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通风系统和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5339发布日期:2023-11-22 21: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光伏通风系统和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主要涉及光伏,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通风系统和建筑物。


背景技术:

1、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正成为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通过在建筑物的外墙面设置光伏板可充分利用照射到建筑物外墙上的太阳光。光伏板工作时以及被太阳光照射时会产生热量,设置在外墙的光伏板对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也有影响,合理协调光伏板产生对散热的需求和建筑物对空气流通的需求能够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通风系统和建筑物,该光伏组件通风系统和建筑物能够合理协调光伏板对散热的需求与建筑物对空气流通的需求。

2、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通风系统,包括:导流腔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流腔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根据预设条件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隔板隔离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隔板隔离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通风口连通。

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部单元和顶部单元,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建筑物的外墙和安装在所述通风系统的光伏板围成所述导流腔体,所述底部单元和所述顶部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导流腔体的两端。

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单元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顶部单元具有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部单元,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顶部单元。

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单元还包括多个格栅,所述多个格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

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第一子隔板和第二子隔板,所述第一子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子隔板和所述第二子隔板之间抽拉连接。

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所述导流腔体内且与所述建筑物连接,以连接所述导流腔体和所述建筑物。

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通风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通风口连通。

10、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具有外墙,包括:多个光伏板;以及如前文所述的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安装在所述外墙,其中,所述光伏板安装在所述通风系统上,且与所述外墙相对设置。

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墙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的通孔口,所述通风系统覆盖所述通风口。

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多个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多个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13、本申请的通风系统和建筑物能够合理协调光伏板对散热的需求与建筑物对空气流通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底部单元(130)和顶部单元(140),所述第一侧板(110)和所述第二侧板(120)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10)、所述第二侧板(120)、所述建筑物的外墙(10)和安装在所述通风系统的光伏板(20)围成所述导流腔体(150),所述底部单元(130)和所述顶部单元(14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导流腔体(150)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单元(130)具有第一通孔(131),所述顶部单元(140)具有第二通孔(141),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31)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部单元(130),所述第二通孔(141)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顶部单元(1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单元(140)还包括多个格栅(142),所述多个格栅(14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通孔(14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1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60)包括第一子隔板(161)和第二子隔板(162),所述第一子隔板(161)与所述第一侧板(1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子隔板(161)和所述第二子隔板(162)之间抽拉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框架(170),所述安装框架(170)设置在所述导流腔体(150)内且与所述建筑物连接,以连接所述导流腔体(150)和所述建筑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导流通道(152)与所述通风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通风口(11)连通。

9.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具有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的通孔口(11),所述通风系统覆盖所述通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多个通风口(11)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多个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通风系统和建筑物。该通风系统包括导流腔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导流腔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以及隔板,隔板根据预设条件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连通,在第二状态下隔板隔离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在第三状态下隔板隔离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且第一导流通道与通风口连通。本申请的通风系统能够合理协调光伏板对散热的需求与建筑物对空气流通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华,撒世一,罗多,胡亚清,叶如丹,杨铭杰,朱国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