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9967发布日期:2023-11-21 10: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压缩机在低温下长时间待机冷媒沉积到压缩机和冷冻油相溶,导致压缩机在启动时大量冷冻油被带走造成压缩机缺油运行的现象,通过会对压缩机增加电加热带,通过电加热带发热以提高压缩机底部温度,从而能够降低冷冻油和冷媒的相溶性。

2、增加电加热带发热的方式虽然能有效解决长时间低温待机冷冻油和冷媒相溶导致压缩机启动时吐油率增加的问题,但也给空调系统增加额外的成本,而且加热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预设固定输出定时的开、关方式来进行控制,从而导致在压缩机绕组加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过度耗电浪费以及加热温度过大损坏电子元器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和存储介质,能够在不增加成本及影响生产效率前提下,既能保证绕组加热的可靠运行,也能在满足加热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3、在所述压缩机处理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空调器的第一室外机环境温度;

4、在所述第一室外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功能,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表征所述绕组加热启动的最高环境温度;

5、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电控模块的电控模块温度;

6、在所述电控模块温度小于工作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述工作温度阈值为所述电控模块最高允许温度;

7、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9、获取第一排气温度和第二排气温度,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第一时刻获取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第二时刻获取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

10、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和所述第二排气温度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和所述第二排气温度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12、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和所述第二排气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

13、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15、在所述排气温度变化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排气温差阈值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和/或,

16、在所述排气温度变化值大于预设的排气温差阈值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加热电流。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18、在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排气温差阈值,且所述加热电流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的情况下,逐步调高所述加热电流,直至所述加热电流达到所述电流阈值;

19、获取第三排气温度,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为第三时刻获取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一时刻早于第三时刻;

20、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和所述第三排气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第二排气温度变化值;

21、在所述第二排气温度变化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排气温差阈,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23、在所述排气温度变化值大于预设的排气温差阈值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加热电流;

24、获取第四排气温度,所述第四排气温度为第四时刻获取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一时刻早于第四时刻;

25、在所述第四排气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阈值的温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修正值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所述预设修正值为预设的所述排气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油温的修正值常数。

2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27、在所述排气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阈值的温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修正值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和/或,

28、在所述排气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阈值的温度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修正值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加热电流;

29、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值为预设的所述排气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油温的修正值常数。

3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1、获取第二室外机环境温度;

32、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机环境温度确定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室外机环境温度成正比关系;

33、经过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第三室外机环境温度;

34、在所述第三室外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功能。

3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3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控制器

3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控制器,或者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的压缩机。

38、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3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申请实施例会在所述压缩机处理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空调器的第一室外机环境温度;然后,本申请实施例会将第一室外机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室外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功能,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表征所述绕组加热启动的最高环境温度;接着,本申请实施例会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电控模块的电控模块温度,在所述电控模块温度小于工作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述工作温度阈值为所述电控模块最高允许温度;最后,本申请实施例会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室外机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阈值、电控模块温度、工作温度阈值和排气温度等多参数关联对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电流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绕组加热的可靠运行,也能在最大限度预热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效果。

40、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和所述第二排气温度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变化值调节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绕组的加热电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绕组的加热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包括:在压缩机处理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室外机环境温度;将室外机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室外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功能,对压缩机进行预热处理;接着获取压缩机的电控模块的电控模块温度,在电控模块温度小于工作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再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根据排气温度控制加热电流。通过室外机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阈值、电控模块温度、工作温度阈值和排气温度等多参数关联对压缩机的绕组的加热电流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绕组加热的可靠运行,也能在最大限度预热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强,陈磊,白书诚,刘浩斌,邵艳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