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6252发布日期:2023-12-15 18:5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新风换气系统相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1、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伴随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和科技进步,建筑物的气密性能显著提升,但带来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一,因此,机械新风系统成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普通的家庭和办公室,室内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如直接使用普通的排气扇对室内换气,会影响到空调的制冷效果,增加能源的消耗;并且回热效率低,能量损失较大,占用空间大,不能与建筑很好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传动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包括风箱、风箱内部设置的挡风板、挡风板下方安装的储能体以及储能体侧面安装的换热板,所述风箱外侧上端设置有新风口,且新风口下方的风箱内部设置有弧形的新风导流板,新风口对应的风箱内部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下方的风箱内部设置有换热腔体,且换热腔体内部安装有储能体,且储能体后方安装有风扇,风扇采用可控制正反转的风扇,风扇上方设置有回风导流板,且回风导流板外侧设置有换热板,并且换热板上安装有蜂窝水帘芯;

4、所述蜂窝水帘芯上设置的海绵凸块安插在换热板上设置的通风孔内部,所述换热板上均匀设置有套管,且套管内部开设的通风孔为圆台收分结构,且换热板后面的主板上均匀设置有通风流道,且通风流道将主板分割成多组换热块,且换热块内部开设通风孔。

5、进一步的,所述风箱内部安装的蜂窝水帘芯底部安插在水槽中。

6、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导流板和挡风板以及风箱内腔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道,且滤芯板安插在风道中间位置,且滤芯板在风箱内部可拆卸。

7、进一步的,所述蜂窝水帘芯包括海绵垫层和海绵垫层上方固定有吸水纤维垫,且蜂窝水帘芯上设置的海绵凸块和海绵垫层为一体结构,同时海绵凸块和吸水纤维垫连接处形成设置固定压环。

8、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上设置的主板背面为弧形结构,且主板上开设纵横交叉的通风流道,且通风流道底部为弧形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上设置的套管均匀突起,且套管和主板的连接处倒角处理,套管内部设置的通风孔穿过换热块。

10、进一步的,所述储能体采用储热金属细丝组成,细丝成网状。

11、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换气系统,包括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还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所述储能体采用表冷器,且储能体与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形成热泵循环。

12、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形成的冷凝水可输送到风箱内部的水槽中。

13、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风扇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送入风筒内和储能细丝进行换热后再排出室外,在此过程中,室内高温空气将储能细丝加热,将热量储存在储能体中;当呼吸鼻“吸气”时,室外新风穿过储能细丝送人室内,在此过程中,储能细丝向新风放热,将空气加热后再送人室内,夏天相反,通过“一呼一吸”,该装置实现了对室内排风的热能回收利用,将新风预热,降低了新风能耗负荷,节省了建筑能耗.在室内部分设置内部多通孔的换热器,并且在换热器表面设置吸水的水帘芯,空气与水采用叉流的热质交换方式,通过蒸发的气体带走热量,而新风进位置采用收分的进口大出口小的形式降低空气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1)、风箱(1)内部设置的挡风板(11)、挡风板(11)下方安装的储能体(5)以及储能体(5)侧面安装的换热板(8),所述风箱(1)外侧上端设置有新风口(2),且新风口(2)下方的风箱(1)内部设置有弧形的新风导流板(3),新风口(2)对应的风箱(1)内部设置有挡风板(11),挡风板(11)下方的风箱(1)内部设置有换热腔体(4),且换热腔体(4)内部安装有储能体(5),且储能体(5)后方安装有风扇(6),风扇(6)采用可控制正反转的风扇,风扇(6)上方设置有回风导流板(10),且回风导流板(10)外侧设置有换热板(8),并且换热板(8)上安装有蜂窝水帘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1)内部安装的蜂窝水帘芯(7)底部安插在水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导流板(3)和挡风板(11)以及风箱(1)内腔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道,且滤芯板(12)安插在风道中间位置,且滤芯板(12)在风箱(1)内部可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水帘芯(7)包括海绵垫层(73)和海绵垫层(73)上方固定有吸水纤维垫(71),且蜂窝水帘芯(7)上设置的海绵凸块(72)和海绵垫层(73)为一体结构,同时海绵凸块(72)和吸水纤维垫(71)连接处形成设置固定压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8)上设置的主板(81)背面为弧形结构,且主板(81)上开设纵横交叉的通风流道(83),且通风流道(83)底部为弧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8)上设置的套管(84)均匀突起,且套管(84)和主板(81)的连接处倒角处理,套管(84)内部设置的通风孔(85)穿过换热块(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体(5)采用储热金属细丝组成,细丝成网状。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呼吸式新风换气系统,包括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a)、压缩机(b)和节流阀(c),所述储能体(5)采用表冷器,且储能体(5)与压缩机(b)、冷凝器(a)和节流阀(c)形成热泵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a)形成的冷凝水可输送到风箱(1)内部的水槽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包括风箱、风箱内部设置的挡风板、挡风板下方安装的储能体以及储能体侧面安装的换热板,所述风箱外侧上端设置有新风口;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换气系统,包括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还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所述储能体采用表冷器,且储能体与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形成热泵循环。风扇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送入风筒内和储能细丝进行换热后再排出室外,通过“一呼一吸”,该装置实现了对室内排风的热能回收利用,将新风预热,降低了新风能耗负荷,节省了建筑能耗.空气与水采用叉流的热质交换方式,通过蒸发的气体带走热量,而新风进位置采用收分的进口大出口小的形式降低空气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爱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园梦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