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和进气管的顶端连通,同时进气管的底端和气泵的输入端相连,气体经由净化机构净化后经由出气管以及与出气管连通的喷头和风筒的出风口排出,所述净化机构包含有水室和调湿机构,底座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空间通过一横向分布的板结构隔开,所述水室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下半段空间中;

3、净化系统还包含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风筒上,用于在风筒吸入气流时清理引流罩内表面。

4、优选的,所述水室中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底端伸入水室内部的底端、顶端则连通在气泵的输出端,而第二竖管的底端则与水室中的水面上方空间连通、顶端则与调湿机构的输入端连通,调湿机构的输出端则与出气管的底端连通。

5、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含有清理条,所述清理条的外形为贴合引流罩内表面分布,且清理条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在气流流动于风筒内部时自动带动清理条转动。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含有横轴和桨叶,横轴同轴线的转动安装在风筒的气流输入端,并且横轴的外端用于安装等角度分布的桨叶、内端则用于安装清理条。

7、优选的,所述水室中还设置有打捞板,所述打捞板上安装有穿孔,穿孔的顶端弹性转动覆盖有网状的过滤板,并且打捞板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杆输出端相连,同时打捞板被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活动穿插。

8、优选的,所述调湿机构包含有外壳以及垂直等间距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水平分布的第一滤板,而且相邻两个第一滤板中设置有同样水平分布的第二滤板,第二滤板的左端固定在竖板上,竖板滑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并且竖板的左端面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相连。

9、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均为弹性结构,相邻两个第一滤板之间还设置有内凹的引导用条杆,该条杆固定在外壳的右侧内壁。

10、优选的,所述清理条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该空心结构与横轴的空心结构相连通,同时清理条靠近引流罩内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空心结构相连通的气孔,而空心结构还与转动安装在横轴右端头的分支管相连通,分支管的底端连通在出气管上。

11、优选的,所述引流罩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气腔分别与喷头和出气管相连通,喷头上安装有阀门,并且引流罩的内壁设置有与气腔连通的环形分布的开槽,该开槽上密封覆盖有弹性材质的密封片,水室中还设置有控温设备,控温设备用于调节水室中的水温。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能够结合引流罩的形变以及气流的流动产生驱动力,对风筒的内部进行灰尘清理,有效的解决了灰尘难以清理的问题,并且能够对净化后气流湿度进行自由调节、并同步对湿度调节用的滤板中水分进行清理,同时利用引流罩的气流导通结构来实现进气端和出气端的充分非接触换热,多元化的符合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

13、1.清理条以及桨叶的结构设计,能够利用杂质气流在流动时产生的作用力驱动桨叶转动,从而能够在净化气体时使清理条自动的在引流罩中转动,实现清理条对引流罩内壁的刮擦清理;

14、进一步的,分支管以及气孔的结构设置,能够在气流被净化并吹出之前经由分支管进入到清理条的内部,从而利用洁净的气流结合清理条自身的刮擦效果,对引流罩的内部进行充分的清理;

15、2.竖板以及第一第二滤板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净化后的气流进行湿度调节,能够利用第二滤板的移动,对湿度调节范围进行便捷调整,同时能够通过第二滤板的形变来进一步提高湿度降低的等级,同时能够利用形变产生的挤压力对滤板所吸收的水分进行挤压排出处理,保证了滤板的除湿效果;

16、3.引流罩内部气腔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气腔的使用为洁净的气流流动提供空间,从而通过引流罩为洁净气流和杂质气流进行预换热操作,同时能够通过气腔内气压的变化来带动引流罩内壁的弹性形变来进一步增强灰尘去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包括风筒(1)以及用于安装风筒(1)的底座(2),风筒(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引流罩(6),引流罩(6)的左端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洁净气体的喷头(7),所述风筒(1)的右端开口和左端开口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和进气管(3)的顶端连通,同时进气管(3)的底端和气泵(4)的输入端相连,气体经由净化机构净化后经由出气管(5)以及与出气管(5)连通的喷头(7)和风筒(1)的出风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含有水室和调湿机构,底座(2)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空间通过一横向分布的板结构隔开,所述水室设置在底座(2)内部的下半段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室中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所述第一竖管(11)的底端伸入水室内部的底端、顶端则连通在气泵(4)的输出端,而第二竖管(12)的底端则与水室中的水面上方空间连通、顶端则与调湿机构的输入端连通,调湿机构的输出端则与出气管(5)的底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含有清理条(8),所述清理条(8)的外形为贴合引流罩(6)内表面分布,且清理条(8)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在气流流动于风筒(1)内部时自动带动清理条(8)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有横轴(10)和桨叶(9),横轴(10)同轴线的转动安装在风筒(1)的气流输入端,并且横轴(10)的外端用于安装等角度分布的桨叶(9)、内端则用于安装清理条(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室中还设置有打捞板(15),所述打捞板(15)上安装有穿孔(16),穿孔(16)的顶端弹性转动覆盖有网状的过滤板(17),并且打捞板(15)和安装在底座(2)上的液压杆输出端相连,同时打捞板(15)被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活动穿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机构包含有外壳(13)以及垂直等间距安装在外壳(13)内部的水平分布的第一滤板(18),而且相邻两个第一滤板(18)中设置有同样水平分布的第二滤板(19),第二滤板(19)的左端固定在竖板(20)上,竖板(20)滑动安装在外壳(13)的内部,并且竖板(20)的左端面与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8)和第二滤板(19)均为弹性结构,相邻两个第一滤板(18)之间还设置有内凹的引导用条杆,该条杆固定在外壳(13)的右侧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条(8)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该空心结构与横轴(10)的空心结构相连通,同时清理条(8)靠近引流罩(6)内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空心结构相连通的气孔(23),而空心结构还与转动安装在横轴(10)右端头的分支管(22)相连通,分支管(22)的底端连通在出气管(5)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罩(6)的内部开设有气腔(21),气腔(21)分别与喷头(7)和出气管(5)相连通,喷头(7)上安装有阀门(25),并且引流罩(6)的内壁设置有与气腔(21)连通的环形分布的开槽,该开槽上密封覆盖有弹性材质的密封片(24),水室中还设置有控温设备,控温设备用于调节水室中的水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包括风筒以及用于安装风筒的底座,风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引流罩,同时进气管的底端和气泵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净化机构包含有水室和调湿机构,两个部分空间通过一横向分布的板结构隔开,所述水室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下半段空间中。该建筑施工环境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能够结合引流罩的形变以及气流的流动产生驱动力,对风筒的内部进行灰尘清理,有效的解决了灰尘难以清理的问题,并且能够对净化后气流湿度进行自由调节、并同步对湿度调节用的滤板中水分进行清理,同时利用引流罩的气流导通结构来实现进气端和出气端的充分非接触换热,多元化的符合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炬,何定全,何法,吴华劲,陈汉辉,滑聘,陈泽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鑫广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