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46638发布日期:2024-01-06 23:3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制冷,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便携式空调器,便携式空调器以其便携、小巧的特点应用于多种场景,比如户外烧烤、野餐、郊游等。然而,便携式空调器一般仅用于制冷,其能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3、空调组件,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

4、烘干箱,包括箱体、进气管、悬挂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箱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凝器排风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所述悬挂组件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

5、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冷凝器风机和蒸发器风机,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7、计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一时长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

8、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二时长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开始运行。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配置有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10、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所述输入指令;

11、控制模块,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和所述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的工作模式不同。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预设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以及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时长是指从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所述内机转速不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14、管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管温参数;

15、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管温传感器连接,还用于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一频率不同。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17、在所述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所述运行频率;

18、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频率步长增加所述运行频率;

19、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的所述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

20、在每一所述子阶段,各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22、排气管,设于所述箱体;

23、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湿度参数;

24、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温度参数;

25、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其中,

26、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所述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所述冷凝器风机以所述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预设待机时长;

27、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蒸发器风机、所述冷凝器风机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其中,

28、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所述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

29、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参数,且所述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不同,以及所述湿度阈值不同。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计时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以第二频率运行;其中,所述第四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结束运行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其中,所述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和烘干箱,所述空调组件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进气管、悬挂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箱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凝器排风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所述悬挂组件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所述方法包括:

33、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冷凝器风机和蒸发器风机,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5、在所述驱动组件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一时长时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

36、在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二时长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蒸发器风机开始运行。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包括:

38、根据所述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

39、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的工作模式不同。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风机模块运行,包括:

41、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以及在预设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

42、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时长是指从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所述内机转速不同。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管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管温参数;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运行,包括:

44、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一频率不同。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包括:

46、在所述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所述运行频率;

47、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频率步长增加所述运行频率;

48、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的所述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

49、在每一所述子阶段,各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51、排气管,设于所述箱体;

52、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湿度参数;

53、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温度参数;

54、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三时长内,所述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运行,包括:

55、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所述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不同,以及所述湿度阈值不同;

56、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蒸发器风机、所述冷凝器风机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参数,且所述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包括:

58、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四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

59、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

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包括:

61、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行;其中,所述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62、上述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和烘干箱,空调组件可以用于制冷或制热,烘干箱的进气管通过连接管道与空调组件的冷凝器排风口连接,冷凝器的排气可以传输至箱体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待烘干对象悬挂于悬挂组件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悬挂组件运动,使得待烘干对象舒展充分与箱体内部气流充分接触,提高待烘干对象与内部气流的湿热交换速率,提升烘干脱水的效率,并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运行,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通过连接管道将冷凝器的排气加以收集导入烘干箱箱体内,并二次利用冷凝器的排气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制冷系统不仅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还具有烘干功能,扩展了空调装置的使用场景,使得空调组件的余热能源能够得到更高效地使用,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热能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